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华章》2008,(2)
舞蹈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件相对简单的事,只要会走路就一定会跳舞,跳舞不过是跟着节拍、音乐,身体做无规则运动而已。这个观点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舞蹈需要节奏、节拍和音乐,在它们的合作下融合、渗透。但我们平常走路,仅仅是一种半意识的动作,并不需要费什么脑细胞。而舞蹈不是单纯随意识而走,在舞动的前提下还需要一种外力,那就是音乐节拍。我们只有在学习中更深入地了解音乐在舞蹈中的作用,它们有什么样的联系,才能更好地应用音乐为舞蹈服务。  相似文献   

2.
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正确运用音乐律动的练习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和能力。 1、对音乐节拍的感受能力 利用人体动作来感受、表现音乐中的节拍是一种非常好的形式,因为人可以说生来就具有一定的节拍感。人们在欣赏音乐时常会随着音乐的进行而摇动身体,这就是人们对于音乐的最初感受,也就是音乐律动的源本和学生学习音乐律动的基础。当教师深入了解了这些内容之后,可增强教学指导、训练的目的性,避免片面强调动作的形式化,使学习和训练在有目的的指导之下获得应有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谢芳 《天津教育》2022,(18):70-72
<正>幼儿现阶段主要处于直观形象思维阶段,认知主要以幼儿自身实际行动获得的主观经验为主,认知事物时需要借助物体的表象。音乐律动主要是肢体动作与音乐的结合,但这一阶段的幼儿很多时候并不能想到能符合音乐特点的动作,教师利用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在模仿的基础上创编肢体动作,促进音乐律动游戏化进程,可以有效提升幼儿园音乐律动活动的效用。一、律动活动含义肢体动作与音乐的完美融合,能促进幼儿对律动音乐节奏、旋律、节拍等音乐元素的认知,  相似文献   

4.
方芳 《学前教育》2014,(6):39-41
1岁左右的婴儿听到音乐已能做出一系列的身体动作,如随节奏点头、摇头、拍手等。个别婴儿甚至可以伴随音乐“舞蹈”,跟着音乐叫上一两句。亲子音乐活动多数是家长带着宝宝进行被动感知、身体空间位移,宝宝在与家长的互动中,  相似文献   

5.
音乐是人类社会抒发感情、表现内心情绪和思维的重要方式之一;而体育是锻炼身体的运动方式之一,带给人健康和健硕的体魄。音乐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能更好地将音乐与体育的优势相结合,在体育教学中随着音乐的节拍做出优美的动作,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能够展现出体育运动的形态美、动作美、娱乐美。本文就音乐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问题展开研究,探究其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韵律活动(简称律动)的教育功能甚多,在实践中,我的体会是:1.律动是培养幼儿节奏感的手段之一在韵律活动中,我们首先引导幼儿静静地听音乐,感受音乐的节拍、节奏、强弱及其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和渲染的气氛,而不是要求幼儿去演唱、演奏这些音乐。在幼儿听懂音乐之后,我们让幼儿合着音乐的节拍,做一些拍手、拍腿、拍肩或模拟日常生活、劳动的动作,逐  相似文献   

7.
活动1 拍拍小皮球(适合2岁~6岁幼儿)活动对象分析2岁~6岁的幼儿,虽然掌握了大多数日常基本动作,但还不够协调,同时他们也喜欢模仿父母或老师的动作。活动通过教孩子随着欢快的音乐学习拍皮球,让孩子体验节奏的感觉,以提高孩子动作的敏捷和协调。活动步骤1.准备一小段音乐(最好是孩子熟悉的,轻松欢快,1/4拍,时间控制在3分钟左右)。2.让孩子熟悉这段音乐,告诉他播放所需的时间。3.父母随音乐有节奏地拍打(双手、单手都可)小皮球,让孩子模仿。4.提高动作难度,如随节奏挪动脚步,向前走,向后走,或和孩子玩接力赛(亲子合作在…  相似文献   

8.
杨静 《贵州教育》2010,(22):18-18
一、增强幼儿的节奏感 刚入园的幼儿在教师的培养教育下,逐步能注意使自己的动作符合音乐的节拍,这有一个过程。刚开始,在韵律活动中,音乐仅起背景作用,幼儿的动作完全不合拍,且相当混乱。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幼儿会懂得注意听音乐,且尽量使自己的动作合拍,在教师的经常提醒下,  相似文献   

9.
从感知音乐的节拍,节奏,到感受音乐的性质,意境,再到运用动作技能将感受的音乐表现出来,使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得到培养,各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  相似文献   

10.
欣赏可以增强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开阔幼儿的音乐视野,丰富幼儿的音乐体验,发展幼儿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因此,欣赏是一切音乐活动的基础,应该渗透到每一个音乐活动中。 1.歌唱教学中的欣赏活动。歌唱教学可从欣赏开始,让幼儿在欣赏中用各种身体动作表现节拍和节奏,熟悉歌  相似文献   

11.
江莉莎 《教师》2013,(16):106-106
从感知音乐的节拍、节奏到感受音乐的性质、意境,再到运用动作技能将感受的音乐表现出来,使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得到培养,各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  相似文献   

12.
律动是指在音乐的伴奏下,根据音乐的旋律、节拍、速度做不同的动律性动作.在律动教学中要求学生随着优美的音乐,用各种不同的动作去表现事物的某一内容,表达人物的某种情感.它通常是一种特定的模仿动作.  相似文献   

13.
律动是指在音乐的伴奏下,根据音乐的旋律、节拍、速度做不同的动律性动作.在律动教学中要求学生随着优美的音乐,用各种不同的动作去表现事物的某一内容,表达人物的某种情感.它通常是一种特定的模仿动作.……  相似文献   

14.
冼玉华 《教育导刊》2005,(11):35-36
一、活动目标 1.学习集体舞"比一比".创编表示胜利的动作,能与同伴摆出胜利动作的造型,并能随音乐合拍地与同伴跳舞.  相似文献   

15.
大鞋小鞋     
针对一些乐感较差的幼儿合不上节拍的情况,我组织了“大鞋小鞋”音乐活动。我请幼儿穿着爸爸的大拖鞋走,并播放缓慢的音乐。幼儿拖拉着大拖鞋走得比较慢,他们很自然地理解什么是慢节奏。接着,我请幼儿把娃娃的小鞋套在手指上,随快的音乐“快走”。逐渐地,幼儿能够用身体动作来表现节奏的快慢,提高了感知音乐节奏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康丽 《成才之路》2010,(15):33-33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能力,进行音乐节奏感的培养,应激发学生对音乐节奏活动的兴趣,重视听力节奏训练,进行语言节奏训练,强化动作节奏训练,加强节拍感的训练,用乐器训练节奏。  相似文献   

17.
动作说明: 前奏(最后四小节):坐正,双手叉腰,头按节拍左右摆动(一拍一次)。第一遍音乐: 第1小节:第①拍双手在胸前拍一下,第②拍双手抱臂拍肩一次,同时身体和头向左倾,眼看右前方。第2小节:动作同1,身体和头向右倾,眼看左前方。第3小节:第①拍双手在胸前拍一下,第②拍双手半握拳,手心向外,向右前方斜上举,身体和头左倾,眼看手。第4小节:动作同3。手向左前方斜上举,身体和头右倾。第5、6小节:动作同1、2。  相似文献   

18.
新年历适合年龄:2-3岁和宝宝一起看新年历,让宝宝认识数字。筷子舞适合年龄:2-3岁放一些欢快的音乐给宝宝听,引导宝宝用筷子跟着节拍相互敲打,或手握筷子一头,让筷子的另一头站在地上跟着节拍跳着走。小马得儿驾适合年龄:0-3岁妈妈坐在凳子上,宝宝两腿分开坐在妈妈的腿上,放一些节奏感强的音乐,妈妈跟着音乐节奏抖动双腿,让宝宝感知节奏的同时感受快乐。拜年歌适合年龄:0-3岁过年了,给长辈拜个年拿压岁钱喽!弯弯腰来鞠个躬,双手握拳作个揖。和妈妈一起念儿歌:"过大年,过大年,我给大家拜个年;爷爷好,奶奶好,恭喜大家新年好!"做动作来拜年。  相似文献   

19.
排舞是一项时尚的群体性健身项目,习练者的节奏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节奏能力分为音乐感知能力和动作节奏能力两个方面,因此,应分别从这两个方面去培养排舞节奏能力,在音乐感知能力方面需从音乐旋律、节奏与节拍、对乐曲的领悟三个内容入手;在动作节奏能力方面需从音乐与动作配合、舞步动作方向内容入手,同时,要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舞者的排舞节奏能力.  相似文献   

20.
婆罗多舞蹈是印度古典舞蹈的精品,享誉世界.印度古典舞蹈非常重视用手和眼神的表达.婆罗多代表情绪、音乐、节拍、动作,因而可清楚了解婆罗多舞蹈的元素是结合情绪、音乐和节拍组合的舞蹈艺术,因此婆罗多舞蹈是印度最流行、最古老、影响最大的舞蹈,同时也是印度古典舞蹈的精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