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数字     
高考加分政策民意调查:逾60%的家长反对见义勇为加分 中国教育报和中国教育新闻网对全国6省市展开的一项高考加分专项调查显示,91.47%的家长赞成大幅压缩高考加分项目、降低加分分值,逾60%家长反对见义勇为加分。此次随机调查的北京、山东、湖北、湖南、河南、四川6个省市,共收回有效问卷1327份。31.56%的受访者认为,给见义勇为学生加10至20分,有利于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68.44%的受访者认为,该政策可能导致新的社会不公平。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教育报和中国教育新闻网对全国6省市展开的一项高考加分专项调查显示,91.47%的家长赞成大幅压缩高考加分项目、降低加分分值,逾60%家长反对见义勇为加分。此次随机调查的北京、山东、湖北、湖南、河南、四川6个省市,共收回有效问卷1327份。31.56%的受访者认为,给见义勇为学生加10至20分,有利于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68.44%的受访者认为,该政策可能导致新的社会不  相似文献   

3.
2月16日,广东省2012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今年广东省将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招生考试制度,调整高考加分项目。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表示,加分项目将大幅减少,保留下来的项目中加分的分值也在减少。(2月17日《信息时报》)广东减少加分项目和加分分值,是  相似文献   

4.
李家伟 《师道》2010,(6):12-12
中国将逐步规范和清理高考加分项目,“规范特殊类型招生和高考加分政策”。有关媒体了解到,教育部的加分规定只有14种。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却有近两百种的加分规定。教育部表示,对于高考加分政策实施中存在的腐败现象必须认真清理,逐步减少奖励性加分项目。  相似文献   

5.
高考的公平即意味着进入高等教育阶段的机会公平。然而,高考加分政策滋生的教育腐败,却使人们对高考的公平性产生了怀疑。一、高考加分作弊现象据《中国青年报》6月27日报道,6月12日、13日,湖南省应届高中毕业生"体育竞赛优胜者"统一测试举  相似文献   

6.
2010年11月,教育部、国家民委、公安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五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调整部分高考加分项目和进一步加强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学〔2010〕10号)文件,对现行的高考加分项目进行了统一调整,并规定新的高考加分政策从2014年开始实施。新政策实施在即,本文通过对比全国30多个省市区2013年与2014年的高考加分政策,探讨高考加分政策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7.
频繁曝出的高考滥加分事件偏离了高考加分政策所追求的公平正义理念,使高考加分政策异化为加分教育和腐败通道,不仅侵占了弱势(特殊)群体高等教育入学的机会,也增添了公众对高考加分政策的信任危机。为了保障高考加分政策回归公平正义,必须对现行政策进行完善。具体而言,可通过改善决策参与形式、采用加分项目听证制度、建立责任追究制以及加强信息公开公示等措施,来消解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对高考加分政策的侵蚀,去除权贵势力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最近几年来,高考加分政策因“造假”事件频频发生而引发了社会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和讨论。由于“国家运动员”造假事件不断发生,使得高考体育加分政策更是成为众矢之的,受到了强烈抨击。文章对高考体育加分政策进行了概述,分析了高考体育加分政策的积极影响及存在问题,最后提出了完善高考体育加分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频繁曝出的高考滥加分事件偏离了高考加分政策所追求的公平正义理念,使高考加分政策异化为加分教育和腐败通道,不仅侵占了弱势(特殊)群体高等教育入学的机会,也增添了公众对高考加分政策的信任危机。为了保障高考加分政策回归公平正义,必须对现行政策进行完善。具体而言,可通过改善决策参与形式、采用加分项目听证制度、建立责任追究制以及加强信息公开公示等措施,来消解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对高考加分政策的侵蚀,去除权贵势力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描述了高考加分政策的主要受益群体,包括少数民族考生、德智体绩优考生、为社会作出特殊贡献的考生和特殊身份考生。指出了目前高考加分政策存在的现实问题,并剖析了具体的原因,针对其问题与原因提出构建高考加分政策改革的基本思路,即完善高考加分政策,依法制定和执行高考加分政策,建立政策执行者责任追究制,接受社会监督,以供政府和教育部门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根据教育部的统一要求,全国省级招考部门须在近期完成高考加分项目的调整方案并报教育部审批。受加分政策调整影响的学生为2011年起进入高中的学生。高考加分政策备受关注,因为加分直接影响高考录取结果,但加分在高招过程中的影响力已开始降低。目前,各高校对地方加分只会在高考录取时考虑,分专业时则还按考生的“裸分”计算,即考生被录取后优先满足高考实考分高的学生的专业要求,而香港中文大学等港校则对各类加分不予承认。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结合我国的国情和我国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我国对少数民族及地区实行多种优惠政策。其中,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就是保障少数民族学生平等的受教育权利而制定实行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这一政策下的诸多问题的产生,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颇受质疑。充分认识对少数民族的教育倾斜政策的合理性,并针对现下政策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改才是真正实现教育公平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而提出的高考加分政策,在具体实施中出现了荣誉造假、城乡差距拉大以及谋求他利等问题,引发了人们对于教育公平的新思考。将高考加分政策概括为以下几类,进而提出了细化补偿性加分政策、缩减鼓励性加分政策以及取消照顾性及政策性加分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结合我国的国情和我国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我国对少数民族及地区实行多种优惠政策。其中,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就是保障少数民族学生平等的受教育权利而制定实行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这一政策下的诸多问题的产生,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颇受质疑。充分认识对少数民族的教育倾斜政策的合理性,并针对现下政策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改才是真正实现教育公平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5.
胡乐乐 《中国德育》2013,(15):56-56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新闻客户端,对5210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学数学、化学与物理成为受访者忘记得最厉害的三门课程。此外,对于"中学时代学到的东西毕业后能用到多少",50.8%的受访者表示偶尔会用到,18.6%的受访者表示从来没用过,仅有8.6%的受访者表示经常在用。  相似文献   

16.
高考加分政策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高考制度的缺陷,有助于高校选拔多样化人才。但它在对一部分人群进行补偿的同时,往往又会造成新的不公平。鉴于高考加分政策影响到的是公民在宪政层面所享有的受教育权和平等权问题,因此必须从宪政的角度加以治理,统一立法,强化监督机制,使其回归理性与公平的轨道,才能真正有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高考加分政策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高考制度的缺陷,有助于高校选拔多样化人才。但它在对一部分人群进行补偿的同时,往往又会造成新的不公平。鉴于高考加分政策影响到的是公民在宪政层面所享有的受教育权和平等权问题,因此必须从宪政的角度加以治理,统一立法,强化监督机制,使其回归理性与公平的轨道,才能真正有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高考加分政策伴随着高考制度已经走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作为弥补高校招生制度的某些缺陷而制定的一项政策,高考加分在平衡地区教育水平差异、选拨各类特殊专门人才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历年只增不减的高考加分措施以及一些加分措施的先天缺陷,使许多加分政策已经失去了应有价值,甚至变味,成为导致教育机会不均、社会不公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出台文件1.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2.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3.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综合改革沪、浙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2 015年分类考试通过分类考试录取学生占高职招生总数的一半左右统一命题试卷2015年起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考试加分2015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自主招生2015年起推行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录取批次2015年起在有条件的省份开展录取批次改革试点  相似文献   

20.
近日,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在发布会上表示,教育部已分别派出工作组赶赴河南、辽宁和湖北等地,指导督办高考替考、违规加分、加分资格造假等案件的查办工作。特长生入大学须复核专业水平针对河南、辽宁部分高中体育特长加分资格人数过多问题,续梅介绍,教育部已要求河南、辽宁进行认真调查,对于举报反映高考加分存在问题的,将进行彻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