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新是人类明的源泉,创新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应试教育扼杀人的创新精神;实施创造教育,要强化问题意识;注重学生创新情感和独立意识的培养,培养创造型人才。  相似文献   

2.
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面对挑战,世界各国制定了各自的人才战略。美国提出培养“高情感和高技术平衡的美国人”;日本提出实行“全人教育”,要“造就世界通用的日本人”;德国提出要加强科技知识的教育,加强创新精神的培养;我国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做为重点。  相似文献   

3.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人才是当前学校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但目前没有固有的具体的经验。本文介绍了在创新教育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教学经验,通过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促进和提高学生情感智慧的发展;营造一种有利于开展创新教学的课堂氛围;指导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创新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将学生培养为创新型人才,让他们成为21世纪的真正主人。  相似文献   

4.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新技术革命的浪潮波及全球,人类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大变革。21世纪,将是一个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充满着竞争的世纪,培育创新人才,成了时代的强烈呼声,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便成为教师工作的重中之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概括地讲,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创造的灵魂,是创造者与普通人的最大差别,具体包括创造观念、创造意识、创造欲望及创造品格(如意志、毅力、自信心、兴趣、情感等)。优秀的创造成果很有诱惑力,然而创造绝非垂手可得,爱迪生指出:“…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社会的竞争中,最根本的是创新人才的竞争。影响创新人才培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美学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美学教育能激发人们对科学现象和理论的追求,有利于培养人的创新性思维,并对创造成果起预见作用。可以通过开设美学课程和加强学生自身美育能力等多种方工培养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6.
《中国德育》2007,2(9):F0002-F0002
枫泾中学的办学宗旨是培养既有创新精神又有艺术修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个性充分展现,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学校从艺术教育着手,激发和培养学生健康和美的情感,要求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的美,创造自己的美;感受自然的美,营造人文的美;体验艺术的美,塑造人格的美。  相似文献   

7.
论高职教育的改革创新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时代赋予高等职业教育的重任。文章就高职院校怎样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提出了几点建议,认为立足“职业技术”是高职培养创新人才的出发点;重视实践教学是高职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以产学研结合为纽带是高职培养创新人才的突破口;加强制度建设和评价体系建设是高职培养创新人才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经济竞争、科技竞争、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要创造人才倍出的局面,就必须抓好人才的培育、选拔和使用。在人才的选拔中,要广开才路、唯才是举,为通才和专才都提供受教育的机会;在人才的培养中,要尊重学生、“因材施教”,充分发展学生个性;在人才的使用中,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让英雄有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9.
经济竞争、科技竞争、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要创造人才倍出的局面,就必须抓好人才的培育、选拔和使用。在人才的选择中,要广开才路、唯才是举,为通才和专才都提供受教育的机会;在人才的培养中,要尊重学生、“因材施教”,充分发展学生个性;在人才的使用中,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让英雄有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10.
李晓凤 《学周刊C版》2014,(5):192-192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竞争日渐激烈。在这个无处不充满竞争的社会中学习、生活和发展.就必须拥有强大的创造能力。我们教学的目的就是为祖国的发展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从而推动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引导和培养。因此.教师应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和策略.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并善于运用情感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呼唤创新教育,高职教育要求培育创新人才。音乐是创造性很强的艺术,在培养人的创新精神方面起到巨大的作用。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要充分认识师生合作的重要性,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在民主、竞争的学习气氛中以自身的人格魅力诱导学生求善、求美,激励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去开拓、去创造。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 ,最终是知识创新的竞争 ,是创造人才的竞争 ,是教育是否有效地培养创新人才的竞争。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 ,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作为教育工作者 ,在新形势下 ,我们要以新的教育方式 ,对学生进行培养 ,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创新素质 ,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统一。也就是说。没有观念的转变 ,没有改革意识的提高 ,就“谈不上什么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初中政治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一、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13.
坚定地实施素质教育、突出创新教育,是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赋予教育事业的重要使用,是关系到国家兴旺发达和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大事。对此,每一个基础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如何推行创造教育,培养创新人才,这是目前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我们认为,在创造教育的施行和创新人才的培养上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第一是把握创造能力培养的切入点。创造能力培养的着力点不在于创造成果,而在于学生的创造个性、创造品质和创造思维。学生的创造个性或多或少地表现于日常行为中,若不被发现和培养就容易萎缩。小学生具有明显…  相似文献   

14.
赵斐 《考试周刊》2011,(60):188-189
当今世界的竞争,实质是知识创新的竞争,是创新人才的竞争。物理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承担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任。本文分析了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介绍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说过,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因此,要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新型人才,就迫切要求教育要创新,特别是基础教育。基础教育的任务是为人的发展打基础,也是为人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打基础。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创新能力,是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的关键。创新意识是指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创新精神是指敏锐地把握机会,勇…  相似文献   

16.
宋莹 《农村教育》2004,(10):64-64,52
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21世纪教育的主题和最显著的特征。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思维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如果语文教学多一点培育创造力的意识和办法,学生走向社会就会多一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国家就会多一些创新人才。由此可见,激发创新精神,培养创新能力,塑造创造性人格,是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创新情感是构成创新人才整体素质的重要因素,从一定意义上说,创新情感是特殊的创新潜能,是创新的内在动力源。因此,培养创新情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之一。就作文教学而言,创新情感的培养须渗透于教学的全过程,而抓住“导入”“批语”“讲评”三个主要环节,有效地运用激励机制,促进师生间心理的沟通、情感的交流,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情感,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一、精心设计课堂导语,引发创新情感达尔文说过:“兴趣,可以引起人的新异性,激起探究世界的热情和力量;惊讶,能…  相似文献   

18.
张永红 《教育导刊》2004,(7):42-43,52
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之一。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着缺陷,教师习惯于扮演传授者的角色,教学过程趋于程式化、模式化,学生创造的火花得不到呵护.甚至被无情地扑灭。其实,小学生的创造欲、创造力是惊人的,就好比琴弦需要拨动才能发出美妙的声音。培养创造型人才。应当给予学生创新机会,挖掘创新因素,激发创新情感,培养创新思维,引导创新行为,使学生实现从“学会”到“会学”再到“会创造”的跨越。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   知识经济的到来,呼唤创造性的人才,未来世界各国的竞争是科技创新的竞争,是创造性人才的竞争。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第三次全教会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需要。然而,目前中学数学教学仍然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教师讲解多,学生思考少;一问一答多,探索交流少;操练记忆多,鼓励创新少;强求一致…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等创新思维能力的创新型人才的竞争。地理教育被公认为是培养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是培养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径。因此地理教师必须充分挖掘教材资源,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