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幼儿园教育中,劳动教育具备较高价值,一方面能够提高幼儿自主能力,另一方面能够培养幼儿良好品质,且幼儿的合作意识也能够得到显著提高。合作意识作为幼儿社会性意识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平高低会影响幼儿的未来行为导向及团队协作能力。但从目前来看,许多教师在开展幼儿劳动教育时仍存在一定问题,因此,本文从劳动教育以及合作意识的概念出发,阐述了在幼儿园劳动教育中培养幼儿合作意识的重要性,随后分析了目前幼儿园劳动教育中影响幼儿合作意识培养效果的问题,最后基于问题提出了相应解决策略,希望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于爱菊 《考试周刊》2014,(82):188-188
合作是一种具体的社会行为,幼儿时期是培养合作意识的最佳时期。缺乏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是现在孩子们的通病,必须让孩子们意识到在充满竞争的现实社会中,合作更为重要。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亲社会行为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符合社会期望的,并对他人、群体和社有利的行为.感恩意识、分享行为、合作行为、助人行为等均是亲社会行为主要构成成分.研究证明,幼儿期个体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必须经过一定的教育和训练才能具有真正的亲社会行为.本文从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影响因素出发,提出实施策略,并针对性地开展追踪教育,从而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研究采用观察法对小、中、大班90名幼儿在建构游戏中的合作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幼儿合作行为存在显著年龄差异,尤其是中班与大班幼儿之间的差异十分显著;幼儿的合作行为存在性别差异,女性幼儿更倾向于与同伴合作,且倾向于选择同性伙伴;幼儿合作行为水平随年龄增长而提高,大班幼儿合作行为发展迅速,合作能力显著提高;幼儿合作意识不强,整体合作水平较低,其合作多从自我需要出发,使用合作策略的能力还较弱。  相似文献   

5.
本文关于幼儿合作意识的培养,基于对合作、合作意识概念界定的基础上,从哲学思辨、文化角度和成人意义对合作论述透彻,指出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合作;文明、大度接纳别人离不开合作;要有所作为,争取自身发展离不开合作.通过合作的教育,使幼儿认识到他人存在的合法性,而合作意识概念的提出恰恰为合作教育指明了态度方向.本文在概念界定清晰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重视和发挥游戏的作用、教师的榜样示范以及日常生活中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强化等幼儿合作意识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6.
家庭是幼儿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对幼儿的分享行为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在家庭教育环境中,家长分享教育知识的匮乏、对幼儿的溺爱,还有亲缘关系的不和谐,都容易造成家长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强行要求幼儿进行分享、限制幼儿自发分享、忽视幼儿分享体验等问题。对此,必须加强家园合作,丰富家长的教育知识;对幼儿自发的分享行为持引导鼓励的态度;加强榜样示范作用,从而提高幼儿的分享意识,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  相似文献   

7.
幼儿园教育应该关注同伴的合作行为,要依靠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并将幼儿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培养纳入幼儿团课程目标体系中,其中,幼儿"观点采择"能力的培养是切入点.教师应尽量给幼儿提供与同伴交往合作的机会,并及时有效地对幼儿同伴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8.
张帆 《幼儿教育》2004,(12):10-11
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机遇与挑战共存的时代,我们必须把幼儿培养成既有竞争意识又有合作精神的现代人。几年前,我国学曾对北京市1000余名4~6岁幼儿的合作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只有30.1%的幼儿能经常与小朋友合作,而69.9%的幼儿合作行为较为缺乏;当同伴遇到困难时,只有24.2%的幼儿能表现出合作行为;当活动材料缺乏时,只有10%的幼儿选择与同伴合作。”可见,幼儿合作行为的发展还比较滞后。如何培养幼儿与同伴共同生活与合作的能力?一种新颖且富有成效的教育理论——合作学习理论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9.
体育活动是发展幼儿合作意识的良好途径。通过激发幼儿主动合作意识,让幼儿感受合作的乐趣,引导幼儿学习主动合作的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幼儿形成主动合作的行为。  相似文献   

10.
《学周刊C版》2017,(17):238-239
新时期,时代对于人才的合作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培养人才的合作能力,需要从幼儿时期培养,对此,《幼儿园教育纲要》指出:“在生活、学习、游戏中,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识。”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成为了当前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幼儿教师需要把握幼儿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现状,对如何培养幼儿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展开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1.
根据教学实践,笔者以幼儿合作行为的意义和教育中的不利因素为出发点,结合幼儿心理特征.指出幼儿园实行合作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幼儿合作行为的教育培养提出些合理化策略。  相似文献   

12.
毕艳丽 《新疆教育》2012,(8):103-103
具有合作交往意识与合作精神是幼儿适应未来社会的重要条件,是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在美术区域活动中有针对性的对幼儿进行合作能力的培养。研究结果表明我们采用这些方法是行之有效的,提高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合作行为、合作情感,为幼儿今后合作能力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3.
如何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对幼儿进行有效的环保教育.使孩子们从小就树立环保意识?以下是我从环境、小事、环保知识和家校教育的一致性入手.总结出的自己在幼儿教育中进行环保教育的一些做法和尝试。  相似文献   

14.
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提高环保意识已成为当前教育的重点。环保教育应从娃娃抓起的理念已为人们所认同。因此,环保教育的时间定位一定要从“未来”前移到“现在”,重点要从幼儿教育抓起。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行为将决定将来环境状况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进程。为此本学年我们着重利用了日常生活的环节,对幼儿进行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教育,启蒙幼儿的环保意识.逐步养成自觉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增强他们对保护环境应有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15.
为使孩子们从小接受良好的礼仪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园应该充分发掘潜在的教育资源.积极创设环境和氛围.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让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文明礼仪.从小养成良好的礼仪素养和行为品质。一、抓住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进行礼仪教育幼儿一日生活包含着大量的礼仪教育契机.将礼仪教育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强化幼儿礼仪意识.能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如利用幼儿入园和离园时间对幼儿进行礼仪用语教育。每天幼儿来园.见到教师要问早、问好。这是对孩子最起码的礼貌教育。教师先主动热情地向孩子问好.为幼儿做表率.并且肯定和表扬讲礼貌的孩子.然后再教幼儿与家长分别时说“妈妈再见”或“爸爸再见”。课间盥洗和喝水时对幼儿进行交往礼仪教育。  相似文献   

16.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生命教育都将伴随其一生。幼儿阶段是孩子们认识世界、认识生命的初始阶段,在这一时期对幼儿全面开展生命教育,让幼儿感受到生命的神秘和力量,从而促使其形成珍爱生命的意识,将对幼儿的发展产生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通过绿植种植的方式对幼儿进行生命教育,同时以家园合作为途径进行,通过种植活动对幼儿进行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17.
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良好行为和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幼儿园的教育应以游戏为主,游戏在幼儿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既是对幼儿进行常识性教育的有效手段,又是强健幼儿身体、培养优良品质的有效途径,同时对于深化幼儿对合作的认识,培养他们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合作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游戏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重要的教育途径之一,它不仅能使孩子们实现愿望,从中得到快乐与满足,而且是幼儿最佳的肢体、语言、智力、人际关系互动锻炼方法。作为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幼儿创造和提供合作的机会,并通过多种活动方式,引导幼儿团结合作,帮助他们获得成功与快乐,使幼儿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逐步而有效地提高。  相似文献   

19.
幼儿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交往渐渐增多,接触的事物也日益广泛。但是孩子们对行为的“是”和“非”、“好”和“坏”,还分不清,不能从本质上去认识、评价事物和行为,对道德行为的规范认识不清,这就需要老师加强对孩子的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道德意识和判断能力。下面谈谈我对孩子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0.
幼儿教育中应重视环保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保护是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儿童发展各阶段的教育主题之一。现代社会,生存的环境对人类造成的威胁要求我们必须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环境的平衡。幼儿阶段是儿童的启蒙教育阶段,它对孩子们各种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学习意识的培养提供早期的基础。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主要是从幼儿的认识水平和特点出发,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一、以园为点,丰富幼儿的环保经验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首先得立足幼儿特点和实际,联系幼儿的日常生活,结合幼儿园的教学活动,给孩子们提供环保的初步知识,积累环保的经验。教育小朋友们从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入手,从我做起,引导幼儿爱护生活圈周围的花草树木,初步了解生态环境与人类、动物、植物之间的依存关系,萌发爱护幼儿园、爱护家园的情感。教育过程中,针对孩子们喜欢玩水的特点,引导幼儿懂得水是地球上非常珍贵的资源,培养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启发幼儿平时妈妈买菜的经验,理解布袋和塑料袋的环保效果,从中了解“白色污染”,拒绝塑料袋的道理。类似的系列活动,使教师将环保教育与孩子们的生活情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让幼儿懂得这些“小事”背后隐藏的环保价值。二、以点带面,扩大幼儿的知识范围孩子进入到幼儿园以后,在教师的引导下把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