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观察对象
  小实(化名),男,5岁。小实是个可爱的小男孩,在一年多的相处中,我们了解到小实对绘画不感兴趣,每次绘画时都处于游离状态,不是抓着画笔不敢下笔,就是捂住画纸不让老师看,有几次都哭着不想画,而且每次的作品都是寥寥几笔。
  二、观察目的
  为了帮助小实对绘画产生兴趣,在本学期的创意美术特色活动中,笔者对他进行了个案跟踪。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帮助他爱上绘画,体验绘画的乐趣,使之更加自信,个性更和谐。  相似文献   

2.
留美教育博士黄全愈在其著作《素质的教育在美国》一书中写到他把儿子矿矿送到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班学习的故事。故事讲道,儿子矿矿去了不到五次就不想去了。矿矿说:“老师根本不教绘画,一点都不教!每次都是给一个题目,就让我们自己画,想怎么画就怎么画,爱怎么画就怎么画,老师一点不管。画完了老师就知道说‘好!好!’好什么好?那些美国小孩的画根本就是一塌糊涂!”  相似文献   

3.
留美教育博士黄全愈在其著作《素质的教育在美国》一书中写到他把儿子矿矿送到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班学习的故事。故事讲道,儿子矿矿去了不到五次就不想去了。矿矿说:“老师根本不教绘画,一点都不教!每次都是给一个题目,就让我们自己画,想怎么画就怎么画,爱怎么画就怎么画,老师一点不管。画完了老师就知道说‘好!好!’好什么好?那些美国小孩的画根本就是一塌糊涂!”  相似文献   

4.
黄先生一家刚移民到美国,他5岁的儿子进了一所美术学院办的绘画班。才去了不到5次,孩子就不想去了。孩子说:“老师根本不教画画!每次都是给一个题目,就叫我们自己画,爱怎么画就怎么画,老师一点不管。画完了老师就知道说‘好哇!好哇’,那些美国小孩子的画根本就是一塌糊涂!”  相似文献   

5.
[老师的话] 凯凯是个漂亮、聪明的小男孩。喜欢画画、做手工、看图书,他的一幅画还参加了全国“双龙杯”绘画比赛。每次绘画活动,他都是认认真真、集中注意力完成一幅作品。有时,其他小朋友画完出去玩了,他还一个人在专心致志地继续画他的画。 凯凯注意力过分集中也有它的负面影响,就是他的注意的转移太慢。有一次,我们让小朋  相似文献   

6.
义嘉 《家教世界》2008,(4):14-14
孩子5岁时,我们家移民到美国,我把他送到附近一所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班学习。可谁也想不到,儿子才去了5次就不想去了。儿子说:"老师根本不教绘画,一点都不教!每次都是给一个题目,就让我  相似文献   

7.
欧渝萍 《今日教育》2007,(10):21-21
叶子很乖又聪明,特别好学,可在美术方面好象没有天分,家长拿她都头痛,想尽了办法就是没用。我尝试让叶子养成画“绘画日记”的习惯,以帮助她培养绘画兴趣。在平日指导叶子画日记中,我从“说”、“画”、“评”三个方面进行了尝试。[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鲍晓明 《山东教育》2013,(Z3):76-77
案例在绘画活动中:每次我讲解完作画要求后,孩子们都兴致勃勃地开始画画了,只有恒恒坐在那里东看看西瞧瞧,却不画画。当我上前询问时,他总是说:"老师,我不会,你帮帮我吧。"一开始我手把手地教他画,边画边用形象的语言帮助他理解绘画内容。当我帮他一起画好一部分后就对他说:"你看,你的小手多灵巧啊,接下来自己也可以画得很好。"  相似文献   

9.
西方绘画材料作为绘画语言的基本元素之一,除了是区分画种的主要依据之外,还承担了作为精神载体的作用。各时代的艺术家总是在寻找、研究、利用材料以形成他的绘画语言和画面样式。绘画材料的每次变革都促进了审美的发展,同时又对真实作出了进一步的认识。因此,真的观念是西方绘画材料嬗变的审美观照。  相似文献   

10.
学画     
妻子刚来美国时,我们把刚5岁的儿子送到了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班学习。谁也想不到,儿子才去了不到5次就开始叫唤,不想去啦。儿子说:"老师根本不教绘画,一点都不教!每次都是给一个题目,就让我们自己画,想怎么画就怎么画,爱怎么画就怎么画,老师一点不管。画完了老师就知道说'好哇!好哇!'好什么好!旁边那些美国小孩的画,根本就是一塌糊涂!"说得多了,引起我的注意。一天,我进去一看,儿子一脸无所适从、无可奈何的神情。天哪,其他孩子有站着画的,有跪着画的,也有趴着画的,说"八仙过海"一点不为过。"八仙"们的笔下所绘,更是不敢恭维:不成比例、不讲布局、不管结构、无方圆没规矩、甚至连基本笔法都没有。  相似文献   

11.
任松 《今日教育》2012,(6):57-57
外甥今年13岁.在我们学校读初中。虽说我也是学校的老师.可我真的感觉教育他也是束手无策。上学期因为不想做作业.他几次都逃学,大哥大姐没有办法.强行把他拉到学校来。可是拉来也没用啊.他就坐在我家里不去教室。  相似文献   

12.
我不需要     
陈忆的作业问题一直是个"老大难"!苦口婆心地教导过,没用;疾言厉色地批评过,没用;跟家长沟通过,没用;扣分,没用;罚抄,没用……几个月下来,我是硬的软的,好说歹说,各种招数几乎都用遍了,可他还是外甥提灯笼——照旧。而且特可笑的是,每次检查作业的时候,他总会用各种理由为自己辩解,什么"忘记了""书没带回家""落家里了"……明明没完成,可就是死不认错。唉!对这个孩子,我真是快黔驴技穷!  相似文献   

13.
美术课上     
小许同学因为参加课外美术兴趣小组,所以绘画能力比其他同学强。但他在上美术课时却不能使美术课陈老师满意。每次上课,当他画完一幅画后,就开始动个不停,一会儿与前面的同学说话,一会儿翻弄后面同学的颜料盒,还把旁边同学的洗笔水打翻。陈老师为了帮助他克服这种多动的毛病,每当他画完画就叫他立即上讲台站着,一直到下课。以后,小许一上美术课就怕,磨磨蹭蹭地作画,将画面涂得乱了章法,绘画水平日渐降低,也  相似文献   

14.
有人以为大科学家都不了解文学艺术,不喜欢文学艺术。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著名科学家达尔文就说过,他虽然没有绘画和音乐的才能,但对这两者都很喜爱。他在自传里写道,他常常去参观绘画陈列馆,许多画使他得到“真正的乐趣”;而且,“我的鉴赏力看来相当不坏,因为我所称道的都是毫无疑问的好画,我常常跟陈列馆的老保管员讨论这些画。”  相似文献   

15.
当其他小孩都在街上打球游戏时,安迪·沃霍尔只想要回家画蜡笔画。他喜欢用蜡笔画画。他随时都在画,他的屋里到处都是成捆的绘画。现在,你愿意也用蜡笔帮画家画下面这幅《自己做(花)》吗?  相似文献   

16.
正来老年大学之前,我从未学过油画,可谓零基础。为我们授课的陈老师是一位推崇古典绘画技法的年轻人,开学时即推荐了适合初学者的绘本,让我们对油画有了基本认知。在开展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陈老师更着力于绘画技法的传授。每次上课,他总是先做讲解和示范,然后才让大家动手去画。他特地要求同学们带画具在课堂上画,以便进行一对一辅导;此外,他还在教室开辟作品墙,  相似文献   

17.
画家     
他是一个非常有名的画家,但这座城市里却几乎没人知道,大家所熟悉的只是他的画,而不是他的人。他每天都守在海边,看海浪的翻滚,看海水的清澈。他守着面前的道道风景,深深地沉醉在其中。他不停地画着眼前的种种美丽,自己如痴如醉。他每天只画一幅画,画完之后就把画送给第一个走近他身边的人。可是,这座城市里的大部分人都不认识他,面对他的赠画,他们的态度都很冷淡,做的事情也大都相同:他们把画随手就扔掉。终于,一个精通绘画的教授在垃圾箱里见到了他的画。他一见到画家的画就深深陶醉了,于是他充满喜悦地大声惊呼,这才是真正的绘画艺术!教…  相似文献   

18.
这个人从来不信功利。他不干任何一件有实用的活儿,只沉溺于奇想怪念之中。他做了兀件小雕塑——男人、女人、城堡,都是些到处用贝壳点缀着的古怪的泥制小玩艺儿。他还画些画。于是乎他把自己的时间都浪费在这些没用的、没人要的东西上了.人们笑话他。有那么几次他也发誓要抛开自己的怪念头,然而它们到头来仍徘徊在他心中。  相似文献   

19.
五岁的儿子约翰参加了幼儿园的绘画班,每天,他都把在幼儿园里画的画带回家来,看着儿子稚嫩的小手画出的花草、  相似文献   

20.
寒假里 ,一位从上海来的朋友与我闲聊 ,谈及教育孩子的问题。朋友讲述的一件往事 ,颇有启发 ,值得深思。他说 ,他的儿子上幼儿园时喜欢绘画 ,于是休息日就带孩子到少年宫去学画 ,果然有了长进 ,他的画还在区幼儿绘画比赛中获过奖。待孩子上学时 ,朋友买来画板、颜料等一大堆绘画用品 ,想发展孩子的美术特长。殊不知孩子一脸不高兴 ,推开绘画工具说 :“太累了 ,我不要。”这可激怒了当父亲的 ,“我花了钱是为你好 ,你还不领情 !”“你是为你自己好”,儿子也不甘示弱顶嘴说 :“每次去奶奶家 ,你总是拿了我的画给她看 ,她夸我时 ,看你的神气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