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爱秋天》是第三单元《金色的秋天》中的第一篇课文,意在引导学生在大自然中与周围的环境中去认识秋季的特征,体验秋天的美丽,感受秋天诗一股的旋律。不断加深学生对大自然的向往与热爱之情,让学生在活动和游戏中把美丽的秋天留在手指间和心寓里。  相似文献   

2.
【教学纪实】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认识大自然,了解她的丰富多彩。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亲近大自然,在活动中体验、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美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感受、发现和探究大自然的美。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并初步渗透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的思想。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认识、了解大自然,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让学生知道人与大自然密不可分,要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教学准备:教师与学生去公园游玩的照片、录像及相关课件;各种水果(切成部分的);教具(树干)和学具(树叶)。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同学们,前…  相似文献   

3.
活动过程一、观察了解感受阶段引导学生(或个体或小组或全班)观察秋天 ,找秋天的特点。观察大自然、校园、庭院景色的变化 ,马路上树木的变化 ,农田的变化 ,以及秋天的色彩、秋天的果实。如果有条件的也可以带领学生到郊区田野去感受秋天的气息和美丽。孩子们通过观察、了解、体验 ,可以发现许多动植物在秋天里的细微变化。让孩子们一边观察 ,一边搜集一些能代表秋天特点的花、草、树和各种秋天成熟的果实 ,进而体会秋天不但是个美丽的季节 ,还是个收获的季节。二、汇报交流展示阶段在第一阶段学生获得大量信息的基础上 ,组织学生展示自己…  相似文献   

4.
小学美术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孩子们又都处于满怀好奇心的时期,我们的教学更应该维护这种童心。并和学生一起享受充满童趣的课堂教学。小学美术人教版第一册《美丽的天空》一课的教学,除了要让学生感受天空的美丽外,还要让学生了解天空与人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天空的变化,并用写实和幻想的方法来表现美丽的天空。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创造能力。鉴于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如下几个富有童趣的环节。  相似文献   

5.
作文课是培养创造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我们必须培养孩子们的作文创新能力。因此,我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做以下探索: 一、走进大自然习作教学法   每年根据不同的季节,我们抓住有利时机组织活动。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星转斗移。春天去看梨花、桃花、杏花,让学生感受春的明媚,寻找春的脚步,欣赏春的美景,目睹春光给大地带来的勃勃生机。夏日到海滨,让孩子们看一看这广阔无垠、波澜壮阔的大海;让孩子们去领略大海的博大胸怀;让孩子们去感受海潮带来的迎面扑鼻的凉意。秋天深入至农田、果园、菜园,参加…  相似文献   

6.
教材分析《:秋天到》这首诗以整齐的格律,描写了秋天的景象,点出了秋天是凉爽、丰收、美丽的季节,诗中的景色色彩明丽,动静结合,有点有面。设计理念:引领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识字,在观察比较中写字,让学生在感受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同时,学习积累、运用语言的方法。教学目标:1.运用综合的识字方法,认识本课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了解多音字“转”,培养学生独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使学生在课文蕴涵的情景中受到,陶,培养其热爱、亲近大自然的情感。3.体会儿歌的韵律美,培养学生的创新、想象…  相似文献   

7.
《秋游》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全文描绘了同学们在老师带领下去郊外游玩的情景,表达了孩子们沉浸在秋天大自然中的欢快心情。当我与学生们共同欣赏了秋天的天空和田野的美丽景色,让学生感受了秋天的充满生机和收获后,看着学生一张张情绪高涨、意犹未尽的脸庞,我拉起身旁的一位小女孩说:“来,老师也带你们去秋游。”学生们拉起了小手,跟随着我唱起了《郊游》。我适时用动情的话语说:“小朋友们,现在我们就来到了郊外,面对着美丽变幻的天空和色彩斑斓的田野,你们最想干什么呢?”喜悦飞扬在学生的脸上。大家纷纷举手,有的说:“我想在青青的草…  相似文献   

8.
本组教材主要以美丽的秋天为线索,编排了导语、识字、四篇课文和一个学习园地。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和教材的具体内容,可以确定如下教学目标:①感受秋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奇妙,认识山河的秀丽;②认识生字62个,会写42个,培养识字能力;③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或段落);④积累好词佳句;⑤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发展语文素养。为实现上述教学目标,提出以下教学建议供老师们参考。一、落实自主识字,培养识字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教材编排也告…  相似文献   

9.
本组教材主要以美丽的秋天为线索,编排了导语、识字、四篇课文和一个学习园地。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和教材的具体内容,可以确定如下教学目标:①感受秋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奇妙,认识山河的秀丽;②认识生字62个,会写42个,培养识字能力;③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或段落);④积累好词佳句;⑤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发展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江凤莲 《儿童音乐》2014,(11):75-77
正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采用情境教学,引导学生以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小蜜蜂,并通过绘画、歌舞等方式来感受和表现歌曲。2、情感目标:通过艺术活动,让孩子们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感受蜜蜂劳动的艰辛与丰收的喜悦。教学重点: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小蜜蜂》。  相似文献   

11.
一、活动由来 开学了,秋天披着美丽的面纱袅袅而来。此时,孩子的心又在向往那蓝天白云、落叶纷纷。于是,在学习了古诗《菊花》、《积累·运用3》中的部分描绘秋天的词语后,我选择了学生最喜爱的大自然作为切入点,让他们去寻找,去观察秋天的踪迹,并进行描述,从而促进学生情感体验及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月亮和星星是童话世界里最美丽、最神奇的自然景物。面对浩瀚无垠的星空,孩子们可以展开无限的幻想,并对大自然的神奇产生极大的兴趣;同时,在星空下,美丽的传说、奇妙的神话、妈妈的催眠歌也伴着月光娓娓流出……月亮和星星伴随孩子们的童年,孩子们的童年不能没有星星和月亮。《小小的船》是一首以月亮和星星为主题的歌曲,旨在通过感受和体验音乐,进一步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认识大自然、热爱大自然,并从小立志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以便长大后去探索宇宙、星空的奥秘。  相似文献   

13.
一、活动设计“神奇的叶子”是辽海教《品德与生活》第三册教科书第二单元“收获秋天”的第二个主题“美丽的秋天”中的第一个主题活动。学情分析:这一活动面对的是小学二年级的孩子,对秋天了解得甚少,所以,第一节课带领学生走进了大自然的怀抱,了解了秋天所蕴含的知识。在大自然中,看到学生对树叶十分感兴趣,我就让大家分别去收集了各种各样的漂亮的树叶。这节课让同学们继续来观察、发现、交流、探讨有关树叶的知识,并且开动脑筋,发挥想象力,用树叶当材料一起来做漂亮的树叶画,用学生的双手去创造,去装点美好的生活。生活目标:1.情感与态…  相似文献   

14.
我们台湖乡中心幼儿园地处广阔的农村,按照《幼儿园工作规程》精神,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得到发展,农村的大自然不就是一个现成的大教育环境吗?于是我们带着孩子们走向大自然,让他们用眼睛去看,耳朵去听,嘴巴去说,小手去画……在认识秋天的主题教育活动中,我们确定了17种形式让老师们根据教育目标及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去自选,然后自编自创。这17种形式是:1.散步观察,感知气候变化;2.组织秋游,欣赏大自然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3.重点观察秋天不同树木如落叶树、常绿树的落叶,学会比…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课文如《美丽的小兴安岭》、《桂林山水》、《海底世界》、《荷花》等,作者以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创设意境,向孩子们展出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面,给人以美的感受。教学这类课文,教师一般是从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入手,进而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在感受祖国山河壮美瑰丽的同时,培养热爱祖国、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五册《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篇讲读课文;它介绍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作章写小兴安岭春天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夏天野花盛开、枝繁叶茂,秋天色…  相似文献   

16.
《秋天》是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的看图学文。这一课是让学生了解秋天的特点,感受秋天的美,其中一个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达到背诵,从而更好地感受秋天的美丽景象。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我们在教学中,运用了各种朗读手段,调动学生积极背诵的能力。一、...  相似文献   

17.
《小学艺术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让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小学艺术音乐课堂中如何拿掉孩子们的"玻璃罩"?本着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为主,尊重他们的学习成果,倾听和了解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看法,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从而让他们自由而灵动地感受和领略大自然中一切优美而动听的旋律。  相似文献   

18.
<正>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天是多彩的季节,为了让学生在这个多彩的季节中去发现、去探索、去感知、去欣赏秋天的美丽和馈赠,同时激发和培养他们探究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10月16日,温岭市大溪小学组织开展了以“寻秋天足迹·享秋意时光”为主题的秋季研学活动,针对低、中、高年级学生分别设计了不同类别的活动课程,让孩子们充分与自然亲密接触、乐享美好的秋意时光。  相似文献   

19.
《秋天》是第三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看图学文,课文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景色和勃勃生机。课文语言优美,富于儿童情趣。内容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所以,教师在讲课前,让学生在父母的带领下到郊外去“找秋天,  相似文献   

20.
教学案例《云房子》是一篇童话故事,它向我们展示了秋天雨后的天空变化和小鸟的活动情况。为了让学生感受天空的美丽和小鸟的快乐,以培养学生爱观察、爱想象的习惯,我设计了一个说话训练,下面是同一训练在不同的两个班级中出现的两个片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