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少数民族"零起点"大学英语学生的听力教学是新疆高校英语教学的难点之一。美国著名的应用语言学家Krashen提出i+1理论,也称为可理解输入假说,是克拉申语言习得理论的核心部分。本文将该理论与少数民族"零起点"大学英语学生的听力教学相结合,对少数民族"零起点"大学英语学生的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和提出有效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杨鸿 《海外英语》2012,(2):121-123
自从高校扩招以来,基于"因材施教"理论上的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已经被很多高校所采纳。美国著名语言学家Krashen提出的语言输入假说是当今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其中的"i+1"理论为探讨我国的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与语言输入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框架。文章首先介绍了该理论,然后尝试性地将"i+1"理论与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结合起来研究,指出"i+1"理论是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最重要的理论依据之一,对大学英语分级教学起着积极的指导作用。最后基于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实践讨论了"i+1"理论对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启示意义以及在实施大学英语分级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有效性输入和英语写作教学的关系美国著名语言学家Krashen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提出了输入假说。Krashen认为,可理解性输入是第二语言习得的唯一途径,他提出了符合i+1公式(i为学生已掌握的语言知识,1为新的语言知识)的理想语言输入,即教学的主要任务是给学生提供足够多的可理解输入。Krashen认为,学习者在所处环境中接受到的语言信息有可理解的,也有不可理解的。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5,(89):85-86
输入是语言学习的基础,Krashen的"输入假说"理论是语言习得的主要理论之一。在英语听力的学习中,输入占据着重中之重的位置。本文从Krashen的"输入假说"理论出发,探讨了其在英语听力学习中起到的作用,从而有效地帮助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  相似文献   

5.
Krashen的输入假说理论认为,只要学习者接触到的话语里含有“可理解的输入”,语言习得便会发生。学习者接触的语言材料应略高于学习的现有水平,即i+1。当习得者习得了一定量的语言材料时,习得语言自然冒出。Krashen的输入假说有以下的特点:1.可理解性;2.既有趣又有关;3.非语法程序安排;4.要有足够的输入量。  相似文献   

6.
翻译作为衡量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标准之一,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分析当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出发,通过将Krashen的"i+1"理论应用到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探寻"i+1"理论的应用价值,进而提高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7.
论语言输入与大学英语分级教学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文章探讨了美国应用语言学家Krashen提出的语言输入假说与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之间的关系,指出该理论是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最重要的理论依据之一,对大学英语分级教学起着积极的作用,并重点探讨了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对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Krashen的输入假说理论认为,只要学习者接触到的话语里含有“可理解的输入”,语言习得便会发生。学习者接触的语言材料应略高于学习的现有水平,即i+1。当习得者习得了一定量的语言材料时,习得语言自然冒出。Krashen的输入假说有以下的特点:1.可理解性;2.既有趣又有关;3.非语法程序安排;4.要有足够的输入量。[1]信息加工理论认为,通过对学习者各种感官刺激的信息输入,将其转换成为一定的神经传递信息,经过神经系统的转换储存和被回忆,被储存和  相似文献   

9.
Krashen的输入假说理论对全世界的外语教学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尽管备受争议,但输入假设仍是二语习得研究中极其重要的理论之一。输入假说理论由5个假说构成:习得-学习假说、监控假说、自然顺序假说、输入假说以及情感过滤假说。结合以上5个假说,将输入假说理论应用于大学语言教学中,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先介绍美国著名应用语言学家Krashen提出的语言输入假说和Swain血的输出理论;在此基础上,透视目前大学英语教学语言输入与输出的现状;反映英语教学语言的效果;最后通过理论和时间两个方面提出改善英语教学语言输入与输出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1.
Krashen的语言输入理论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重要理论之一。本文从语言输入理论着手,分析了语言课堂中语言输入的局限性。同时提出了一些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有效语言输入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是在对第二语言习得过程及其规律的研究基础上提出来的,对外语教学是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意义.根据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Krashen的"语言输入假说"和Swain的"语言输出假说"设计英语专业口语教学,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3.
Krashen的语言输入假说是二语习得理论研究中较为全面而影响深远的理论之一。本文重点是作者结合教学实践,探讨Krashen语言输入理论对汉语初学者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4.
有效的口语教学一直是语言教师所追求的目标之一.本文基于Stephen Krashen和Swain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从"输入假说"和"输出假设"的角度出发,探讨了该理论对高职高专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美国应用语言学家Krashen在80年代提出了其著名的"输入假说".这一理论在促进二语习得及外语教学研究的同时也引起了不少专家学者的争论,例如,Swain在1985年提出了输出假说,认为输出也对语言习得有积极意义.本文拟结合大学英语教学,探讨如何认识并利用二语习得中的输入输出理论更好地为大学英语教学服务,并提出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语言输入输出过程中应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高校教育理念的不断转变,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已成为当今大学英语全面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及人文素质的一项重大改革。本文阐述了分级教学的前提和指导思想,Krashen"i+1"语言输入假设理论,并从学生分级别分层次、分级教学目标、分级教学内容和方法、分级教学课程设置、分级教学形式,体现语言输入假设原则五个方面探讨了分级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7.
Krashen的i+1语言输入教学模式一直深受外语教学界的青睐,然而Krashen对于其中的"1"并没有作出具体明确的定位,给后来者留下继续研究的空间。英语中存在着大量预制语块,它是一种兼具词汇与语法特征的语言现象,其形式和使用语境较为固定,出现频率较高,是英语本族语者交际的基本单位。因此,i+1模式中的"1"应当以语块为基本单位。该教学模式在音体美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著名的应用语言学家Krashen提出的i+1理论是当今二语习得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该理论对我国的外语教学研究,尤其是大学外语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框架。本文试图对i+1理论进行简单的阐述和分析,然后尝试将该理论与当前民族地区高校大学外语教学实践相结合,最后总结i+1理论对该地区大学外语教学的启示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克拉申(Krashen)提出的"监控理论"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最全面,最可接受的一种理论"。克拉申"监控理论"的核心是五项基本假说:语言习得与学习假说、监控假说、自然顺序假说、语言输入假说  相似文献   

20.
语言输入是所有语言学习和习得的首要途径。Krashen之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输入假说是核心。语言输入假说理论对语言的学习研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争议不断,但它的功远远大于过。本文就语言输入假说进行了综合述评,旨在对语言输入假说研究的方方面面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以促进我国外语教学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