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培养自学能力,使学生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我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方面,主要采用了“指导预习——议、练、讲——概括提高”的三段式教学方法。1.组织学生按教师布置的预习提纲认真自学新课。针对重、难点和关键内容,我给学生布置预习提纲。主要是一些思考题,以揭示矛盾,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看书。如学习“等差数列”一节,布置以下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
所谓自学能力,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   自学能力要经过长期的培养才能形成。在两年的教学实践中,我着重运用“引探法”分阶段、按不同要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第一阶段,让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思考题进行预习,如在教学第七册第 96页例 3“ 35乘以什么数是 420?”前,设计预习思考题: (1)题目已知什么,要求什么 ?要求的数用什么表示 ?(2)怎样列式 ?怎样求出 x?解出 x过程中每步的根据是什么 ?(3)怎样检验 ?让学生提前一天认真看书、勾画。通过预习,学生提前熟悉了要学的内容,做到…  相似文献   

3.
预习从时间和内容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课前预习,二是阶段预习,三是学期预习。课前预习,就是在上新课前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小学第三学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更要在课前预习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的理念。课前预习的学习方法在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培养自学能力,张扬学生个性,表现自我等方面有其独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现行高中物理课本第三册(选修)的“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一节中,在推导洛仑兹力公式时,就如何建立物理模型、如何利用物理概念和规律解决问题,在方法上作了很好的示范,这对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指导意义。现将推导过程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预习课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预习做得好,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师要认真布置预习的内容,还要有指导学生预习的方法。我在指导学生预习课文时,常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一、提问解答法。布置预习时,教师先按照课文的脉胳,设计一组思考题,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答案,从而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这种方法,能引导学生较好地预习课文。设计的思考题,一要新颖,能体现课文的重点;二要符合作者的写作思路,有一定的顺序。不要出一些晦涩难理解的题目,免得学生在预习时走入迷途。我在指导学生预习第七册《十里长街送总理》时,设计  相似文献   

6.
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这个问题上,我们通过试验,初步改变了过去上课的老习惯,尝到了发挥课本作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甜头。一、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几点做法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方面,我们有如下几点做法: 1.针对“你讲我听”的传统,耐心诱导,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开始时,由于学生习惯了“先生讲,学生听”的老路子,预习新课不知道如何下手。教师一方面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说明阅读教材的重要性,阐述预习的好处,讲述自学成材的生动事例,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预习;另一方面又对学生的预习方法加  相似文献   

7.
自学能力弱—降难度,搭架子1.精心设计预习思考题通常的做法:布置学生自主预习规定的内容,或简单给出几个问题,要求学生围绕问题进行预习。这种预习方法,对于自觉性不强、自学能力较弱的学生,必然出现两种结果:一是学生根本不预习,二是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知难而退,效果很差。教师  相似文献   

8.
我校前几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表明:凡自学能力强的同学,适应工作时间短,有成绩.这就给我们提出在向同学传授知识的同时,怎样去培养自学能力?上学期,我在工电871班的数学教学中进行了如何组织讨论课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试验,取得了一定成效.一、组织好一堂讨论课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要为同学准备一个过渡阶段学期一开始,上解析几何直线这一章两直线间的位置关系,我请同学们预习下节课的内容,并布置了预习思考题:(1)两直线的夹角怎样定义的?两直线的夹角公式是如何推导的?在用此公式取三角形三内角的度数时,是否还要附加条件讨论?(2)我们怎样判定两直线平行与垂直?  相似文献   

9.
洛仑兹力是磁场对于运动电荷的作用力,一般学校都没有洛仑兹力演示仪,在讲这部分内容时,老师就在黑板上画个图讲一讲,学生往往是半信半疑。要使学生很快地接受和掌握洛仑兹力的有关知识,老师做好演示实验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笔经过反复实验。设计了一种理化结合的方法,能够较好的演示洛仑兹力,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书本知识,加强“双基”训练,还要教给学生自学方法,发展多种思维能力。学生有了自学能力,才会在自学中自悟,自悟中发现,发现中创新。下面谈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课前指导练习。课前预习是阅读教学的前奏,是学生独立阅读,感知课文内容的一个重要步骤。教师适当进行预习指导,提出预习要求,目的是让学生懂得怎样读书,提高预习效益,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指导高年级学生预习,我要求学生做到三个“读懂”。首…  相似文献   

11.
一、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规律 1.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洛仑兹力 洛仑兹力是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它的方向由左手定则判定,判定时要特别注意电荷的正负.电荷静止或运动速度与磁场平行时,洛仑兹力F=0;v与B垂直时,洛仑兹力最大  相似文献   

12.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有三种类型:第一种,当带电粒子沿磁场方向射人磁场时,不受洛仑兹力作用,粒子只作匀速直线运动;第二种,当带电粒子与磁场方向有一定夹角(夹角)不等于90&;#176;)入射时,带电粒子将作螺旋线运动;第三种,当带电粒子垂直于磁场方向射人磁场时,洛仑兹力提供向心力,粒子将作匀速圆周运动.对于以上三种类型,第一种比较简单,第二种比较复杂,不作要求,第三种类型实际上是匀速圆周运动知识在磁场中的具体应用,是匀速圆周运动知识的加深和拓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对学生的预习进行指导"、"在预习中培养自学能力"、"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在课后小结中培养自学能力"这四个方面,阐述了新课改条件下如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一、对学生的预习进行指导课前预习是学生学好新课,高效率地取得学习成绩的基础.课前预习做得好,上课时,学生对重难点和关键点早已心中有数,这样便可以集中精力去攻破重难点,学得更轻松.但是盲目的预习带来利少弊多.我在对学生进行预习目的性教育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一  相似文献   

14.
预习是课     
教师只有凭借课堂才能完成对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应该是指学生具备独立的思维活动,去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学生的预习,实质上是课堂培养自学能力的结果。所以说,预习是课。预习课按阶段分为三种形式:(二)预习指导课。这是为教学生怎样预习和按什么步骤预习而设的。对三年级学生的预习要求是:自己拼读和抄写生字,再把生字的读音注在课文中。我提出了明确的按五步走的预习要求:1.默读课文,在不理解的字(词)下用铅笔画一横。2.查字典,弄清字(词)的音、义,结合课文选择合适的解释,注在书上。——考虑到学生完成第二步的困难较  相似文献   

15.
实施素质教育的直接意义是要着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学活动在根本上是为了使学生具有主动、自主学习的态度和能力,是为了促进学生持续、主动的发展。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自学能力恰是一种基本的学习方法。下面谈谈本人在平时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方面的一些浅见:  布置预习作业,重视课前检查。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措施。因此,备课时要先备预习,考虑提出哪些预习要求,采取怎样的措施,使学生人人都能认真预习。如根据教学目的,以突破教学重点为主,事先印好预习…  相似文献   

16.
潘东 《学语文》2013,(5):78-79
我在“自育自学”实验教学中.从自学策略、自学习惯和自学动机三方面入手逐步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教给多种自学策略教给学生自学的策略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基础。首先,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自学能力的重要措施,故教师要备好预习课.要具体指导好学生如何做预习。具体做法是在上新课之前以书面作业的形式进行自学,主要内容有:  相似文献   

17.
学生的自学能力主要有两个方面,即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我认为,抓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手段。以课文教学为例,在预习课文时,让学生一气呵成,并且要有不同的侧重点和要求。第一,预习时,可针对事实、段落大意及全...  相似文献   

18.
一、做好演示实验,引入洛仑兹力概念洛仑兹力是微观力,虽然从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力可以推想出磁场力是直接作用在运动电荷上的,但这只是对洛仑兹力的间接感知.为了使学生较直接地感知洛仑兹力,必须做好课本上的实验:用阴极射线管演示电子束在磁场作用下的偏转.也可作这样的实验:用J2495型示波器进行演示或学生分组实验,即将两块从扬声器上拆下来的磁铁异极相对,分别按在示波器外壳两侧上,观察电子所显示的竖直方向偏转.  相似文献   

19.
实验教学中学生智能的培养京山县五中王国春,贾珍贵(431800)一、重视对学生的预习指导,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探究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指导学生读书预习养成自学习惯,是学生获取基础知识、增强自学能力的有效措施。例如,我们在指导学生预习盐类水解时,开始提出...  相似文献   

20.
魏红霞 《教书育人》2011,(19):44-45
如何针对薄弱学校学生的实际,寻求能解决学生问题的教学对策,是高中政治教学的难点。近年来,我大胆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有关做法付诸文字,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问题:自学能力弱对策:降难度、搭架子具体做法:⒈精心设计预习思考题通常的做法是:布置学生自主预习规定的内容,或简单给出几个问题,要求学生围绕问题进行预习。这种预习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