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叔子是一位著名的科学家。杨叔子是一位做出了重要贡献的教育专家、教育思想家。他对人非常谦和,对事非常认真,对事业非常执著,对学问非常严谨,是一位很值得尊重的老者、长者。综观《杨叔子教育雏论选》,回顾杨叔子同志过去从事过的事业,感到:一、杨叔子同志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2.
观点     
博士生背《论语》有些过了11月15日,在一次高端科技报告会上,机械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华中理工大学校长杨叔子诠释了把人文与机械糅合在一起的方法——博士生必须会背《老子》和《论语》前七章,否则不通过论文答辩。为什么呢?杨叔子先生说:"那是因为我们是中国人!基督教世界,所有的人都读一本书——《圣经》,伊斯兰世界的  相似文献   

3.
要把研究生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把研究生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杨叔子去年10月,在杭州举行了一年一度的国家教委直属高校咨询工作会议,35所高校的党委书记和校长都参加了。在这次会议上,研究生教育和科研工作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教委所属高校都把科学研究工作、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教育工作放在...  相似文献   

4.
三年前,我在怀来县技工学校学习。有一位女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是我在技校上的第一节语文课。教室内鸦雀无声。同学们静静地等待着老师的到来。门被轻轻地推开了,缓缓地走进一位女老师。她约五十岁,中等身材,一身浅灰色西服,盘曲着头发,戴一到近视眼镜。给人一种亲切大方,知识丰富的感觉。“我姓杨,大家以后就叫我杨老师吧。”说着她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杨”字。她并没有提她叫什么名字。那天以后,杨老师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也走进了我们的心灵。一个下午,第一堂课是语文课。上课铃刚响过,校长和教导主任握着椅子进…  相似文献   

5.
刘嘉骥 《成才之路》2013,(8):I0004-I0004
杨叔子,生于1933年,江西省湖口县人。1952年考入武汉大学工学院机械系,院系调整后于1956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机械工程专家、教育家,曾任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杨叔子倡导在全国理工科院校中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在国内外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杨叔子要求博士生,必须会背《老子》和《论语》前七章  相似文献   

6.
曾任华中理工大学校长,在先进制造技术、信号处理、人工智能的应用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小的时候却连简单的加减乘除都不会做。那他是怎样成长为一名科学院院士的呢?在杨叔子很小的时候,爆发了抗日战争。他的幼年几乎是在随父辗转逃难中度过的。他9岁才开始上学,刚开始对语文、历史这类死记硬背的科目倒能很快熟悉,可数学考试却每次都只得到几分。一次考试后,他主动向老师和父亲承认自己在学习上没下苦功,父亲没有怪他,但他却感到压力很大,便下决心一定要把老师讲的运算过程弄明白。从那以后,他在梦中都思考着“…  相似文献   

7.
读经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前些日子在江苏大学参加一个高等教育管理研讨会,会上有幸一睹杨叔子先生的风采。杨先生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是闻名全国的机械工程专家,曾担任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校长。谈到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教育,杨先生认为:"素质教育"的提出意义重大。针对中国教育中的奇特现象——学前教育小学化、  相似文献   

8.
这两天参加这个研讨会,听了严加安院士、杨叔子院士和史宁中校长等的专题演讲及许多代表的发言,感到收获很大,学到了不少东西,也启发我对高校数学文化类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9.
中科院院士、原华中理工大学校长杨叔子教授近日表示 ,今年他的机械专业的博士生 ,先要背会《老子》和至少半部《论语》 ,否则就不能参加博士论文答辩。杨叔子认为 ,博士生作为国家高层次的人才 ;不能不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他举例说 ,基督教国家的学生被要求读《圣经》 ,伊斯兰国家学生要读《古兰经》 ,中国学生要读什么?他认为应该读《老子》和《论语》。他说 ,中国不是缺少科技人才 ,而是缺少人文科学人才。让博士生背《老子》、《论语》,有三个好处 :培育民族责任感、锻炼形象思维能力和学会如何做人。据悉 ,在1998年 ,杨…  相似文献   

10.
近日,中科院院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 、前华中理工大学校长杨叔子先生应邀在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与“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 工程”全国组委会成员进行座谈,并同中国文化书院副院长、中国青基会社区与文化委员会 主任、古文诵读工程全国组委会主任陈越光先生就弘扬传统文化、加强青少年人文教育、开 展古文诵读活动进行了交流探讨。杨先生是著名的机械工程专家,任华中理工大学校长期间 以倡导人文教育著称全国,他带的博士生要背了《老子》和《论语》才有资格参加学位论文 答辩。近年他在各种会议上还呼吁要让中华诗词走进大学校园、中小学校园。现将二人对话 摘要整理,以飨读者。   陈越光(以下简称陈):欢迎杨老师到中国青基会做客,今天我们从事古文诵 读活动的几位负责同志都来参加座谈,想请杨老师为我们活动提点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1.
中科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杨叔子在名为"我的梦,我的路,我不能忘记的地方"的讲座时谈到了取消文理分科的问题,"专家、学者、教师对此普遍赞成,反对的是谁呢?学生家长,因为他们的孩子要参加高考。现在通  相似文献   

12.
11月15日,在一次高端科技报告会上,机械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华中理工大学校长杨叔子诠释了把人文与机械糅合在一起的方法——博士生必须会背《老子》和《论语》前七章,否则不通过论文答辩。为什么呢?杨叔子先生说:“那是因为我们是中国人!基督教世界,所有的人都读一本书——《圣经》,伊斯兰世界的人都读一本书——《古兰经》。”  相似文献   

13.
正一问:你们是教育家吗?刘堂江刘堂江:我按采访顺序来介绍三位嘉宾。1990年,我采访魏书生,时任盘锦实验中学校长;1993年,我采访建平中学校长冯恩洪;1999年5月,采访高密一中校长李希贵。3个人都是我的老朋友。现在我问一个敏感的问题。你们三位对自己的教育家身份敢不敢答应?李希贵:我不敢答应。从小到大,我一直是听着魏老师和冯老师的报告——变老的。尽管"教育家"现在变俗了,但在我内心里定位还是比较高的,我从魏  相似文献   

14.
出生于1998年10月14日的王琰珉同学就读于山西省大同市一中初287班,一中在大同是一所名校,在刘平校长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地领导和管理下,在每年的高考中,升学率在大同市总是名列前茅,这所学校甚至成为了大同所有孩子梦想中的殿堂,王琰珉所在的班还被评为"山西省优秀班集体",班主任谢美丽老师是一位在语文教学中非常出色的教师,数学陈建芳老师、英语段婉茹老师都是各学科的骨干教师,铁三角式的强强联合,三位女教师也成为了大同一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所谓强将手下无弱兵,在这样的名校加优秀教师的教育和培养下,王琰珉同学的各个方面也是必然优秀的。在课余时间里王琰珉最喜欢弹钢琴了,在跟随来自北京的作曲家李德江老师学习钢琴的二年中,非常勤奋和刻苦,在2013年参加在青岛举办第六届星耀华夏全国青少年优  相似文献   

15.
我于1996年担任宁乡县一中校长,当时宁乡一中刚通过省级重点中学验收,还没有挂牌.1997年4月,在株洲召开湖南省高级中学校长专业委员会,我参加此次会议,一些老校长非常惊喜地说:"终于有了一位娃娃校长."当时我34岁,是全省重点中学校长中最年轻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学院院士、教育家、原华中理工大学(2000年要名为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杨叔子先生积极倡导在中国高等教育界特别是在理工科教育中进行和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7.
华中理工大学“中国女子教育研究中心”成立华中理工大学“中国女子教育研究中心”于1995年3月4日在武汉成立。20多名女博导、女教授、女管理。作者和女大学生、研究生代表参加了成立暨座谈会。中科院院士、该校校长杨叔子出席会议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研究中...  相似文献   

18.
在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时期,杨初春老师带领学生,从新邵一中来到省城(长沙市实验中学)上快速作文汇报课,大家反映课上得成功.杨初春这种锐意进行教学改革的精神,值得赞扬、学习.我参加教育工作32年了,听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华中理工大学校长杨叔子,在湖南大学演讲时曾经讲过一个耐人寻味的真实故事:“文化大革命”中,他被下放到咸宁去劳动锻炼。有一天,食堂师傅要他去打猪菜。他从来没养过猪,不认识猪菜,当时没有养猪的书,又不敢向农民去问。怎么办呢?后来他想了个办法,不到两小时就把猪莱打回来了,还超额完成了任务。师傅问:“是你自己打的  相似文献   

20.
2009年,我到临澧县采访临澧一中的校长杨建宇,那天吃饭时,杨校长向我介绍同来的一个人,说:“这是我们临澧县实验小学的周乃恒校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