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体育教育应面向未来,以“健康第一”为目标,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在体育教育过程中,以人为本,优化教学过程,开发学生的潜能,注重终身体育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而使人格不断完善,人本精神不断升华。  相似文献   

2.
21世纪的教育是创新教育,因而把“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引入教师教育的培训管理中,对促进教师转变观念,形成终身学习的观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所在学校在市级骨干教师培训中,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引入,在培训中,以参训教师为本,互为良师益友,共建和谐课堂,实现双赢,初步建立了“以人为本”的教师培训管理模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两课”教学应努力发挥人文素质教育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两课”教学与人素质教育目标一致、内容相融和功能相通的内在关联,使得“两课”教学对人素质教育具有教育方向上的定位、教育过程中的方法论指导、教育内容的提炼与综合、教育主体的动力支持和直接的人素质教育等一系列功能。“两课”应确立人素质教育理念,着眼于人精神的培育,抓准与人素质教育的结合点,采用“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师自身的人素养,以充分发挥其人素质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4.
高校教学督导组应该“督谁”、“导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学督导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只有明确高校督导组应该“督谁”、“导谁”,才能充分发挥教学督导的重要作用。督导要上“督”学校领导的教学管理漏洞,下“导”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受教育情况。章还提出了以人为本,以评促教,重在提高的新理念,并就此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以人为本是新时期执政理念,也是“两课”教学的指导原则。以人为本体现在教育教学中,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依靠学生,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两课”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是以人为本的前提;提高“两课”教学实效性是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实践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相似文献   

6.
“两课”教师要想把“邓小平理论概论”课讲得学生爱听,真正发挥其思想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就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教学指导思想,就要充分发挥专题讲座有利于将理论讲深讲透,案例分析有利于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生动活泼的优势,将专题讲座与案例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7.
师生关系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围绕着教育目标的实现,以教师教书育人和学生的学习为载体,体现的教师与学生两种“人”之间的关系。因此,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其根源问题就要切实贯彻好“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下面就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来简述一下“以人为本”的平等师生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的思想已被社会所接受,成为社会共识。“以人为本”思想在学校更多体现为“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发展个性,培养个性,提高教师素质,已成为教育教学活动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就学校教育自身而言,须创新培训、管理、评价三种机制,真正实现以人为本,以教师为本。  相似文献   

10.
韩鹏 《山东教育》2004,(32):36-36
通过对新“课标”的深入学习以及多年的英语课堂教学实践,我认识到英语教学中应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核心理念是指:“以人为本”,因此,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促使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2.
王瓛 《成才之路》2014,(16):5-5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以人为本”的教育需要“以人为本”的教师评价体系,学校应关注教师专业成长,从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要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管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3.
郑明珠 《河南教育》2006,(12S):14-14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师与学生正在课程改革中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如何把新理念.新知识及时补充到教师知识结构中,使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持续提高,如何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已成为深化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我们把“以人为本,科研兴校”作为出发点,建立了校本教研制度,修改和完善了备课制度和评课制度,组建了“校本教研领导小组”“学科组”“教研组”三级教研网络。充分发挥教师个人、教师集体和专业引领人在研究中的作用.努力把学校建成真正意义上的学者型组织。  相似文献   

14.
管理是对人、财、物的管理。而学校德育工作的管理,主要表现在对人的管理,管理要以人为本。   一、发挥“主导”、“主体”作用   德育管理工作中,人是主要的因素。若要抓好学校德育工作,必须树立新的理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才能增强管理成效。   1、加强教师学习,提高素质,发挥主导作用,增强导向功能。教师是德育工作的组织者和指导实施者。正如江总书记所说:“教育者必须受教育,不但要学专业知识,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学政治知识,实践知识,不断丰富和提高教书育人的水平。”因此,在教育管…  相似文献   

15.
新课改应强化问题意识,以人为本,教师要创设“情境”,提供“交流”、“协作”的平台,真正落实新课改建构主义思想,通过鼓励提问,引导提问,探究问题,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动性,培养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6.
1 教学指导思想 坚持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按照“感知-理解-应用”的认知学习过程,力求把“讲堂”变为“学堂”,使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情境中,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去感知、体验、思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设计者和引导者。  相似文献   

17.
国家教育部部长周济提到: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体现在两个主体地位:一是教育要以育人为本,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二是办学要以教师为本,教师是办学的主体。充分肯定教育教学过程教师与学生为活动过程的“双主体”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8.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农业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学生工作人员应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工作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育人为根本,打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环境。做到管理和教育、管理和服务的有机结合,加强引导,充分发挥各种团体的作用,实现学生工作的创新,构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学生工作新体系。  相似文献   

19.
“爱”是人类的灵魂和生命。“师爱”是教师真、善、美的表现,是教师的师魂,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是人民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没有“师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是教师心灵美的体现、是教育之本,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师爱”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时代要求,“师爱”可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是教师的世界观、人生价值观和道德观的体现。“师爱”的本质是奉献。  相似文献   

20.
如何建立“以人为本”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当前英语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本旨在将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理念及模式与“以人为本”的英语课堂教学理念与模式进行对比,从而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也有利于教师的自身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