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7月18日,在《班主任之友》编辑部的组织下,在班级管理与教育研究中做出杰出成绩、具有高影响力的李镇西老师、冯卫东老师、陈晓华老师、郑学志老师、钟杰老师、张万祥老师,自然还包括编辑部的全体老师,与来自全国各地近30位中小学班主任(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颇有成就),欢聚庐山,畅  相似文献   

2.
正浔阳江头,庐山佳境,重游胜地,自有一番感慨在心头。09年,班主任之友杂志社在武汉举办全国中小学班主任高级培训班,我应邀为学员做讲座,熊华生主编晚上和学员交流完毕,十点多敲开我宾馆住宿的房门。畅谈中,感慨最深的当属熊教授的激情,眉飞色舞手舞足蹈,讲到得意处,坐着的姿态变成站着,  相似文献   

3.
正浔阳江头,庐山佳境,重游胜地,自有一番感慨在心头。2009年,班主任之友杂志社在武汉举办全国中小学班主任高级培训班,我应邀为学员做讲座,熊华生主编晚上和学员交流完毕,十点多敲开我宾馆住宿的房门。畅谈中,感慨最深的当属熊教授的激情,眉飞色舞手舞足蹈,讲到得意处,坐着的姿态变成站着,  相似文献   

4.
相见瞬间     
正一进门我就马上瞅到了"班主任之友庐山笔会"的字样。啊,到家了!没有胆怯,没有陌生。刚报出姓名,便是"哦,您就是纪老师啊!这是您女儿产纪元吧!"的热情回应,连我女儿的名字都记得那样清。那种亲切,那种惊喜  相似文献   

5.
《班主任之友》2009,(7):60-60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2009年5月23~24日,《班主任之友》杂志社在武汉举办了班主任专业化培训班,邀请全国知名班主任进行精彩演讲,有一线优秀班主任现身说法,也有专家与学员的激情互动,更有《班主任之友》网站论坛版主与网友们的热情交流。  相似文献   

6.
郑学志 《班主任之友》2010,(9):M0002-M0002
郑学志,全国知名班主任工作爱好者,《中国教育报》、《班主任之友》、《人民日报·平安校园》等多家专业媒体的专栏作者或主持人,班主任之友论坛·杏坛人生版主、班主任工作半月谈领军人物,长江班主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小学班级自主化教育管理实验课题组负责人。2010年,被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中国教师研修网等单位授予“2009年度优秀班主任”。  相似文献   

7.
与学生一起读《班主任之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班主任之友》曾刊登了一篇题为《习惯与命运》的文章,我觉得文中提到的情况与本班的状况很相似,于是我在班上朗读了这篇文章,同学们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下课后有一位同学对我说:“老师,能不能把你这本书借给我看一看。”我把书借给了他,其他同学也争相阅读。之后,每一期的《班主任之友》,我看完后都借给学生看。想不到与学生一起阅读《班主任之友》使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产生了一种微妙的变化。一、她使学生加深了对班主任的理解《班主任之友》中那些有关班主任工作的原则、方法等方面的论文,使学生深刻地认识了班主任工作的性质。那些有关…  相似文献   

8.
省教育工会根据省总工会有关指示精神,于七月中旬组织全省教育系统部分名老教授、讲师、特级教师、优秀教师和班主任、学校政工和后勤先进工作者以及工会积极分子共七百五十余人,分期分批赴江西庐山、广西桂林和本省南岳旅游。老红军、湖南医学院顾问王久兴,著名教  相似文献   

9.
做班主任,绕不过去的是和家长打交道。总有班主任说:家长不配合老师的教育,怎么办?"家长应该配合老师的教育",这种说法在老师中很常见,一般家长也认同。从这句话联想开去,对于孩子的成长,对于孩子的未来,班主任和家长,学校和家庭,究竟该以谁为主,究竟该谁配合谁?再往深处探究一下,班主任和家长,与孩子接触最多的两个人,他们的关系到底如何?他们有过交往吗?他们怎样看待彼此?他们能够合作吗?《班主任之友》特别在1、2期合刊用比往期专题更多的页码推出"班主任与家长",是基于我们认为,班主任不能只说"家长不配合老师的工作",班主任要"跳出这个狭小的视野,放眼发  相似文献   

10.
片语真情     
《班主任之友》2013,(Z1):124-128
四川成都石室中学梁岗《班主任之友》是我校班主任们的钟爱,人手一册。更为重要的是,它不仅吸引了班主任,还吸引了很多青年科任教师。2013年1月5日,在我校图书馆阅览室内,高三化学教研组集体阅读2012年12月的《班主任之友》杂志,并针对刊登的文章产生了激励的讨论。虽然两位年轻的化学教师尚未做班主任,但正是在《班主任之友》杂志的感召下,内心里已埋下了要做一名优秀班主任的种子。  相似文献   

11.
一次课间操后,一位女学生怯生生地对我说:“老师,向您借本书可以吗?”“借什么书?”“《班主任之友》!”她的回答令我吃惊不小。“你借这书干什么?这本书不适合你们读,你们也看不懂,看这干吗?”没想到她说:“我看得懂,这本杂志很好,我们都喜欢看。”“好?怎么个好法?”“我们都喜欢里面的班主任,喜欢里面的做法,如果都是这样的班主任,那多好!”她马上意识到说漏了嘴,便不好意思地补充说,“其实,你也是很好的班主任。”我当时无语。这件事对我震动很大,事后,我问学生为什么都喜欢《班主任之友》。他们说,我们喜爱《班主任之友》,是喜欢里面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2010传统新年的第一天,也是西方的情人节,为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班主任之友编辑部特别策划了一期夫妻情深,这是《班主任之友》(小学版)2010年第一期家有儿女的延续,也是温暖2009专题的又一深化。这里面有欢笑,也有泪水,有酸甜,  相似文献   

13.
网贴撷枝     
正相见瞬间一进门我就马上瞅到了"班主任之友庐山笔会"的字样。啊,到家了!没有胆怯,没有陌生。刚报出姓名,便是"哦,您就是纪老师啊!这是您女儿产纪元吧!"的热情回应,连我女儿的名字都记得那样清。那种亲切,那种惊喜和那种发自肺腑的热情瞬间包围了我,这就是娘家人!"快坐下歇歇,一路辛  相似文献   

14.
读者来信     
《班主任之友》,你相伴我20多年了,在一个人的工作历程中能有几个20多年?20多年,我与你结下了深情厚谊,在你诞生300期之时,向你道声谢!尽管《班主任之友》每月一期,  相似文献   

15.
当了二十年的班主任,与《班主任之友》相识到相知已有二十年了。记得刚出校门的我,迈着幼稚的步伐走上班主任岗位的时候,教导主任送给我一本创刊才两年的《班主任之友》,说:“年轻人,看看她吧,也许用得着的。”我接过散发着油墨香味的杂志,仿佛接过一只船桨,她推动了我的航程;仿佛接过一枚指南针,她指明了我的方向;仿佛接过一盏明灯,她照亮了我的征程。从此,在人生的起跑线上,我拉起了《班主任之友》温暖的手。相识有缘,好感也油然而生。初当孩子王,也难免有个磕磕碰碰、沟沟坎坎。正当束手无策的时候,《班主任之友》像一位高明的医生,开出…  相似文献   

16.
《班主任之友》是所有班主任的良师益友和得力助手。在我校,《班主任之友》被学校领导指定为班主任的必读刊物,并且人手一册。2002年第二期,拙作《羊肉情结》在贵刊“文艺长廊”发表,我更为编者以质取文的风格所感动。  相似文献   

17.
我初识《班主任之友》是在1993年10月台州市教育局召开的示范性初中先进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上。当时有位老师介绍的经验很有吸引力,事例也很感人,尤其是他那些具有创新性、前瞻性的理论和观点让我们赞叹不已。会后我们就涌向他的房间讨教经验,他告诉我们一个秘密:他的许多经验和观点都是从《班主任之友》这份刊物上学来的,并且他还随身带了几期。我就急不可待地“抢”了一册认真地读起来,刊物中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我。于是,我从1994年开始自费订阅它。从此,我就与她每月一聚,认真研读,大胆实践,并取得了成功。《班主任之友》为什么对我会有这…  相似文献   

18.
正爱国敬业开拓进取扬正气;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续新篇。——班主任之友老编辑、离休干部徐家蔚临风沐雨唱金秋,郁郁葱葱片片优,桃李园中茁壮秀,春晖助兴创一流。——班主任之友老编辑刘世笃班主任工作是学校的核心工作。——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刘良华爱学生是容易的,但如何科  相似文献   

19.
2013年5月17日,"全国中学班会活动现场观摩会暨班会活动研讨会"在南京隆重召开。研讨会由长江班主任研究中心、班主任之友杂志社主办,南京树人国际学校承办。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刘良华,班主任之友杂志社常务副主编、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成员熊华生教授,全国班会活动研究专家丁如许,全国知名班主任李迪应邀担任点评专家。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名班主任参与观摩和研讨。  相似文献   

20.
正1984年,《班主任之友》诞生了,至今陪伴了一线班主任三十年……我是个终生以班主任工作为唯一,以班主任事业为生命的人,想到陪伴自己三十年的《班主任之友》,心里就涌起一股暖流,不经意间,几句诗飘出唇间——孤独时仰望蓝天,你是最近的那朵白云;寂寞时凝视夜空,你是最亮的那颗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