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李世平 《学周刊C版》2019,(22):152-152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如今的初中体育课程已经不再只是学生用来强身健体和健康成长的重要过程了,更多的已经成为促进中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力求中学生的身体、心理或是社会的适应能力都能顺应社会平衡发展的重要里程。鉴于此,本文将针对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为更好地开展体育课堂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学校体育的社会适应目标及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采用献资料法,对学校体育教学中设置社会适应目标领域的意义、内容,学校体育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实施进行论述,并得出体育课程的学习是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体育实践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基础性课程,它是中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培养适应时代发展所需要的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满族民间冬季体育内容对中学生身体发展、心理发展、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将其引进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是满族民间体育发展的需要,学校相关部门和体育教师加强对满族冬季民间体育的选择、改造和组合研究,将能够极大的丰富东北地域冬季体育课内容,改善和提高学生的体质.  相似文献   

5.
陶丹  张燕青 《考试周刊》2009,(9):174-175
本文作者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体系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的评价体系内容单一、方法单调,作者指出,应从中学生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学生对体育的认识等方面进行评价,同时采用多样性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中职体育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充分了解当前的体育教学现状,根据阶段性教学目标和新课改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整合和创新,利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文章主要对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社会,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关注,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可以通过多种手段获得,体育课程学习是其中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社会适应列为一个独立的学习领域,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是这一领域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在体育新课程实施中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体育与体育健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起全国体育课程改为体育健康教育课程。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教好体育健康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9.
社会适应能力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不但凸现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更重要的是为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开辟了一个逐步趋于和谐民主、生动活泼的体育课堂教学氛围,对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所产生的影响及教师改变教学方法上采取的策略,对打破传统的体育教育观念,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引导学生向个性化方向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学校体育在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中应努力使学生获取现代社会中的生命知识、体育与健康知识;发挥学生体育社团在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利用学校体育中的挫折教育,磨砺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加强体育课堂内外中的显性和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培养;在体育教学评价中应明确提出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要求等,以弥补传统学校体...  相似文献   

11.
一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对其生活以及工作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因此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逐渐引起了教育者的广泛关注。对于初中体育教育者来讲,如何在体育这门课程中,能够使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有所提高是十分重要的。本文通过查找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2.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高校体育文化在培养大学生竞争意识、合作精神、正确价值观和塑造健全人格等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重要意义,提出了通过体育课程改革、强化运动竞赛和加强对外体育交流等多种途径发挥校园体育文化的教化功能,发展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在学校体育工作中“健康第一”的概念,远超过了传统的身体素质和传统的技术教学,从运动技能扩展到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领域,心理健康和能较好的适应社会需求是学校体育工作中的另一项重要课题。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智则中国智。“性格决定命运”,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良好的心理健康才能适应社会。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日趋得到重视:从教育部获悉,国务院办公厅日前下发通知,转发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学校体育的重要性,为此,培养中学生体育的运动参与积极性、提高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本文围绕培养中学生体育的运动参与性、提高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二方面进行分析研讨,以期中学体育教师在今后的学校体育工作中起借鉴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4.
高等师范院校开设社会体育专业是适应社会及体育本身社会化和师范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的是群众体育活动和教学科研等方面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专门人才;课程体系的构建既注重课程的基础性又拓宽专业的适应面,在基础阶段主要开设专业越修课程,在拓展阶段有目的、有选择地开设相关的选修课程。  相似文献   

15.
高校最主要的职责就是为社会培养一大批高素质人才,这里所说的素质,不仅是专业素质,还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与社会适应能力。高校体育课程能够使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以及社会适应能力都能得到长足的发展,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课程,这也是体育课程为何是每个专业都必须开设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运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独特功能与作用,可以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心理健康,缓解心理压力,调整心理状态,预防心理疾病,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各种适应能力。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文献资料法,阐述体育运动与心理压力和心理健康的关系,以促进体育教学效果的提高,促使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全面提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从培养心理健康、人格健全中学生的责任感和教育目标出发,论述体育教学中挫折教育的感念、内涵,探讨体育教学中进行挫折教育的优势、内容和方法,揭示挫折教育的作用及意义.即增强中学生对社会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抵抗能力,培养中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等.  相似文献   

18.
金立红 《小学生》2010,(10):5-5
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融会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的有关知识,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  相似文献   

19.
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围绕“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在中学体育教学活动中,赋予了教师更多的发挥空间,教师的教学想象力、创造力有了更为广阔的表现平台。在教学工作中,为培养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探索和研究能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学模式,已成为重要的课题。中学生在体育课准备活动部分领操教学实验的研究,就是探究中学生在组织准备活动中的心理变化过程,及其对中学生自身产生的作用和影响,目的是培养中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实现学生个体社会化的顺利转变。一、研究目的研究这种教学模式在中学体育课…  相似文献   

20.
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如何提高学生的亲社会行为能力,使高校学生在进入社会前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已经成为高校体育教学中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引导与培养为研究对象,在分析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高校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培养高校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对策与建议,以期培养高校学生亲社会行为能力,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