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师徐悲鸿先生是艺坛巨匠。他不仅为画作倾注心血,也为普通的劳动者奉献爱心。他与一位车夫就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真情故事。1943年秋,徐悲鸿在成都举办画展。  相似文献   

2.
画坛往事     
李法德 《成才之路》2011,(23):99-I0016
徐悲鸿看到办公桌上的一幅国画,当即问秘书这幅画是从哪里来的,秘书回答是看见大街上一个老头卖的画,觉得不错就买了一幅回来,徐悲鸿立即叫秘书带他去看看。秘书带徐悲鸿找到这位老头后,徐悲鸿让这位老头把身边的画都拿出来。当徐悲鸿看完画以后,当场决定聘请这位素不相识的老头为教授,  相似文献   

3.
1.1919年,徐悲鸿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学习,法国著名绘画大师达仰看中了他,亲自指导这个中国留学生。中国人愚昧无知,就是送到天堂让达·芬奇手把手地教,也成不了材!2.这引起一些学生的嫉妒。一天晚上,徐悲鸿从达仰家出来,被一名同他一起学习的法国学生叫住了。3.徐悲鸿被激怒了。为了攀登绘画艺术高峰,为中国人争气,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兼程,向前奔驰。4.一个星期天早晨,天空飘着鹅毛大雪,法国同学都回家去了,徐悲鸿却夹着画夹到街上写生。Xi#Yi D#i连环画之页8.临别时,那个狂妄自大、瞧不起中国人的法国学生走到徐悲鸿面前,向他深…  相似文献   

4.
许多人都知道,徐悲鸿家挂着一副对联:独持偏见,一意孤行。他还有一句座右铭: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此二句,正好道出了徐悲鸿的人品骨气。徐悲鸿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5.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代艺术大师徐悲鸿一度旅居岛国新加坡。在此期间,曾几次举办画展,为祖国抗战筹募义款。1942年1月,日军占领新山,对新加坡虎视眈眈。一旦新加坡落入日军之手,徐悲鸿定然凶多吉少。当然,徐悲鸿只身一人,一走了事,并不困难;难是难在他上千件书画佳作和珍贵文物,在这兵荒马乱、战火纷飞的时刻,无法安全运出新加坡。而这些艺术珍品,如果落入敌人之手,对国家民族来讲,则是一大损失。为此,徐悲鸿忧心忡忡。后来,他把一部分艺术珍品装入木箱,寄放  相似文献   

6.
今年七月十九日是艺术大师徐悲鸿百年诞辰,我国著名肖像画家、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李琦先生以他的新作《徐悲鸿大师在水库工地》来表达他深情的纪念。画中描绘了徐悲鸿解放初期不顾疾患在身,到山东水库工地体验生活,专心致志地观察眼前所要描绘的对象。可以想见,画面之外是劳动大军。大师的半身以下未作交待,倒使人感到工地的沸腾气氛。大家知道,徐悲鸿的油画、国画都画得好。表现一  相似文献   

7.
正徐悲鸿一生崇拜任伯年,集藏任伯年作品很多。他慨叹任伯年几个学生都早逝,只剩倪墨耕民国初年还在上海鬻画,"不过油腔滑调而已"。任伯年1895年下世,有一子一女。女儿叫雨华,学父亲画艺很有成就,嫁湖州吴少卿为继室。吴少卿的孙子吴仲熊是徐悲鸿的好朋友,他知道徐悲鸿喜欢任伯年的画,找出任伯年和任雨华父女还未装裱的几十幅画送给徐先生,那是徐悲鸿集藏任伯年画作的底子。此后,他又陆续搜集并得了几十  相似文献   

8.
雄雌麻鸭 据说有一次徐悲鸿正在画展上评议作品,一位乡下老农上前对他说:“先生,您这幅画里的雌麻鸭画错了。您画的是雄麻鸭,雌麻鸭尾巴哪有那么长的?”原来徐悲鸿展出的《写东坡春江水暖诗意》,画中雌麻鸭的尾羽长且卷曲如环。老农告诉徐悲鸿,雄麻鸭羽毛鲜艳,有的尾巴卷曲;雌麻鸭为麻褐色,尾巴是很短的。徐悲鸿接受了批评,并向老农表示深深的谢意。  相似文献   

9.
教坛轶事     
徐悲鸿和小画童 1947年,南昌实验小学四年级学生刘勃舒,给著名画家徐悲鸿写信,说自己很爱画马,并将模仿徐悲鸿画册上的马所画的几张画寄去,请求指点。徐悲鸿当时虽已是名重中外的艺术大师,但他欣然给这个年仅十岁的小学生写了回信,而且非常热诚认真,谦虚平等。 在回信的开头,徐悲鸿亲切地称刘勃舒为“勃舒小弟弟”,信中说:“我的学生很多,乃又在数千里外,得一颖异之小学生,真是喜出望外。”徐悲鸿在信中教导刘勃舒“学画最好以造化为师,故画马,即以马为师,画鸡即以鸡为师”,“不必学我,真马较我  相似文献   

10.
徐悲鸿是20世纪中国画坛最具影响力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他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改革以及国内美术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通过对徐悲鸿的中国画改良论、现实主义绘画理论、"素描为一切造型艺术之基础"理论的解读,进一步阐述了徐悲鸿绘画思想的创新性及其对后世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徐悲鸿是20世纪中国画坛最具影响力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他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改革以及国内美术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通过对徐悲鸿的中国画改良论、现实主义绘画理论、"素描为一切造型艺术之基础"理论的解读,进一步阐述了徐悲鸿绘画思想的创新性及其对后世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当渴求上进的徐悲鸿准备告别家乡去上海寻找学习和工作的机会时,宜兴始齐女子学校的国文教员张祖芬赠给他两句话:“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以此为座右铭,牢牢记在心上,成为他终生恪守的格言。考进震旦大学后,徐悲鸿面对一些纨绔子弟的冷嘲热讽暗暗发一誓:“我就是睡地板,喝西北风,也要争口气,和这些势利小人比试比试,  相似文献   

13.
《小火炬》2013,(Z1):52-53
徐悲鸿的求学故事徐悲鸿(1895—1953)是我国的艺术巨匠,同时也是杰出的美术教育家,他被国际评论誉为"中国近代绘画之父"。徐悲鸿从小时候起,就跟随父亲徐达章学习诗、书、画、印,打下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到了17岁那年,徐悲鸿已经是宜兴当地知名的画家啦!但是徐悲鸿并不就此满足,1919年3月,徐悲鸿从上海乘船到法国国立巴黎高等美术学校求学,并拜法国国家画会领袖达仰为师。  相似文献   

14.
徐悲鸿1895年生于江苏省宜兴县一个教书人家,早年生活甚为艰苦.1942年,他在一幅作品题诗中曾说:“少小也曾锥刺股.”以此来形容他年轻时的艰难生活. 徐悲鸿的父亲是位半耕种半教书的村塾老师,同时也是位乡间画师.徐悲鸿6岁开始跟父亲读书识字,7岁时对画画产生兴趣,就想跟父亲学画.他父亲认为7岁的孩子年纪太小,不肯教,于是他就偷偷地求人画了一只老虎,自己依着样子描绘.父亲知道后,觉得儿子实在喜欢画画,在他9岁的时候,便让他每天临摹当时流行的《吴友如画本》.  相似文献   

15.
徐悲鸿是近代中国美术界有重大影响的画家。1895年,徐悲鸿出生在江苏宜兴一个乡村小镇的贫寒画师之家。13岁时,家乡发大水,他跟随父亲到处为人画肖像,写春联,完全依靠卖艺为生。17岁时,由于父亲得了重病,他独自挑起全家8口人的生活重担,在宜兴三个学校同时担任图画教师。徐悲鸿  相似文献   

16.
说到画马,大家都会马上想到美术大师徐悲鸿。徐悲鸿,1895年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父亲徐达章在当地是小有名气的画家,淡泊名利,不慕功名。父亲的这种处世态度,对徐悲鸿的一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我画的老虎像小狗小悲鸿六岁开始跟父亲读书,但他更喜欢学画画,常常手里捧着书,脑子里却早想着画青青的小草、弯弯的小河,当然还有他心爱的马儿了。他一天一天地等啊,盼啊,可是迟迟不见父亲拿出大画笔来教他。“你不教,我也会画。”失望之余的小悲鸿心想。一次,父亲给他讲述《论语》中的一个英雄故事,勇士卞庄子如何一人擒住两只老虎。听着听着,…  相似文献   

17.
<正>徐悲鸿(1895.7.19—1953.9.26)是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他曾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很大,与张书旗、柳子谷三人一起被称为画坛的"金陵三杰"。所作国画彩墨浑成,尤以奔马闻名于世。徐悲鸿对马有一种偏爱,和马在一起,听着马蹄得得,看着马御风奔驰,他觉得是一种精神享受。他经常画马,擅长画马,他笔下的许多骏马图成了艺术珍品,而他自身也有着马一样勇往直前的精神。  相似文献   

18.
徐悲鸿青铜塑像最近在南京师大校园内揭幕,这是江苏省纪念徐悲鸿诞辰的一系列活动中的一项内容。 南京师范大学原为中央大学艺术科,徐悲鸿生前曾在这里主持过工作,为祖国培养了大批艺术人才。7月12日,江苏省在南京师范大学举行了徐悲鸿诞辰百年纪念大会。大会结束后,徐悲鸿的夫人廖静文与江苏省人大主任沈达人、江苏省副省长张怀西一起为校园内的  相似文献   

19.
“悲鸿之所以为人敬仰,不只在于他的艺术魅力,还在于他的人格魅力。” 年逾7旬的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廖静文谈起共同生活过多年的徐悲鸿时,仿佛又回到昔日,仍是激动不已,眼睛也有些湿润了。在徐悲鸿诞辰100周年的日子里,她追忆起一些往事。 “悲鸿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处于国难深重、民不聊生的时代,他始终用画笔为祖国服务,在抗  相似文献   

20.
一代著名艺术大师徐悲鸿,一生从事艺术教学,是在艺苑中辛勤耕耘的园丁。他的弟子杨建侯教授在《永远怀念敬爱的悲鸿老师》一文中,回忆一事,感人至深。一九三四年,徐悲鸿带领三年级同学从杭州到天目山去写生,杨建侯因趁早去看望朋友,在西湖迷了路,误了时间,致使大家在车上焦急地等了他一个半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