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集古印谱》五卷,明甘晹摹印,版格、释文墨刷,万历二十四年朱钤印文本。卷前有徐通、孙旭、汪廷讷三人序文及甘氏自序,次《集古印谱凡例》,次朱刷《秦传国玺制》一文,并附木版摹刻相传秦巨玺三方。卷一收秦汉小玺和历代官印,末附印钮、铜虎符图式;卷二至卷五收历代私印,依四声韵分排前后,末附“子孙日利、单字、象形等印”、“唐、宋、近代印”及“自制印”。每半叶横列印二排,收印二至六方不等,印文下注明钮制和释文。此本内界格纵横线,呈现有不规则弯曲现象,释文文字大小相间,排字参差不齐,且同一版框本无错动迹象,而界格内释文则有错动叠印与否之别,非逐格分次刷印释文  相似文献   

2.
内容庞杂、作者众多、版本不同、解读各异的先秦典章制度及儒家思想汇编<礼记>,经过其漫长的成书及文献整理、流传、研究后,不仅成为一部积累起来多科性的学术史,也成为反映我国秦汉以前社会现实的一部社会生活史.在其文献研究上,较多地进行了对<礼记>的整体注释与校勘、对<礼记>礼制的综合研究、对<礼记>版本的文献研究和对<礼记>一书所涉及的诸多方面的具体内容的阐发.  相似文献   

3.
彭一超编著的《中国著名书画家印谱》日前由万卷出版公司出版发行。 该印谱是按照国家古籍再造工程宋版书目装帧设计编制的一部选集性质的篆刻艺术工具书。编者坚持“求实存真、客观兼容”的原则,注重学术性与资料性的统一,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历代著名画家、书法家、篆刻家所流传下来的常用印或自NED的历史风貌,基本上涵盖了元、明、清至现当代各个阶段的著名书画家所保存的印学史料。  相似文献   

4.
笔者记得最早看过的一部韩剧<爱情是什么>,是央视最早引进的一部长篇韩剧,相信这也是很多人对韩剧的第一印象.这部央视以每周一集的速度播出的长剧在吊足了观众胃口的同时,也为韩剧赚足了口碑.央视继(<爱情是什么>播出之后,还播出过<初恋>、<阁楼男女>等,以及超百集的<人鱼小姐>、<看了又看>等长篇韩剧.  相似文献   

5.
丹扉,本名郑锦先,资深作家.1926年生于浙江宁波,毕业于南京金陵女子大学.曾任语文教师、记者、仕女杂志总编辑、世界女记者作家协会理事.她的作品包括<幽默智慧语录>、<男人在我掌心>、<八千里路尘与土>、<丹扉大陆行>、<微雨轻尘集>、<丹扉幽默文集>、<叮当集>等30余部.早年的她,在作品里经常将自己的3个女儿比喻为"猫",大家都戏称之为"三猫之母",如今她也退休成云游四海的老猫.  相似文献   

6.
曹植与甄妃的学术公案——《文选·洛神赋》李善注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洛神赋>"感甄"一说,是曹植与甄妃的一段公案,自南宋尤袤刻本<文选>李善注印有这段故事以后,流传滋广.本文指出尤刻本所附李善注为后人阐入.同时勾稽史料认为附会曹植和甄妃关系的传说,在中唐时期已经流传.但东晋顾恺之所作<洛神赋图>中宓妃所用的灵蛇髻,与晋陆翽<邺中记>中甄妃发明灵蛇髻的记载亦相印合,虽不能确证此传说产生干东晋时,亦不失为有趣且可以进一步讨论的史实.  相似文献   

7.
<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是一部研究清人诗文集的重要著作,但也存在一些疏误之处.本文对<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著录的书名、作者、版本、作者科第等错误予以考辨、订正.  相似文献   

8.
付梓于光绪末年的<善本书室藏书志>是清末一部具有解题性质的善本书志,著录有34部刊刻于高丽、日本的域外汉籍,内容包含经、史、子、集.书中详细考证、记载这些域外汉籍的作者履历、序跋、藏书印、版式特征、版本源流等情况.通过对<善本书室藏书志>学术价值的探究,可以反映出清末知识分子的自恋情怀以及近代以来东亚文化圈的文化交流互动.  相似文献   

9.
笔者对<古文苑>所收<董仲舒集锄进行了考证,认为<董仲舒集叙>不是西汉人的作品,班固的<汉书·董仲舒传>更不是依据这篇叙所作,而是南宋人重辑<董仲舒集>时的作品.  相似文献   

10.
藏书印蕴藏于浩如烟海的传世藏书当中,是未经发掘的宝贵学术资源,具有版本目录、历史文献、语言文字、篆刻图画等学科价值.广东藏书印是研究广东历史文化的重要信息资源,可以从古籍、古籍图录、古籍影印本、印谱及网络资源对广东藏书印进行搜集.藏书印的整理包括印文释读、材料筛选、数字处理、编写传略、分类编目5个环节.编辑《广东藏书印谱》、出版《广东藏书印书影》和建设广东藏书印数据库是利用广东藏书印的3大举措.  相似文献   

11.
<四库全书总目>集部楚辞类存目有山东栖霞人林仲懿的<离骚中正>一书,是督察院副都御史黄登贤进呈四库馆的.黄登贤与他的父亲黄叔琳都作过山东学政,估计是他们在山东做官时得到该书的.查<四库采进书目>,山东巡抚第二次进呈书目有"<离骚中正>一本、<南华本义>二本",可见当时除黄登贤外山东巡抚也进呈了林仲懿的两部著作.不过其他各省,尤其是献书较多的江、浙两省的进呈书目都没有这部书.估计林仲懿的著作在他的家乡山东以外很少流传,在<四库全书>纂修以后的两百多年间,<离骚中正>、<南华本义>就更鲜为人知了.在<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出版以前,引用过<离骚中正>的大约只有游国恩先生的<离骚纂义>.  相似文献   

12.
清末朱祖谋校刻的<草窗词>,是传世周密词集校勘最为完善的版本,可是当时刷印很少,传世极罕.本文系为周绍良先生旧藏朱氏无著盦辑校<草窗词>所撰写的跋语.<蘋洲渔笛谱>应属周密手定词集,而<草窗词>乃是"后人掇拾所成".由于<草窗词>较<蘋洲渔笛谱>多增一些篇目,加之传世<蘋洲渔笛谱>在明朝即已有缺落,因此,要想为周密词编纂一部好的定本,只有将<草窗词>与<蘋洲渔笛谱>合并为一书,并出校注,这正是朱祖谋校刻这部<草窗词>所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存世<古文苑>多为二十一卷本,九卷本仅以钞本流传.明代赵均影宋钞本以流传绝少之宋刻九卷本为底本,覆写精妙,批校谨严,完整保留宋本原貌,至为宝贵.且钞成后经毛氏汲古阁、汪氏艺芸书舍、瞿氏铁琴铜剑楼及张元济先生等递藏,流传有绪,具有极高艺术价值与学术价值,入选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相似文献   

14.
魏三体石经,也叫正始石经,曹魏正始二年(公元241年)刊立.共刘有<尚书><春秋>和<左传>三部经书.论文对石经在历代著录的情况做了考察.并在此基础上追溯了各种拓本、摹本及翻刻本的流传散佚过程.  相似文献   

15.
还原历史     
1997年的确有些特别,就连文化界的热门话题也比往年多了一层历史烟云.在文化圈里口碑颇佳的几家传媒: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中华读书报>、<读书>、<随笔>、<书与人>、<新华文摘>等,都在争相说道两件半古不古的"古董"--半个世纪前留下的两本日记.  相似文献   

16.
<启颜录>是中古时期的一部民间笑话集.在<启颜录>现存诸多辑本中,最为珍贵的是敦煌遗书中编号为S.610的唐开元抄本,载笑话四类四十则.宋初<太平记>所辑内容最为丰富,为六十九则.经考察发现,后代的<类说><续百川学海>、宛委山堂本<说郛><广滑稽>等类书、丛书、幽默专集中收录的<启颜录>笑话基本来自<太平广记>本系统.敦煌本和<太平广记>本这两个系统的版本互有异同,为我们考察其作者、成书年代、中古时期笑话集的编纂和流侍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线索和资料,是中国古代笑话研究的重要文本,对于后代笑话集的编纂具有启示性意义.  相似文献   

17.
<献征录>是一部记载明朝人物最重要的传记史书.焦竑编纂此书既是社会现实驱动的结果,也与他不满明代只有<实录>,而无"正史"的局面有关.故此,明万历二十二年至二十五年他在参修国史期间,利用馆阁藏书,部分完成<献征录>的编纂;后又经过多年的修订,最终于四十四年完成全书.至清,<献征录>遭致禁毁,传本极少,现存传本皆据徐象(橒)曼山馆本印影.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词学研究已走过百年历程,标志性成果有:<全宋词>、<全金元词>、<全明词>、<全清词·顺康卷>.随着总集和其它史料的进一步挖掘与整理,建构一部关于词学史料方面的学科,就是时代的迫切需求,也是词学研究内部的需求.<词学史料学>的出版顺应了这两个方面的需求.这是一部站在科学前沿,总揽全局,既通古今之变,又集百年词学研究之大成的著作,必将推动词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与拓展.  相似文献   

19.
<古愚老人消夏录>十七种六十卷,清汪汲撰.该书研治经史词曲,内容丰富,各家书目多有著录,是流传颇广较为重要的一部丛书.然而关于其作者汪汲,各书记载多语焉不详,特别是汪氏里籍,各目所署竞多至七种.论文从原书及各地方志入手,对其里籍作了考辨.  相似文献   

20.
作者桩桩是个讲故事的高手,从有幸编辑她的7部作品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并一路被她的故事温暖着,感动着.记得在编<微雨红尘>的时候,我是擦着眼泪完成了编辑、编辑<永夜>时,一直为永夜揪着心,而为月魄的凄美结局感伤至今;编辑<皇后出墙记>时,为快乐的永乐帝后的传奇爱情激动兴奋;编辑<放弃你,下辈子吧>时,为那个死乞白赖夏长宁的执著欢呼,现在回想起来,编辑桩桩每一部作品的过程,对我来说都是一个幸福温暖的体验,也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桩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