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王可炜 《收藏》2011,(6):115-115
笔者藏有两枚出土于汝州市下程村的三铢古钱,其中一枚还留有当时铸造的浇口(见图)。该币直径24毫米,“三铢”两字看似平常,然字体深峻,包浆自然。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民银行于2010年3月12日发行了以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为题材的第二组金银纪念币,该套币2金3银共5枚,均为国家法定货币。其中有一枚5盎司彩色长方形金质精制币(见图),合纯金5盎司,成色99.9%,长64毫米,宽40毫米,面额2000元,最大发行量900枚,由上海造币有限公司铸造。这枚币铸造工艺精良,正背图案十...  相似文献   

3.
古币二品     
新莽"货泉"钱范王莽天凤元年(公元14年)实行第四次货币改制,开始铸造"货泉"钱币。笔者收藏一枚用于铸造"货泉"的母范。该钱范属生坑,长约10.4厘米,宽约5.5厘米,布满翠绿色入骨铜锈。钱范正面铸有两枚"货泉"钱样,正反样兼有。  相似文献   

4.
纪念某一重大历史事件,或某一政治人物、艺术家的成就等,铸造发行一枚纪念章是常见的,但为纪念某一单位发行多枚纪念章的却少之又少。本文介绍一例,上海造币厂为记述其历史发展,铸造发行了雕刻精美、题材鲜明的四枚大铜章。  相似文献   

5.
闻锺 《集邮博览》2010,(5):61-61
偶然得到两枚实寄封,一枚挂号,一枚平信,封上分别贴有两枚泰国邮票,盖销邮戳,并作为符资函件实寄,这些邮票都贴于信封背面。这两枚实寄封上的泰国邮票正好凑成了一套。挂号函件(图1)加贴"挂0948"  相似文献   

6.
《收藏》2017,(5)
正中国人民银行于2016年11月16日发行了2017丁酉(鸡)年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纪念币共17枚,其中金币10枚,银币7枚,分别由深圳国宝造币有限公司、沈阳造币有限公司和上海造币有限公司铸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十二生肖具有鲜明、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我国自1981辛酉(鸡)年金银纪念币发行以来,深受广大钱币收藏爱好者的喜爱和推崇。多年来中国  相似文献   

7.
为迎接2022中国农历壬寅虎年的到来,中国人民银行于2021年12月21日发行2022年贺岁金银纪念币1套2枚,含金、银纪念币各1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是贺岁系列贵金属纪念币的第8组,由深圳国宝造币有限公司铸造,中国金币总公司总经销。  相似文献   

8.
陶琦 《收藏》2011,(1):101-101
笔者藏有一枚“维新通宝”铜钱,初以为是清代光绪年间维新变法时所铸造的钱币。及至查找资料,才知是一枚越南铜钱,是阮朝维新帝阮福晃(1907-1916年)在位期间铸行,相当于中国清末民初时期的钱币。  相似文献   

9.
三种至和钱     
《收藏》2020,(9)
正自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年)起,北宋与西夏发生战争,军费开支浩大。为解决军费不足,宋廷开始在与西夏接壤的陕西、河东置监铸造铁钱。据《皇宋十朝纲要》载:"庆历元年(1041年)九月壬子,初令陕西行铁钱,未几,并河东亦行之。"从庆历年间开始,大量铸造大铁钱,最初是一枚大铁钱值10枚小铜钱,后因铜、铁比值过大,民不乐用,改为一枚大铁钱值3枚小铜钱,以后便成为定式。  相似文献   

10.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江苏省于江南铸造银元制钱总局开铸铜元,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又在淮安府清江浦增建铜币厂,于次年9月开铸中心"淮"字大清铜币,币值有十文和二十文两种版别,其中二十文大钱乃试铸,存世不过二三枚。  相似文献   

11.
《收藏》2012,(6)
中国人民银行已于2012年3月30日向海内外公开发行中国熊猫金币发行30周年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纪念币共5枚,其中金币3枚,银币2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分别由深圳国宝造币有限公司、沈阳造币有限公司和上海造币有限公公司铸造。  相似文献   

12.
江初昕 《收藏界》2011,(12):81-81
几年前,我在一个收破烂的人手中发现这枚铜币,如获至宝,并一直保存至今。这枚铜币为红铜铸造。  相似文献   

13.
第一枚篮球邮票是菲律宾于1934年4月14日发行的。这枚邮票是第11届远东运动会纪念邮票中面值16分的一枚,图案为两个篮球运动员打球的情景。第一枚排球邮票是罗马尼亚于1945年8月5日发行的一套共5枚邮票,图案为排球运动员击球的情景。第一枚足球邮票  相似文献   

14.
高若敏 《收藏》2009,(5):162-162
《收藏》2007年12期张或定、张劲峰《元代至元铜权》一文(以下简称“二张文”),谈反该权铸造于哪一州路问题。本人刚出版一本《藏砣说史》,其中收潭州路权3枚(如图),对讨论这一问题或有帮助。  相似文献   

15.
正康熙年间(1662~1722年),由于社会相对稳定和日渐富裕,这个时期铸造的"康熙通宝"钱币,不但铸造技术大幅提高,而且精美规整,钱体也较厚重,文字亦美观大方。康熙通宝分别由全国的20多个铸钱局生产,有大、中、小三种形制,大者枚重一钱四分,中者枚重一钱,小者枚重七分。钱币正面汉文楷  相似文献   

16.
寇英武 《收藏》2011,(2):88-89
笔者藏有两枚洪武通宝钱,虽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年号,但却不是明朝的铸币,而是舶来品,一枚为日本铸,一枚为安南(今越南)所铸。据日本《东亚钱志》载:日本自室町中叶开始仿铸中国洪武通宝钱,钱背皆铸有记地文字,日本大隅藩主岛津氏在其领地内铸造"加""治""木"三种制钱,专门用于采购中国商品使用,俗称"加治木钱"。此后又陆续仿制20多种中国年号钱,正式开始了日本第二次自铸铜钱阶段。  相似文献   

17.
马聪 《收藏界》2010,(6):92-93
西汉文景时期,行用四铢"半两",国家解除盗铸令,允许民间自由铸钱,更有王侯肆意铸造,致使钱法大乱,四铢"半两"充斥市肆,品种版别更为复杂。笔者在当地收集的五枚吴王"半两",更是研究"半两"版式的有力实物证据。  相似文献   

18.
白守爱 《中国收藏》2020,(5):134-135
“梅兰竹菊四君子”诗文民俗钱币是典型套子钱。此钱一套四枚,有大小两种版式,大版尺寸在55毫米左右,小版在45毫米左右。其铜质精良,工艺精湛,穿口精修并打磨成“鱼脊”,面文、风格成系列,为清朝四川官炉铸造。  相似文献   

19.
范维奇 《收藏》2012,(21):87
笔者收藏的这枚正德通宝背龙凤纹花钱,直径53.5毫米,厚20毫米,为传世品,黄铜质,色泽自然,铸造精美。背面虽磨损较重,龙凤纹图案仍十分传神。正德为明武宗朱厚照的年号,其在位期间并未铸钱。存世的正德通宝花钱多为民间后铸,铜质有青铜、红铜、黄铜、白铜,书体有真书、宋体楷书等,确认其每一枚的具体铸造年代很难,只能通过比较时代风格大致认定。  相似文献   

20.
我收藏着一枚朝鲜“五分”铜元。它充分显示了中朝两国人民之间友好交往源远流长。朝鲜“五分”铜元,开始铸造于朝鲜开国五百一年(公元1894年),即大清光绪十九年。当时,我国仍然大量使用有扎铜钱,尚未开铸无孔铜元,直到190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