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数学课?从实践中我认识到,最重要的是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做到中心明确,才能抓住四十五分钟精讲多练,提高教学质量。下面以“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和面积”这一课为例,就我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的指导思想和具体做法,谈一点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2.
备课是教师的必备能力,同时也是关乎教育质量的 一个重要环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科备课工作也获得 了发展和改革,而在这一过程当中除了要改变传统纸笔书三位 一体备课方法之外,还必须促使教师开拓思维,打破眼界的局限 性,运用创新性的备课方法,促进备课模式的变革与备课质量的 提升。区域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备课改革需要坚持多维互构 的原则,积极引入多样化的备课模式,引导教师积极互动,通过 拓展备课的维度,让学生在学习当中有更加清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算起来我教语文已有十余年了。刚上班那会儿,不知备课是何物,只记得从教导处领回教学参考书及任教年级的备课手册和几本空白的备课本。上课时,便打开从备课手册上抄好的教案。从此开始了我的语文教学生涯。这其间,我也曾登台参加过各级优质课比赛,慢慢地我感觉到备课不仅仅是“抄”这么简单的事。它是一位语文教师教学境界的象征。悟出了这一点,我便开始向名师学习,学习他们好的备课方法。  相似文献   

4.
孙娟 《新疆教育》2013,(16):78-78
假期时间认真研读了《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颇有感触。毕业将近十年了,走上老师这条路也有十年光景了,一直都是按部就班地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这些年总是觉得备课上课很重要,投入大量精力,没曾想到原来听课、评课也大有学问,他们同样对教师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备课上课的篇章,也给我很大的启发,让我感觉到在备课、上课方面我仍然有很多提升的空间。这的确是一本好书,对新老教师教学都开拓了一片广阔的新天地,能让我们更好的成长为专家型优秀教师。  相似文献   

5.
今年我有幸教一年级小朋友,内心既高兴,又有一丝担忧,高兴的是看见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脸,我内心的担子好像轻松了许多,担忧的是怕我的一年级教学经验不足而影响到孩子们的成长。也正是因为这样,我在备课这一环节花费了很多精力,我要竭尽全力为孩子们打好坚实的基础,同时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把孩子们培养好是我的天职。记得在学习《图形拼组》这节课时,使我的内心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我万万没有想到孩子们的回答是如此  相似文献   

6.
《西宁教研》2002,(1):26-26
《课程标准》强调体育与健康课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整体健康为课程目标;体育教学大纲则主要是以“增强学生体质”为指导思想,比较忽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两个健康维度。  相似文献   

7.
曾经,我和很多语文教师的想法一样:这篇课文都教了好几遍了,还需要备课吗?即使偶尔重新备课,也是重复老教案,或从网上拷贝,或简单地写几个教学环节。现在,我已改变了这种想法和做法。  相似文献   

8.
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曾让我震撼;杜郎口中学的“10+35”曾让我汗颜;东庐中学的“讲学稿”着实让我兴奋。而真正让我在困惑中感到幸福的却是今天的这一堂集体备课。  相似文献   

9.
一、指导思想不同 课程标准强调体育与健康课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整体健康为课程目标;体育教学大纲则主要是以"增强学生体质"为指导思想,比较忽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两个健康维度.  相似文献   

10.
<正>在一次与一位毕业多年的学生聊天时,他谈到了当时的语文课。因为我在那个时候跨年级任教两个班,教学任务重,有时来不及备课,我就让他们自己备课,自己上课,由学习小组做好分工,备课内容自己安排,有时是一周的课都交给他们,有时是一天的课。恰巧,有一次校长推门听课,这让我有点措手不及。因为我没有备课,全是学生自己准备的。我非常紧张,学生却镇定自若,他们做起了“老师”该干的事情。一节课下来,我只说了个开场白,最后总结了一下。  相似文献   

11.
课程标准强调体育课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在这里我所理解的健康第一是指以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整体健康为课程目标,它的范围比以前主要以“增强学生体质”为指导思想的教学大纲有了更深的拓展,更重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两个健康维度。体育教学千教万教,还是以人为  相似文献   

12.
备课别谈     
《南方周末》2002年6月27日第14版登了一篇文章《张五常:想象力是怎样教出来的?》,文章中张五常教授谈了他对教师备课问题的理解:“……讲学我是从来不做准备的。这让外人批评为信口开河,不负责任。但我不备课不是为了偷懒,而是刻意地这样做。备课是举手之劳。花一点时间写下讲义,每次用时略为修改—下,授课时不用多想,心安理得。我不选这一套,我要在学生面前集中思维,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说错了就说错了。主要是自己怎样想就怎样说,想法有变说的也跟着变。学生要做的是跟着我的思路,与我一起想下去,就是我突然离题万…  相似文献   

13.
不知从何时起兴起了集体备课之风,也不知从何时起我校也效法起了集体备课。不过,在我校刚刚兴起之时,我的心里就断言:那一定是短命的。好像我的断言还真的很有先见之明,今年秋季学期一开学,校长就宣布取消集体备课。我为这务实之举感到很高兴,于是来谈一谈集体备课的利与弊,供同仁们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去年“十一”假正赶上秋收,亲属家地多人手少,忙不过来,我只好去帮工。五天的劳动累得我精疲力竭,直到上班坐在办公室里,还有点腰酸腿疼,根本无心备课.但课不能不上,我打开课本一看,该学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了。这是一篇新选入初中教材的文言丈,我也是头一次讲这篇课文。我想,得好好备课呀。刚把课文读了两遍,上课铃就响了。我只好拿起语文书走出办公室,心想没备好课怎么去上啊!课文中还有几个生字我还念不准呢!再说脑子里一点教学思路也没有,今天非要出洋相不可。  相似文献   

15.
薛冰 《成才之路》2014,(12):44-44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备课的要点在于一是备好教材,二是备好学生,同时也要处理好教学中的几个重要关系。做到这三点,备课就能落到实处,教学自然会出效果。本文拟从成才视角对初中化学备课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语文新课标提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维度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共同促进生命个体的发展。根据这一指导思想,笔者在《鸟的天堂》一课教学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苏瑜 《辽宁教育》2013,(7):65-66
随着网络的快速普及,集体备课逐渐失去了它的本质,教师备课能力也在减退:“下载一份教案,复印给大家”“你的发给我,我的发给你”“你备你的课,我上我的课”……那么,我们要不要集体备课?我们需要怎样的集体备课?如何让集体备课回归本质?带着这三个问题我们进行了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8.
这节课是我学习用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一次尝试.下面谈谈我教这节课的备课体会和课堂教学中的做法.备课备什么?过去我只是备"本本",没有认真钻研毛主席著作,也不了解学生实际,对教材思想教育因素发掘不够,课堂教学方向不明,无的放矢,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不高.近年来,通过对党的教育方针的进一步学习,我在备课中抓了三个环节:钻研毛主席著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知识实际和思想实际.过去教《各地的反清斗争》一节,完全是就事论事,大量补充史实,根本没想到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要对学生进行历史规律、前途道路的教育,也没联系现实阶级斗争实际.这次备  相似文献   

19.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备课怎么备”、“教学设计如何设计”、“写教案如何写”之类的问题。在大学读书时,教《教育学》的老师在讲到“如何备课”这一节时,苦口婆心地强调要“备教材”、“备学生”,以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学情”作为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的依据。记得期末考试时出的考题就是“怎样备课”。自己做了教师之后,我一直按“备教材”和“备学生”这两个要求来设计我的教学。后来我发现,“备教材”与“备学生”其实是合而为一的事情而并非分开的两个要求或两个程序。我将它理解为“根据学生的学情梳理教材的知识结…  相似文献   

20.
期初,集体备课《桂花雨》,为开阔视野,我们从四个维度展开了“对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