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天晚上,小刚正在看画报,突然,“彭”的一声,吓了他一跳!他抬头一看,哦!原来是桌上的热水瓶塞跳出来了。小刚从地上拣起瓶塞,洗干净后盖在热水瓶口上,又看起画报来了。不一会儿,热水瓶塞又“彭”的一声跳了出来。小刚觉得很奇怪。爸爸回来了,小刚问:“爸爸,热水瓶塞为什么自己会跳出来?”  相似文献   

2.
片断 (《詹天佑》一课教学将结束时) 师:你们没有问题了?我突然对中一句话有想法。你们看这句:“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云佑为总工程师,修筑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詹天佑是被“任命”的。皇上的旨意,谁敢不从?说不定詹天佑是被逼着走马上任的,这怎么能说他是个爱国的工程师呢?  相似文献   

3.
《詹天佑》一课,让学生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精神和创造性工作是教学重点。课堂上,我启发学生:詹天佑设计了“中部凿井法”和“人”字形线路,他为什么能想出别人想不出的方法?他的动力来自哪里?许多学生说:“来自他的爱国心。”突然一个声音不紧不慢地飘出:“因为有奖金。”  相似文献   

4.
一、故事激趣师 :我知道小朋友们爱听故事 ,前几天 ,我读了《古今文人轶事》(罗启荣编)一书上赵树理“传经”的故事。今天我来讲一讲这个故事。(1951年秋天 ,赵树理回到自己所熟悉的太行山 ,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体验农村生活。村里有个小青年写了一篇文章让赵树理指导。赵树理看了一遍 ,说 :“你先改一次 ,明天让我看。”第二天 ,小青年把稿子改好 ,送给赵树理 ,他看了一遍 ,说 :“你再改一次 ,明天送给我。”第三天 ,小青年又把稿子改好了送来。赵树理看了一遍 ,说 :“我看你会改 ,再改一遍。”第四天 ,小青年再次将稿子送给赵树理 ,他…  相似文献   

5.
《詹天佑》一课,记叙了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经过,反映了他严肃认真的作风,坚韧的毅力和崇高的爱国精神。认识詹天佑的“杰出”与“爱国”,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注意当时当地的情况”虽然只是读写知识的重点,但  相似文献   

6.
笔者在上人民版《历史》选修四《中外科学家》一课时,有学生提出詹天佑设计修建的京张铁路不是“之”字形线路,而是“人”字形线路.他(她)们清楚记得在小学读书时就上过一篇《詹天佑》的课文,课文里明确说出詹天佑设计修建的京张铁路是“人”字形线路。笔者查阅了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詹天佑》这篇课文,  相似文献   

7.
某人嗜酒如命,醉后常与人吵架斗殴。家人亲朋反复劝说,他仍改不了这个毛病。一日,他接到外甥的一封来信,拆开一看,信上全是阿拉伯数字:“99:8179,7954。76229,8406,9405。7918934。1.91817。”他读了一遍又一遍,不解其意。于是去请教学校里的数学老师。数学老师看了看,就随口译  相似文献   

8.
小熊搬到森林里来住了,从窗口望出去,邻居都是一张张陌生的脸,小熊不知该怎么去认识他们。第二天,小熊还没起床,就听到一阵敲门声,他突然感到很害怕,赶紧往床底下躲。门,被推开了,进来的是一群朋友。小兔朝四周看看:“咦,没人呀,小猪,你怎么说来了一位新朋友?”小猪却看见了床头放着的一叠画报:“啊,多好看的画报呀,咱们每人看一本。”说着,把画报分给大家,大伙  相似文献   

9.
余玲 《四川教育》2009,(9):38-40
一、复习导入 师以问题“课文开头是怎样评价詹天佑的”引出“杰出”、“爱国”两个词语,在课件打出“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工程师,他非常爱国”后,生齐读。  相似文献   

10.
窗前,伟伟趴在桌子上看《幼儿画报》。“啪——!”一只捏扁了的冰淇淋空纸杯,随风从窗外飞进,正巧掉在《幼儿画报》上。“这里不是垃圾箱!”伟伟抬头朝窗外喊。看到被弄脏的《幼儿画报》,气呼呼地嘟囔了一声:“真坏!”外婆摆着身子走过来,伸手拾起空纸杯。“外婆,”伟伟一把抢过空纸杯,“我来扔!”  相似文献   

11.
二、教学提示本文通过记叙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事迹,表现了他杰出的才能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时应抓好以下环节:突出中心。文章一开始就明确交代,“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在板书“詹天佑”之后,就要引导学生找出“杰出”、“爱国”。这是全文的主线,整个记叙都是围绕这一中心展开的。  相似文献   

12.
读写百草园     
■■■■■■老舍接待来客有招术。对于上门造访,而又无甚要紧事情的客人,老舍备以好茶好烟和画报。先是很客气地说:“请坐!”继则奉茶一杯。曰:“请茶!”接着敬烟一支。称:“请抽烟!”然后递给画报云:“请看画报!”四请之后,作家继续伏案笔耕。客人见他实在太忙,小坐一顷,旋起身辞行矣。■■■■■■鲁迅写作恒于晚间进行。写时重姿势。坐得很直,眼睛和桌子保持一定距离,多年未尝有变,故而终无弯腰驼背之颓相。写作中,间或需要想想再写,他便暂行搁笔,移尊于桌旁的一张躺椅上,香烟袅袅,静思一番,然后续以疾书。他抽烟甚密,写作时右手握笔,左…  相似文献   

13.
本刊一九八七年四期《这样改好吗》一文,作者认为《詹天佑》一文中的中心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改作“詹天佑是我国爱国的杰出工程师”为好,并提出了四点理由。作者的观点也不无道理。但我觉得尚有值得商榷之处:一、从语法上看,“杰出”和“爱国”都是修饰“工程师”的,其词序变换与不变换,意思并未发生变化。前者既有杰出的才能,又是爱国的;后者既是爱国的,又有杰出的才能。  相似文献   

14.
儿子两岁半了,非常喜欢听我讲故事。其实,我哪会讲那么多故事,不过是和儿子一起看《婴儿画报》之类的书,把画报上的故事读给他听罢了。尽管如此,儿子也乐此不疲,常嚷嚷着:“爸爸,读给我听!”  相似文献   

15.
窗前,伟伟趴在桌子上看《幼儿画报》。“啪——!”一只捏扁了的冰淇淋空纸杯,随风从窗外飞进,正巧掉在《幼儿画报》上。“这里不是垃圾箱!”伟伟抬头朝窗外喊。看到被  相似文献   

16.
狼狈的一刻     
星期三早上 ,我像平常一样来到学校。语文早读时间 ,我正准备抽出语文书来读 ,不想竟拿出了一本笔记本 ,奇怪 ,书呢 ?我仔细把书包翻了翻 ,没有 !这下我可慌了神 ,再次找了一遍 ,还是没有 !“惨了 ,我语文书没带 !”我只能向同桌胡晓求援了。“什么 ?”她两只眼睛瞪得像铜铃一样大 ,马上恢复了常态 ,“你自己吓自己吧 ?”“真的。”我把书包给她看。她搜了一遍 ,又看了看空空的抽屉 ,愣了一下 ,随即哈哈大笑 :“陈晨 ,你也有狼狈的一天啊 !”孙铳真是个“顺风耳” ,他把头往前一探 ,说 :“桌上不是书吗 ?”我拿起来给他看。他和吴明幸灾乐祸…  相似文献   

17.
公开课《詹天佑》的议课活动开始了.我指着板书的课题请执教者把“詹”字的第一笔再写一遍以后.问她:“你觉得‘詹’字的第一笔写得怎么样?” “差不多吧!”她下意识地咬了咬嘴唇。 “‘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套用詹天佑的话.‘差不多’的字.不应该出自人类灵魂工程师之手!”我直言不讳地指出,“请比对课题。‘詹’字第一笔是长撇.还是短撇?”  相似文献   

18.
苏晴 《家庭教育》2009,(7):42-43
儿子总不能静下心来看书,就是强迫他看。他也只是看诸如画报、漫画之类多少带有直观色彩的书,而对于我买的百科全书、童话选、简易历史读本、地理书籍等则是“不屑一读”,更不要提唐诗、宋词之类的书了。我磨破嘴皮子甚至是严格限制每天必读一些唐诗宋词百科类,否则“家法伺候”,他也是我行我素,继续搭他的积木、看他的《猫和老鼠》、玩他的奥特曼。对此我是恨铁不成钢,有好几次还真的“家法伺候”,但几天过后一切照旧,真是拿这小子没有办法。  相似文献   

19.
公开课《詹天佑》下课了,我如释重负。“学生还算积极,第一次在名师面前‘秀’课,应该不会出丑吧?”就在我心里忐忑不安的时候.耳边传来一个充满磁性的声音:“尹老师,请你把这篇课文的课题再写一遍!”  相似文献   

20.
神光所聚统率全篇──《詹天佑》教学建议萝北县奋斗乡中心校马传玉语文大纲指出:“语文学科的重要特点是思想教育和语言文字训练的辩证统一。”《詹天佑》就是一篇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范文。课文首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开宗明义,揭示主旨。他的爱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