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王阳明通过对"知行合一"的论证,强调了知与行要相互渗透,不能分离开来,道德实践与道德认识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知行合一的观点不仅对当时人们的道德实践有指导作用,而且对现代社会人们提高道德修养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采用自编的“知行合一”问卷对贵州省14所高职院校的121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和了解贵州省高职院校学生“知行合一”的实践现状。结果表明:贵州省高职院校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整体情况比较乐观,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具体表现为高知低行、知而不行、不知而行和知行相悖。针对高职院校学生表现出的“知行不一”现状,在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启示下,从立德、立志、立学和立行四个方面提出高职院校学生践行“知行合一”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3.
知行合一的传统伦理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行合一是一个古老的伦理命题,传统儒家把道德的视角瞄定于道德生活实际,从孔子、荀子、王充、王阳明等伦理思想家寄予知行合一以丰富的道德意蕴,成为我国传统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学界普遍认为,阳明学的理论基础是知行合一说、心即理说、良知说;普遍认为阳明学是王阳明进行逻辑思辨、理论思索的结果。考察王阳明龙场悟道后一直到江西时提出"致良知之教"这十多年的全过程,具体生动地揭示了阳明心学的真实面貌,证明致良知说是一种道德践履功夫,而不是一种思辨理论体系;"知行合一说"仅仅是阳明最初教人的一种功夫,而不是阳明学的基础;"心即理说"是体悟到心体后对心体体用关系的概括,而非阳明心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理想信念是人精神上的"钙".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重在在实践中不断淬炼自我的精神境界和道德品格,以达到"知其善"与"行其善"的统一.王阳明的知行观强调"知行合一"复本体的明觉.这对当下大学生在理想信念上出现的"知而不行""行而不知""行而不久"问题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正>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知行合一"即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合一,是主体通过道德知识及从实践中不断获取和提升道德认知,在真实情境中践行道德认知、践履道德行为,再次升华道德认知,是道德认知与实践相互促进、整体提升的过程。用"知行合一"思想审视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探索学科教学校本化实施,是增强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7.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产生于明代专制社会信仰危机、道德缺失、人欲泛滥、官场腐败的社会现实,他以"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等思想为拯救社会的良方,形成了其廉政思想的基础,并通过自己"为官治吏"的身体力行实践了廉政建设。王阳明廉政思想的出发点是"亲民",即为官必须按圣贤之道"修己以安百姓";廉政思想的核心是"修心",即"致良知",通过做"去蔽"工夫,去掉私欲,唤起良知,变换气质;廉政思想的原则是"知行合一",以行动来彰显良知,将"知"与"行"统合到良知的世界,实现内圣外王。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思维是基于互联网快速发展而产生的应用型思维,具有主体性、数据巨量性、多重联系性特征。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是以个体普遍"良知"为起点,探寻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相统一原则、方法、路径的理论体系。在高职学生道德培养,提升文化素养、激发学习兴趣上具有重要意义。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在理念上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主体性、注重知行合一。在教育实践上要加强数字校园和校园阳明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德育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9.
在德育中,教育者始终都面临着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是否统一的困境,即存在着应然与实然之间的张力。如何沟通实然与应然?这是道德哲学难以回避的问题。和传统德育强调知当然对行当然的逻辑在先不同,王阳明的良知说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道德认知要真正落实于人心(良知);德育要注重主体的始终在场;行纳于知,知寓于行等,并透过"知当然—明本心的知实然(内化于人心)—行当然(良知对行的指引)—行实然"的过程,明晰了知当然和行当然之间的关系,化解了应然和实然之间的紧张。  相似文献   

10.
王阳明哲学是在明中叶官方意识形态程朱理学失灵、官场腐败渐滋、士风不端、社会出现深刻的道德危机背景下出现的。他的"知行合一""心即理""致良知"等命题意在救治人心痼疾,提升人生境界,促进士人道德自律以及社会良善风气的形成。在需要重新确立道德理性的时代,王阳明不仅建构了良知本体世界,高扬心灵主体,而且对存理去欲、净化人心设计了切实可行的修养方案。阳明哲学是对时代问题的坚强回应,只有从历史的场境着眼,才能深化阳明哲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王阳明是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把思想文化与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龙场悟道”是王学的起点,龙岗书院是王阳明最先创办的书院,《教条示龙场诸生》和《龙场生回答》奠定了王阳明的教育思想,并在贵阳文明书院“始讲知行合一”,“龙场悟道,贵阳传道”,王学走遍天下。王阳明教育思想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一是“树人”,二是创新。  相似文献   

12.
道德"知"、"行"是德育过程中的两个关键阶段。二者关系密切,道德认知是道德行为的基础和先导,道德行为是道德认知的产物和外在表现。近期,高校加大了对大学生道德知行的培养,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从而导致人们道德知行之间产生矛盾,出现言行不一现象,严重影响到德育的实效性。解决当代大学生道德知行矛盾必须在深入分析其形成原因的基础上,优化社会环境,形成道德知行统一的氛围;引导教育对象自觉进行自我教育,最终形成道德习惯;以实践训练的方式搭建内化与外化的桥梁;加强民主法制与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巩固道德知行统一。  相似文献   

13.
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相统一,是道德建设的关键。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生活中普遍存在着“知而不行”、“知而错行”、“高知低行”等“知行背离”现象。深入分析知行背离的表现及形成原因,并对实现知行统一的实效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明代著名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主张以知为行,以知代行;强调“践履德行”、“事上磨炼”、知而必行;“不行不足谓之知”,行而后知,蕴含着许多有价值的认识和道德修养思想成分,可为我们提供一份吸收借鉴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5.
思想品德教育必须坚持知行统一 ,只有把道德认知转化为学生的具体行动 ,思想品德教育的功能才能实现。为此 ,思想品德教育必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修养 ,与此同时 ,还要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相似文献   

16.
传统道德规范在维系整个中华民族精神方面起了重要的纽带作用。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蕴含着丰富而有价值的德育意蕴,为当前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可供吸收和借鉴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7.
杨帆 《中国德育》2007,2(6):21-24,37
麦金太尔在构建其新的德性伦理学过程中,批判了亚里士多德人生统一性理论的缺陷,意识到自己提出的“实践”和“内在利益”概念不足以构成一个自足的伦理体系。在批判现代性带来道德生活的破碎状况以及分析哲学、存在主义哲学等关于人的存在论的反统一性观点之后,麦金太尔在叙事理论基础上重新找回了人生统一性观念在德性伦理学中的必要位置。麦金太尔的统一性观念可以为道德教育在当前多元社会中的存在价值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学校是社会的良心,在面对当今社会人们"良知的遮蔽"时,学校道德教育要履行促进学生体认良知的社会使命。但是,学校道德教育在践履其社会使命的过程中却陷入了困境,其出路在于要充分把握其对"良知遮蔽"的意义,直击和破解"良知的遮蔽"。而"性善论"视角下对"良知"的充分理解,则更加有助于学校道德教育社会使命的践履。  相似文献   

19.
冯友兰提出了道德“知易行难”“知难行易”的观点。理解两种“对立”观点的关键在于辩证把握“知”的深义:“知易行难”的“知”是基础层次的认知,是通常具有的感知;“知难行易”的“知”不仅包含知道、认识,还蕴含“了解”。深层意义的“知”和“觉解”存在内在联系,它们都含有了解之意,即对发出的道德行为具有清楚的认知,属于理性认知。...  相似文献   

20.
边缘化外在化知识化--道德教育的现代综合症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鲁洁 《教育研究》2005,26(12):11-14,42
当代的教育在现代化的转型中发生了变异,它从指向人自身的存在,指向人的发展和完善,变异为征服、占有世界的工具。而道德教育的本意不在使人拥有某方面谋生的本领,只在使人成为人,因此它被边缘化。当代在“道德的名义”下唯一可资利用的价值就是用道德规范和规则去把人组装在科学理性主义的大机器上,道德教育就蜕变为注入规范、规则的外在化教育。道德之知本是一种实践之知,当代的道德教育却以普遍化、客体化的知识割断了与生活和实践的联系,走上了一条唯知识化的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