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新闻采编能力是新闻记者应具有的一项基本能力与素养,作为新闻记者,要能够掌握新闻采编的基本内容与形式,能够有效地开展新闻采编工作。本文基于新闻采编工作的基本要素,探讨地级市电视台新闻记者提高新闻采编能力的路径,并明晰地级市电视台新闻记者在新闻采编过程中的注意要点,以期为地级市电视台新闻记者新闻采编能力的不断提升带来思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邹罡  汪燕 《采.写.编》2021,(10):77-78
在信息技术大背景下,物联网、大数据、移动数据的进一步兴起,对传统媒体的发展形成了一定制约.结合融媒体背景进行分析,应做好新闻记者的优化工作,确保新闻记者的高效转型,使得新闻采编人员能够以全能型的态势进行发展,确保融媒体中心新闻采编工作的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3.
《东南传播》2013,(6):139-141
<正>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对新闻单位重申了3点要求一是进一步加强新闻采编人员及证件管理。为采编人员申领新闻记者证必须符合有关规定条件;要加强人员日常培训;严禁持新闻单位制作的工作证等证件从事采访活动,严禁为非采编人员、兼职人员申办新闻记者证。二是进一步加强报刊记者站和网站管理。严禁聘用不符合任职条件的人员担任记者站或网站负责人,严禁记者站自  相似文献   

4.
在新媒体强势推进的情况下,电视新闻节目受到强烈冲击,致使其受众群体逐渐减少.对此,我们应正确认识决定新闻节目效果的新闻采编工作,提高新闻记者的新闻采编能力,创新新闻采编,让新闻节目真正贴近社会及人民群众,更好地表达人民的心声.就如何提高电视新闻记者的新闻采编能力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新闻采编内容及形式,具体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新闻记者只有体现新闻敏感性,方能获取成功。本文就新闻采编人员如何提升新闻敏感度展开研究,并制定了科学有效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6.
马小林 《新闻窗》2010,(2):77-78
2009年4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2年)》,其中写道:“加强对新闻机构和新闻记者合法权利的制度保障.维护新闻机构、采编人员和新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依法保障新闻记者的采访权、批评权、评论权、发表权。”哒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将评论作为新闻机构、采编人员和新闻当事人的一种权利并写进国家人权行动计划。不仅为媒体人包括众多公民依法对世间事物发表评论提供了权利上的“护身符”,  相似文献   

7.
为了深入贯彻《中央宣传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和党中央确定的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加强新闻工作的监督管理,提高新闻采编人员队伍整体素质,逐步建立新闻从业人员资格管理,结合2003年更换新闻记者证的有关要求,决定在更换新的新闻记者证之前,对全国新闻单位的新闻采编人员开展资格培训,现将培训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8.
左崇年 《青年记者》2009,(23):63-63
今年记者节期间,各地党委政府官员纷纷深入新闻单位,慰问辛勤工作在新闻采编一线的人员。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委书记曹秀明在慰问庆祝座谈会上语出惊人:新闻工作要进入党委工作的核心,新闻记者可旁听区委常委会。  相似文献   

9.
25万新闻记者将进行岗位培训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近日在北京召开会议,部署18家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开展采编人员岗位培训工作,同时启动全国25万新闻采编人员的岗位培训。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时代变迁,信息化进程的加速,新闻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作为新闻发布的主导者新闻记者起着非常重要的把关作用,在新闻发布的同时越来越得到这个飞速信息时代的考验,是否属实,是否正面,是否有全面,新闻记者的采编能力是很关键的,就新闻采编无纸化下的差错把关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新闻手段,表现出了巨大的发展实力和潜力,也不断的冲击着传统的报纸新闻。新闻记者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对报纸采编进行深入的解读,深入人民群众的生活之中,提高自身的新闻采编能力。  相似文献   

12.
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下,新闻媒介取得了迅速的发展,新闻采编的环境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新闻记者的采编工作在新的采编环境下,呈现出新的变化特点。媒介融合导致了新闻采编工作的内容和工作性质都不断地在发生着变化。文章首先分析了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工作的现状,其次概述了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的新特点,后提出了开展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工作的新途径。希望能给新闻采编工作的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层次的追求也越来越高,而新闻媒体更是占据了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地位,一度影响着人们对生活、对世界的看法。也正因为如此,新闻记者作为新闻采访、新闻编辑的主体,如何提高新闻记者的新闻采编能力,则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结合个人实践工作经验,对如何提高记者的新闻采编能力进行粗浅的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新闻采编工作涉及诸多环节,需要不同部门之间协调配合,提高新闻稿件的质量,在新闻采编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使整个新闻采编流程轻松高效.在媒介融合快速发展背景下,人们对新闻提出更高要求,需要新闻采编人员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快速寻找问题,还要具备团队合作精神,注重彼此之间的相互配合,共同制作高质量新闻稿件.本文通...  相似文献   

15.
《新闻实践》2012,(5):77-77
全国23.6万记者将接受在职轮训据3月31日中国新闻出版报消息:针对近年新闻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新闻出版总署将用一年多时间完成对全国新闻单位在职新闻记者的统一轮训和考核工作,考核合格后方可换发新版新闻记者证。据了解,全国6778家新闻单位中,目前共有23.6万名采编人员持有新闻记者证。新闻出版总署将围绕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国情教育、新闻法规教育、新闻采编规范教育、新闻伦理教育、防止虚假新闻教育等多个主题编辑教材,摄制新闻记者在职培训教学片,免费向各新闻单位派送电子课件光盘。  相似文献   

16.
广播电视新闻是新闻传播的重要机构,舆论监督新闻是新闻事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众广为关注的。由于舆论监督新闻采编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新闻采编人员需要更多地掌握新闻采编技巧,以便更好地收集舆论监督新闻,进一步提升舆论监督新闻的价值。本文从舆论监督新闻采编人员需要具备的职业素养、新闻采编前期准备工作和采编时细节把控三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给舆论监督新闻采编工作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新闻采编人员不良从业行为记录登记办法》已于5月17日起正式颁布实施。据了解,从事新闻采编活动的人员自不良从业行为记录登记之日起,将根据情节严重程度,被严格限制从事新闻采编工作的期限,最严重者将终身不得从事新闻采编工作。  相似文献   

18.
张跃宏 《新闻传播》2021,(7):104-105
随着互联网媒体和移动客户端的发展,电视台新闻行业面临严峻的考验,观众对新闻采编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采编质量与电视台新闻记者采编能力密切相关,部分新闻记者思想上固步自封,不能与信息社会同步,获得渠道信息有限,无法提升电视台新闻采编质量。本文根据自身实践经验,对提高电视台新闻记者采编能力方法进行详细的探究分析,并且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希望能给相关研究人员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央电台的新闻,一半以上都是出自于地方新闻记者之手,因此说,地方新闻记者的采编对于中央电台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中央电台地方新闻采编流程的改革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20.
县级广播电视台的主要特点是面向基层,更加能够体现出群众的生活,报道的内容也大多为群众生活中的事件。近些年,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县级广播电视台迎来更大的挑战。这给县级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的新闻采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首先对于县级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所需要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进行阐述,同时对于县级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的工作现状进行分析,最后对于提升县级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新闻采编能力的策略进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能够为县级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新闻采编能力的提升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