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高语二册秦牧同志的《土地》一文,在运用词语和引用史料上有四处明显的错误,今不揣浅陋,以就教于语文界的同仁方家。第一处是重耳亡命途中的故事。秦牧所本是《左传》鲁僖公23年的史事。据《左传》鲁僖公4年记载:12月晋献公因受骊姬的谗言,逼太子申生自缢而死。在此情况下,重耳、夷吾二公子也只好出奔。重耳“奔蒲”,夷吾“奔屈”。次年,晋献公伐蒲,重耳又“奔狄”,重耳的主要谋士、舅父狐偃(字子犯)等人随同前往。鲁僖公23年,晋公子重耳一行过卫,卫文公不礼焉。出  相似文献   

2.
晋国申生受骊姬之谗,死于非罪。或谓申生得杀身成仁之道.是以晋人谥为“恭世子”。白居易文中认为申生有失臣子之道,死之不义;谥之为“恭世子”,更是名不副实。从而在理论上恢复了申生在历史上的真实面貌。  相似文献   

3.
山水的感悟     
公元前697年,晋献公的儿子出生了,名重耳。出生于诸侯世家的重耳,从小养尊处优,穷奢极欲,贪图享乐。献公的夫人骊姬,想让献公立自己的儿子奚齐为太子,设计诬陷献公的长子申生,申生含冤自杀。  相似文献   

4.
“朦胧派”诗人顾城1993年10月8日在新西兰激流岛杀妻自缢,关于其死因众说纷纭。本文试从其所处时代背景、个人性格以及畸形恋情诸方面对顾城死因作以理智的判析。  相似文献   

5.
一《楚辞·天问》云:“伯林雉经,维其何故?感(撼)天抑地,夫谁畏惧?”两问里隐藏着一个什么故事?人各言殊,谜底至今尚未揭开。自东汉王逸以来,为此提供答案的,大凡有四说: 一、王逸首创晋太子申生说,谓“伯林”即申生,言申生受谮于后母,“遂雉颈而自杀”(《楚辞章句》)。后之学者多附和王说,例如洪兴祖(《楚辞补注》)、王夫之(《楚辞通释》)、胡文英(《屈骚指掌》)等;然南宋的朱熹已表示怀疑;“旧注以  相似文献   

6.
常常觉得“女性嗓音”对自己有某种特殊的魅惑力,平常听音乐,总是对女主唱或女子乐团多所耽溺,原因无他,女性歌声的层次和变化通常比男性歌声来得丰富许多。国外的女性歌手可以出现JanisJoplin那样野性、搔首弄姿的声音,也有像Nico那样幽暗低调得让人想自缢的声音;以台湾流行歌坛为  相似文献   

7.
形成性评价作为英语新课程标准的一项重要内容,所蕴涵的“人本理念”体现在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对建构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关注和对学生个体价值的张扬等不同层面。高师英语教育专业评价应以形成性评价为参照,在评价理念、评价方法和评价模式上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8.
测验是教育评价中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手段之一,不同的评价应使用不同的测验.因此,要区分中小学教学测验的种类,先要弄清楚中小学常用的教育评价有哪些不同的形式.首先,从评价所参照的标准区分,可以分为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两种.绝对评价参照的标准是建立在评价对象所在团体之外的客观指标.在教学中,一般以教学目标作为标准,来评价学生学习的好坏.这种标准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不随参加评价的对象不同而随意改变.相对评价参照的标准是建立在评价对象所在团体之中的,主要是全体参加评价的对象之间相互比高低.在教学中,一般以某团体学生的平均水平作为标准,来衡量每一个学生学习的好坏,评出各人在该团体中所处的相对位置,这种标准与参加评价的对  相似文献   

9.
以教育为目的的学生个体发展综合评价,应该强化评价本身因有的导向、诊断、激励、调控等教育性功能,淡化和限制甄别等选拔性功能。在评价内容上,应该既重行为,更重素质;既重全面,又重个性;既重素质发展结果,又重素质形成过程;既重既成水平,又重发展潜能。在评价方法上,应该以目标参照为主,多种参照相结合,并突出自我参照的地位;以质的评价为主,以量的评价服务于质的评价;以正面导向、激励为主,限制否定性的评价;以教师为主导,实行多主体评价,特别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评价的实施上,不但要做好技术性工作,还要做好宣传教育、组织协调工作,特别要做到以评促教、以评促管、以评促学。  相似文献   

10.
变“以教论教”为“以学论教”。传统课堂教学评价以教师为中心,“以教论教”。笔者认为,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要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状态为参照,构建“以学论教”的评价参照体系。这意味着对学生学习状态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绝对评价法     
近几年来,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先后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对教师的要求,统一命题,进行了教材教法过关考试和专业合格证考试和考核,试题按教学目标选定,利用标准参照进行测验,这种对教师达标程度的考试和考核就是绝对评价。绝对评价,就是对照各门学科的教学目标,表明教学水平和成败的方法,它所揭示的是一个教师在指定的教学指标体系内达标程度、存在问题以及他面前还有那些困难,而不是他与同行集体比较所占的位置如何。因之,绝对评价也称标准参照评价。对教师进  相似文献   

12.
卢凤娟 《高教论坛》2006,(6):175-177
由于课程考试在性质上有别于常模参照考试,其质量分析与评价的方法和标准也与常模参照考试不尽相同。适用于课程考试的质量分析与评价标准应该在常模参照考试的基础上确定下来,以便更恰当地分析和评价课程考试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农历四月五日,是民间传统的清明节。节前一、二天是古代寒食节。因两节相近,后习俗相混,自古有禁火寒食、插杨截柳、上坟扫墓、踏青斗鸡、蹴鞠拔河等活动。其中寒食插柳源于纪念介子推。 2500多年的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晋献公非常宠爱王妃骊姬,想把王位传给她亲生的幼子奚齐,便杀害了太子申生。申生同母胞弟重耳为了免遭株连,便带了几位大臣和随从逃离晋国,在国外流浪了19年。后回到晋国当了国君,  相似文献   

14.
成语故事     
退避三舍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亡十几年。  相似文献   

15.
课程评价     
重点应在评价学生的发展层次和发展水平上。评价标准应是“自我参照”标准,而不是“科学参照”标准、“社会成员参照”标准,即以学生已有的发展基础为评价标准,并突出学习过程的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综合能力,不过分强调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课堂评价语言与性别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角色差异评价是以学生自身为参照点的一种评价类型。它将学生的现在与过去进行比较,或者将学生的若干侧面(如听、说、读、写等方面)进行比较。这样评价更适合学生的实际,更能为他们所接受,有利于他们自身潜能的发挥,有利于他们求知欲、  相似文献   

17.
教育评价,从参照标准区分,可分为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两种。前者是以教学目标作标准建立在评价对象所在团体之外的客观指标,后者参照的是评价对象所在团体  相似文献   

18.
远程教育制度评价为远程教育制度创新提供现实起点。本文从远程教育制度评价的概念、价值取向、作用、参照标准、方式、过程着手,从评价的主客体视角探讨其内涵、外延,从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协调平衡探讨其价值取向,从促进制度建设的民主化、科学化和明确制度发展去向、促进制度创新、弥补制度缺陷探讨其作用,从价值取向、表现形式、制度内容、制度执行四个维度尝试构建评价标准的参照体系,从组织形式、评价策略、工具性方法探讨评价方式,从准备、实施、信息处理、反馈四个阶段探讨评价过程,从而从整体上初步完成了对远程教育制度评价框架的基本架构。  相似文献   

19.
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相似文献   

20.
以 2001版<艺术体操规则>作为参照标准,对24届世界艺术体操锦标赛及九运会上我国运动员参赛情况进行了评价,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我国艺术体操竞技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