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0 毫秒
1.
《考试周刊》2021,(68):4-6
小学科学教师要运用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课堂进行过程当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朝着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向发展,从而在这种模式的推动之下,实现小学科学教学课堂能够达到更高目标的授课效率。文章从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当中的有效应用展开背景分析,结合具体的教学现状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优势进行应用实践探究。  相似文献   

2.
科学探究的“误区”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课程将科学探究作为改革的突破口,旨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有些教师未能深刻理解科学探究的真正含义,使科学探究的教学过程走进了误区。主要的误区有: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脱离学生实际情况,盲目开展探究活动;过分注重探究过程,忽视探究的结果;重视知识、能力的培养,忽视态度、价值观的培育。  相似文献   

3.
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只顾表面,不讲究实际教学效果的现象。科学探究活动并不是学生盲目地学习,而是通过教师有计划地引导,使学生通过实验深切地体会到科学知识与科学方法的重要,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使他们养成学科学、用科学、做科学的良好品质。笔者通过一节澳大利亚小学科学课程,重点介绍了科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设计的各种活动。  相似文献   

4.
苏步清 《小学校长》2006,(4):44-45,28
新课标指出:“科学探究既是科学课的内容也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法。”科学探究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问题为导向,在开放的现实生活情境中,从生活和社会中自行选定和确定研究专题,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体验,主动地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具有高度智力投入且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是以教学过程中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性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  相似文献   

5.
陆芳 《广西教育》2013,(22):28-28
合作学习是新课改中应用最多的教学方式,它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集体观念和竞争意识。但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在数学课堂中进行的小组合作很大一部分只停留于表面形式:有的教师急于完成本节教学内容,小组合作还未深入就收组,让合作学习成为“走过场”的现场秀;有些教师盲目泛滥地安排合作学习,甚至讨论的问题并不具备合作性;还有的小组分工不明确,教师全盘放手,学生欠缺指导,手忙脚乱,降低了合作的效果等。  相似文献   

6.
主要谈了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科学组建合作小组,引导学生开展课前合作预习,正确评价合作小组学习活动等方面的内容,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7.
小学科学是对儿童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其教学只有在探究中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天性得以自由释放,进入“乐知”、“好知”的学习生态。实施“问题-探究-建构”课堂教学模式,其过程主要包括五个阶段:创设问题情景,激发探究兴趣;建立学习小组,搜集问题信息;提供指导帮助,讨论交流感受;总结探究活动,分享探究收获;评价小组表现,巩固探究兴趣。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转变学习方式,能够灵活运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探究能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小学科学教学的方式之一。因此,如何在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成为广大科学教师研究的重点。教师在分析当前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思维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提高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思维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旨在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小学生探究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与教师引导他们进行自主的探究实践活动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小学科学教育的教学方法将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一、创设情境,提供探究的条件在科学教学中,对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离不开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教师要通过设疑,营造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选择问题、分…  相似文献   

10.
小学综合实践学习作为教育教学一部分旨在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利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能够以小组为单位来探究相应的主题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小组学习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本文先阐述了综合实践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探究,接着分析了小组组建的时机,最后提出了小组组建的原则,以便更好地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小学科学新课标实施以来,小组合作探究已成为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但在日常的科学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着合作小组随意化、合作过程形式化、合作参与片面化等误区,严重影响着小学生科学学习的效率.为进一步增强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在学生的合作探究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科学分组,创设合作空间;精选活动,体验合作过程;多元评价,享受合作乐趣等途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从而在合作学习中有效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2.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科学课堂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形式,已经成为“习以为常”的事,它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合作展开科学探究。因为习以为常,关于它的研究往往被忽视,导致小组学习的效度不高。具体表现为:课堂上非常热闹,学生的思维参与不足,有形式化与泛滥化的倾向;[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近年来各地教育者普遍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如“先学后教”,学生自学预习为先,课堂教学设计以小组形式展开。教学评价也以小组的集体评价来激励学生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不断优化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行为,提高教师课堂驾驭能力和学生的学习效能,铸造充满活力与生机的高效课堂。学习小组的活动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起着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互助学习等能力的作用。但是在实际学习活动中教师会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小组学习都是高效甚至有效的,小组建设环节暴露出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科学课程的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探究”,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科学知识,体验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许多科学课教师认为,“探究”的好处是不言自明的,开展探究式教学,有利于学生在知、情、能3个方面都得到较好的发展。但是教师们也提出,探究式教学需要较多的课时,适合小班教学;而我国的中学课堂班额大,课时紧,安排几堂课尝试一下是可以的,不适于普遍运用。  相似文献   

15.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本次课程改革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才是我们科学课堂中的真正主人。因此,科学教师的角色意识及其教学方法和面对学生的情感态度等也必须随之转变了。应该由过去那种课堂中的主要活动者和讲授者、绝对权威者和高高在上的长辈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中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所以,现在的科学课教师就好比是学生在探究型学习活动中创设和谐探究情景的布景师,是学生在探究之旅迷途知返的导航师,是培养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和提升探究技能的向导,更是激励学生不断产生探究兴趣和激情的号手,同时也是鼓励学生从挫折中站起来的亲密伙伴……当然,教师的所有这些角色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为了让全体学生在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方式以及对科学的理解、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1科学探究的现状分析目前,正在实施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科学探究是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一种教育思想,还是一种学习方式,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转变获取知识和能力的方法。在生物学科学探究的实践研究中,由于教师的理解不完全统一,或是学校的学生基础薄弱,亦或是实验条件的缺位,导致科学探究氛围缺乏浓厚性,不能将学生的思维激活到最佳状态;还会导致探究问题和目标的设置缺乏可操作性,无探究的必要和价值;也会导致科学探究的组织方法缺乏科学性,不能确保科学探究的有效性;甚至导致探究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定位不当,教师由教学的“中心”走向教学的“边缘”;更会导致对学习小组缺乏激励性,不能使学生继续保持积极、活跃的心理状态,并延伸到下一阶段的科学探究中去。  相似文献   

17.
在已经出台实施(实验)的初中和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被提到了核心的地位,探究性学习也已成为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主要方式之一。然而,不可否认,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时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例如,忽视教师主导作用,一味追求自主探究;忽视讨论交流的主题,单纯追求气氛;忽视教学内容和全员参与,片面强调小组合作;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仅按照教师设计的方案,执行教师规划的步骤,探究教师提出的问题,生成教师想要的结论等等。有些教师认为,课程改革就是要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学习知识的教学没有原来那么重要了。实质上,这类探究性学习其实去了精神而流于形式。加涅的“学习条件”理论指出,知识是任何学习的必备条件之一,没有知识基础或不获得知识的学习是不成立的。事实上,任何能力的培养、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一定的知识基础、离不开科学概念或原理的指导,正是有了已有知识的积累,才使新的学习和探究成为可能。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科学安排并实施科学探究活动,促进生物学核心概念的建构。  相似文献   

18.
进入新课改两年多来,绝大部分科学教师清楚地认识到小学科学课要让学生亲历探究的过程,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但在实际教学中往住出现几种情况:一是教师让学生盲目地探究,没有适时的导和教,我们把它称之为“神化的探究”,这样的探究是无效的;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20,(11):79-80
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初中数学的多元化教学需求,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积极踊跃地参与到学习探究之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增强学生的探究学习兴趣,并且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本文基于此背景下分析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优势,并提出如何根据初中数学教学情况,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方法,希望进一步促进新型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20.
新课改把“在活动、实践基础上通过交往促进学生发展”作为课程实施的基本思路,从而使课程实施体现出“参与、合作、体验、探究”为特征的发展性特点。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有利于学生在知识、情感、能力等方面都得到较好的发展,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科学知识,体验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