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胜利 《考试周刊》2008,(5):107-108
在中长跑训练中,过度疲劳一直影响着运动员成绩的提高,有时甚至对运动员的身体造成了伤害.基层教练员通过察言观色、询问了解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状态,从而控制训练强度,这是很不够的.本文用测"心率"的方法通过运动员安静心率、训练中心率、运动后心率的恢复时间,可使教练员从内在本质上了解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帮助教练员适时调整训练计划,提高运动员的成绩.  相似文献   

2.
牛海明 《职业技术》2007,(4):122-122
心理“紧张”现象普遍存在于比赛中的运动员身上。这种现象使越来越多的运动员、教练员和心理学工作者认识到,如何摆脱心理“紧张”对运动员比赛能力的发挥至关重要。本文作者通过对320名中学生的调查看出,运动员在赛前和赛中都存在心理“紧张”的体验,且随着比赛的临近,这种体验加剧。为推动有关内容的理论探讨、研究和科学训练,本文对心理紧张现象进行了归因分析,并提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张鹏 《成才之路》2009,(15):64-64
教练员在竞技体育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好的教练员才能带出优秀的运动员。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练员,就要有为体育事业献身的决心、责任心和执著追求的精神,就要和运动员处理好“三位”关系,在训练过程中既要继承又要创新。  相似文献   

4.
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是一个老课题,也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解决的一个新问题。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既包括城市外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又包括城市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城市外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模式可选择为大都市区政府管理体制;城市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模式可选择为:辖区和郊县的市实行市与区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体制、市与郊县的“三级政府、三级管理”体制;不设区的市实行“一级政府、两级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5.
张晓志 《课外阅读》2011,(10):263-263
本文主要从高水平运动员角度,对教练员在运动员心目中的形象以及运动员心目中理想的教练员的训练方式及行为特征以及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技术水平探讨了运动员心目中理想教练员的管理行为特征以及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技术水平的不同差异。通过现实教练员与理想教练员管理行为比较揭示出;水平高的教练员在工作中表现的工作能力强。  相似文献   

6.
每个教练员都清楚,业余训练每周只能三到四次,每次一小时左右。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把学生培养成高水平的运动员,训练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认为:在短跑训练过程中,采用“松、大、快、前”、“跑跳相结合”、“速度与速度耐力并举”等训练方法,对于短跑运动员快速正确掌握跑的基本技术和提高途中跑能力等方面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通过文献资料搜集,对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方面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合专家访谈意见得出:运动员和教练员的管理是高校运动队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运动员的选材、训练管理,教练员的培养与招聘问题是问题的重点。应该建立统一的运动员选材标准与赏罚制度,教练员招募做到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建立教练员评价标准与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8.
浅析影响运动寿命的诸多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寿命是指运动员的身体机能达到的运动年限。许多优秀运动员运动寿命的延长,真正实现了高投入高产出的经济节省化。可惜的是,成绩的取得流星般的一闪即逝。退役的“青春化”使得培养一个优秀运动员呈现出高成本,低收益,甚至负经济效应,不免让人感叹“运动生涯何其短”。如何延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成为广大教练员的亟待解决的难题。因此,应注重训练的科学性、进一步完善竞赛体制、明确训练目标加强科学选材,尽量使运动员的运动高峰期持续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9.
由于我国各省、市区的训练条件和体育实力不同,竞技体育人才流动已成为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但竞技体育人才的非正常流动也成为我国竞技体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弊病,制约着竞技体育的均衡可持续发展。竞技人才非正常流动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金牌战略”,各省、市区的“地方保护主义”和“商业利益”的诱惑;一些领导和决策层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运动员比赛成绩的产权归属不明晰;部分运动员和教练员在丰厚的利益诱惑下容易把持不住,背离初衷。应对策略:加大对竞技体育人才的物质和精神投入;建立“电子户籍制”,对教练员和运动员的信息采用电子化管理;加大惩治力度,建立公平竞争的舞台;加强体育经纪人的培训和管理。  相似文献   

10.
强化三级管理,步入实验室建设的良性循环松滋县南海镇中学乔文才(434200)三级管理的第一级是实验室的统一管理,由实验员负责。第二级是科任教师对班、科实验活动的管理;第三级是学生班组的自我管理。‘“专员牵头,三级管理,分工合作”是我校实验工作的基本格...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的运动员在思想上,对生活、事物的认知上,与当代教练员思想存在很大的不同,当代的教练员必须更多地关注新时期运动员的特点,不断提高自身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文化素养和心理素质,才能在生活、训练、比赛中更好地管理运动员。  相似文献   

12.
刘会玲  刁在箴 《文教资料》2006,(15):208-209
艺术体操器械感是艺术体操运动员经过长时间专门训练而获得的专门化知觉能力,运动员“器械感”好或差,对掌握技术动作有直接关系,本文旨在研究器械感的特点、作用及培养方法。为教练员提高对器械感的认识及在训练中加强器械感练习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生态位”理论对所有生命现象而言是具有普遍性的一般原理,它客观存在,不仅适用于生物界,同样适用于其他各类实体,作为有机体的高校篮球运动同样也要遵循大自然的规律,也应该顺应自然、师从自然。本丈试图用“生态位”理论采诠释和指导高校篮球运动的教学和训练工作,对提高教练员和运动员的篮球理论水平是有一定帮助的。  相似文献   

14.
激烈的竞争场上胜负局势往往复杂多变难以预测,但一些本来具有很强实力、训练水平很高的运动员确实也常常会在赛场上出乎意料地失败,这些屡见不鲜的现象往往令人费解、惋惜.如何避免这一现象,成为各国教练员和科研人员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对第28届奥运会中“克拉克现象”的出现及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究分析,并提出了一些预防“克拉克现象”方法.  相似文献   

15.
郎平是我国著名女子排球运动员和教练员,是上世纪80年代世界女子排球界“三大主攻手”之一.有“铁榔头”之称。  相似文献   

16.
在意义重大的体育考试或竞赛活动中经常出现“训练型”和“比赛型”运动员现象.这两种不同类型的运动员的差异体现在心理方面主要是心理状态差异;分析两种心理状态的差异并提出缩短差异的方法,将对运动员获得比赛胜利和对体育教师或教练员科学地教学与训练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跳远运动训练实践中,教练员、运动员极其重视“技术风格”的培养,甚至可以称技术风格是运动技术的“灵魂”,培养什么样的风格,关系到运动员(发展的)方向和可能达到的水平,事实证明缺乏鲜明技术风格的运动员,要攀登世界技术高峰是十分困难的.  相似文献   

18.
在运动领域当中,教练员和运动员之间的关系是对运动员成绩产生影响的一个决定性因素,通常,教练员和运动员之间的关系所指的就是教练员和运动员之间的相互感觉、相互想法以及相互行为等等之间的因果关系。针对此,本文分析了教练员和运动员之间存在的三种人家关系,并选取了国家队体操队员、北京体操队员以及湖南体操队等队的女子运动员,通过设计两套调查问卷来对其进行调查,从而来对体操训练中教练员和运动员这两者之间的评价以及人际关系进行了解。  相似文献   

19.
中国女子体操队的莫慧兰是世界上唯一能做“前空翻一周半越杠”高难动作的女运动员,她的这套动作被国际体操界人士称为“莫氏空翻”。 莫慧兰在去年刚刚结束的第12届广岛亚运会上得了6枚奖牌,其中包括女子全部的四个单项的金牌。 运动员在场上取得辉煌成绩,而其在场下的训练却倾注了教练员无数的心血。 没有什么项目能比得上体操对教练员的依赖性这么强。把一个柔弱得动辄就会哭鼻子撒娇的小姑娘,培养成翱翔于亚洲赛场无敌手的娇燕,教练无疑就是为她梳理羽毛的人。 当莫慧兰这个脆响的名字,在中国老百姓当中几乎家喻户晓之时,大家更应该知道她那如同严父慈母般的教练刘桂成和袁紫娟。  相似文献   

20.
高校篮球队的训练工作是一个教练员与运动员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作为训练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教练员对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主体的运动员所产生的影响力。是决定训练成效、竞赛成绩和队的发展优劣的一个重要因素。教练员对运动员的影响力有权力性和非权力性之分,提高教练员行为影响力,关键在于提高非权力性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