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校园暴力的界定 校园暴力的概念究竟是怎样的,各国学者众说纷纭。美国的Andson.M认为,凡是在公立或私立学校的校园内、学生上学或放学途中、学校举办的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暴力行为都可归结为校园暴力。从广义上来讲,校园暴力既包括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暴力行为,也包括校外人员在校内与老师或学生之问发生的暴力行为。而狭义上的校园暴力一般仅指发生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暴力行为。日本法学家将校园暴力解释为三个方面:一是对教师的暴力事件(殴打教师);二是以集团或集团的威力为背景而发生的学生之间的暴力事件(如学生之间互相打群架,欺侮弱小学生等);三是毁坏学校设备等事件。  相似文献   

2.
校园暴力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而好学生参与或者制造校园暴力的现象也日渐凸显,不得不引起重视。本文通过深度访谈,结合社会学角色理论进行分析,初步认为好学生校园暴力的特点具有如下特征:执行形式的群体性,参与方式的煽动性,参与理由的正当性,影响的非负面性;进而认为,好学生参与校园暴力与其社会角色的标签化认同和压力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3.
肖顺凯 《教师》2014,(5):7-8
学生弑师的恶性案件近几年连续发生,震惊教育界。人们不禁要问师生关系怎会这样?怎样防范校园暴力?怎样构筑和谐的师生关系?本文从地方政府偏颇政绩观,学校、老师弱化思想道德、生命、法制教育,青春期学生冲动,应试教育下师生关系扭曲,特别是师德失范、老师自我保护意识差、不良媒体渲染校园暴力等方面剖析了学生弑师的原因,进而提出政府科学评价学校办学绩效,学校、老师淡化升学成绩,强化学生孝心、爱心、感恩之心教育等措施,以防止校园暴力,构建新型的互尊、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4.
校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校园为背景实施的暴力攻击行为。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发生在学生之间的暴力行为;二是师生之间发生的暴力;三是校外不法势力对学生实施的暴力行为。本文所提及的暴力行为仅限于以学生为行为主体而实施的暴力。校园暴力有多样化的趋势,主要表现为行为暴力和语言暴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金扬 《教育与职业》2003,(10):36-36
近日,北京市某职业高中的一位王姓的女教师愤然向笔者投诉称,学生遭遇“校园暴力”可以去找家长和学校领导、老师解决,但当老师遇到“校园暴力”的威胁时,在面对那些实施暴力的在校学生时,他们又该怎样去维护自己的权益呢?小王告诉记者,她是去年才开始在这所职业中学担任计算机教师的。这所职中在全市没啥名气,每年的生源都招不够,学校只能要他们这些老师去物色学生,并承诺每招进一名学生给800元“辛苦费”,所以招进来的学生的素质都较低。这些学生大多目中无人,动辄就给他们这些授课老师眼色看,甚至对他们恶言相加。老师:阻止学生看黄片被…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昆明五所高校大学生校园语言暴力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男生实施语言暴力的次数、恶劣程度明显高于女生;理工科学生的语言暴力多于文科学生;脾气差的学生、品质不好的学生、话多的学生位居最容易遭受语言暴力的前三位。而教师语言暴力相对较少,情侣间语言暴力较为隐蔽。本文在客观分析调查数据的基础上,从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四方面,分析了大学生校园语言暴力产生的原因及其可操作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徐丽遐:前段时间,江西抚州高三学生因为手机被没收而杀死老师的事件,震惊了全社会。尽管是一个个案,但近些年来类似的极端案件还是时有发生。我在想,是不是资讯的发达造成了我们的错觉。还是说青少年暴力确实是越来越呈现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工作中,常听到这样的称赞:这个老师就是有办法!不必用大嗓门,学生既听他的话,又喜欢上他的课。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这个老师方法就是善用体态语言。有时,别人费尽口舌,唾星如雨,却抵不上他的一个手势、一个眼神。请看下面几组镜头——(一)上课铃响过,教室里闹哄哄的,学生一时很难安静下来。王老师站在门口或讲台上,并不出声,而只是用期待的目光默默地注视着学生,教室内很快就安静下来。学生安静下来以后,王老师在很短时间内环视一周,好像在说:现在老师要上课了,你们准备好了吗?这时学生抬头挺胸,用目光回答老师:准备好了。课堂上,学生甲积极…  相似文献   

9.
在一片严打声中,教育中的暴力(体罚和变相体罚)近于销声匿迹。但是老师们对学生伤害更深的另一种惩罚——教育中的“软暴力”,也称之为“心灵施暴”,正在体罚之后延续……  相似文献   

10.
采用自编的中学生生活经历调查研究问卷,对校园暴力特别是生生之间的躯体暴力和心理暴力进行调查研究,以调查中学生暴力行为一般状况和特点。研究发现,心理暴力得分在是否班干部上有显著差异;总暴力得分在是否班干部和在父亲职业上有显著差异。暴力实施者的得分在是否班干部上有显著差异;暴力受害者的得分在性别、是否班干部、母亲文化程度上有显著差异;暴力目击者的得分在性别、是否班干部、父亲职业、父亲文化程度、母亲职业上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在对待犯了错误的幼儿时,一些老师不无得意地说:"除了用话吓吓他们,我从来不体罚他们."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对幼儿实施了暴力.这种暴力不是行为上的,而是语言上的,它伤害的不是幼儿的身体,而是幼儿的心灵.  相似文献   

12.
田小华 《师道》2009,(12):9-10
王老师与我同事十几年,在我眼里,他是一位非常好的老师,对学生爱得真挚,对教育爱得真诚。可那天他对一位学生的处理,使我在旁观静思中突然发现,王老师,我,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学生的问题上,可能已经偏离了法理的轨道而不自知,  相似文献   

13.
校园软暴力是相对于硬暴力而言的,它看不见、摸不着,有的也能让你听得着,却很难留下多少痕迹;它是隐性的,却能烙在学生心中,这烙印一般还不易消去,有时还会癌变。那可是对人灵魂的蔑视,是对学生生命成长的伤害。一、校园软暴力呈现的关键词1.示众现象链接:一次与老师聊天,这位老师说起如何对付不做家庭作业的学生。一天早上,他把几个没做家庭作业的学生叫到办公室,使出浑身解数,让没有做作业的学生泪流满面,并且说谁流泪了,谁才可以进教室上  相似文献   

14.
30年代的左翼文学,40年代的延安文学以及新中国文学都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书写了关于"革命"的记忆。而这种独特的书写方式肯定了暴力叙事在这些文学作品中的作用,"十七年文学"、"文革文学"直到新时期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这种暴力叙事一度成为主流的写作伦理在伤痕、反思文学中。本文旨在肯定它们在发现大写"人"的同时,着重阐释伤痕文学与反思文学中的暴力叙事。这种暴力叙事不仅来自于肉体的暴力,更源自于精神上的暴力,而那种受害者不自觉加在受害者身上的精神施虐更加深了这种精神上的暴力。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实践中,由教师的语言暴力而造成对学生身心伤害的事件屡有发生,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在分析教师语言暴力产生原因的基础上,从学校和教师自身建设方面提出了消除教师语言暴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刘永生 《学周刊C版》2019,(3):189-190
现在教育不断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校园暴力这一不和谐的现象,校园暴力对学校产生重要的影响,不利于师生的安全,不利于建设和谐校园。校园暴力主要有自我暴力,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暴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暴力及社会上的人对学生和教师造成的暴力。本文对高中校园暴力的类型和特点进行了总结和归纳。  相似文献   

17.
安全的学校环境是学生享有教育权利的保障,也是教育成果的保证。然而,当今社会校园暴力却愈演愈烈,杜绝校园暴力、确保学校安全已成为公众热切关心的问题。面对这一问题,学校心理老师应当在鉴别“危险学生”、提供心理咨询与治疗、运用预防与干预策略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发挥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8.
校园暴力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校园暴力已成为全世界的一大公害。在美国佛罗里达州,2001年曾发生过一名男孩枪杀自己老师的案子;在日本平均每6所学校中就有一所学校发生过暴力事件;多年来,以大欺小、恃强凌弱的暴力行为存在于澳大利亚的许多中小学校园……校园暴力问题已日益引起心理学、教育学等广泛关注。一、校园暴力的表现(一)教师体罚学生。近年来,报纸、杂志上不断有报道教师体罚学生之事,其手段让人目不忍睹。陕西华县一优秀教师崔某,仅仅因为怀疑小学生王某偷了同学10元钱,就凶狠地在他脸上刻下一个“贼”字。湖南省洪江市某小学六年级学生林某上课时纪律散漫,被…  相似文献   

19.
2013年7月,韩国政府颁布了《"以学校现场为中心"校园暴力应对政策》并于2014年3月发布了一系列后续措施,旨在建构以学校为主体、学生、家长及社会主动参与的新型校园暴力防治机制,构建一个"零暴力"的温馨和谐的教育环境.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开展校园暴力预防活动;推行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加强对被害学生的保护及对加害学生的引导;强化学校对隐瞒及虚报校园暴力实况的管理及监督;完善校园安全管理体系等.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开始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信息交流平台。然而,各种语言暴力充斥网络的每个角落,部分学生更是网络语言暴力的积极参与者、制造者、传播者,网络上不时会涌现学生的身影。因此,研究学生网络语言暴力折射的心理及对策,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