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省泰兴市天星镇有个洋思村,村里原本是一片沟壑纵横、芦竹丛生的荒地,1980年,荒地上建起了一所中学,10多年后,就是这样一所偏僻乡村的普通农村初级中学,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今天,这所曾经被称为“三流的硬件”、“三流的师资”、“三流的学生”的农村联办初中,已成为  相似文献   

2.
“洋思现象”带给我们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真是百闻不如一见。3月21日,我有幸去江苏省泰兴市天星镇洋思村洋思中学参观听课,因早就听说,这所学校是曾被称作“三流硬件”、“三流师资”、“三流学生”的农村联办初中,如今已是全国初中的一面旗帜(“全国十所薄弱学校变为名校”之一)。现在有2500名在校学生,有2100多名是交费的外地学生,并且据说,来者多半都是属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居然通过在洋思中学的学习,不但改掉了身上的坏习惯,而且有80%以上的学生,还顺利考上省重点高中,升学率、巩固率100%。因此,形成了汹涌而来的洋思求学热潮。2001年秋,尽管洋思一再扩班,但…  相似文献   

3.
刘明富 《文教资料》2005,(19):82-83
12月24日至26日,我参加了由泰州市教育局组织的学洋思培训班。在洋思中学三天的参观、学习,使我对“洋思现象”有了更深的体会,感触颇多,深为洋思崛起的“神话”所折服,更为洋思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所感动。这所地处泰兴市偏僻农村的普通初中,在三流的办学条件、三流的生源质量和三流的师资队伍的基础上,创造出一流的教学质量。连续多年学生的入学率、巩固率、合格率和升学率均为100%,优秀率列全市之首,70%以上学生考入省级重点高中,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洋思的成功经验不仅对基础教育具有示范指导作用,对正处于改革和发展中、面临着严…  相似文献   

4.
我校是一所地处兴化市区的普通高中,由于招生范围的地域限制,我们学校只能在四星级高中、三星级高中和二星级高中招生之后的第四批招生,且只能招收昭阳镇范围内的学生。面对“三流”的生源,我们牢记“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将“发展”、“质量”、“升学率”铭记心中,不怨天尤人,不消极坐等,靠信念支撑、靠实干强校,靠科学提高升学率,连续五年超越再超越,给教育界一次又一次惊喜,受到兴化市教育局的表扬。2004年高考146人录取于本科院校(其中有二人中考入学成绩在300分以下,3人中考入学成绩在450分以下)567人进入全国各级各类高等院校学习…  相似文献   

5.
本期策划。涉及到一个人——蔡林森。将视野聚焦到一位校长身上,这在本刊有“独家策划”以来,还是第一次。在基础教育领域,蔡林森是一个不甘寂寞,一再创造神奇的校长。还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他就将一所“三流的设施、三流的生源、三流的师资”的农村联办初中——泰兴市洋思中学,办成了“让每一位家长满意”的优质学校,“洋思经验”不胫而走,“洋思的魅力”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6.
近二十年来,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虽经历了一系列改革,但人们还是常用升学率的高低,来衡量一所学校办学的优劣,有的甚至认为“升学率就是学校生命力的高度体现。”教育主管领导,学生家长和社会都十分关注升学率。学校领导、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就更为敏感,他们大多皆愿意为升学率付出艰辛努力。人们之所以这样关注升学率,  相似文献   

7.
“阅读五课型”、“作文三流程”的具体实旋旨在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意识,挖掘学生潜质,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2009年4月,《中国青年报》推出“示范校为应试一天学18小时”系列报道,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众多媒体刊发评论,表达了对尽快破除应试教育的期待。人民网刊发吴江的评论《“跳楼、猝死”的素质教育究竟示范了啥?》。文中说,素质教育无以为继早已是不争的事实,示范素质教育学校最终完全彻底甚至变本加厉地回归应试教育,也是普遍现象。新浪网一位网友在博客中写道:“为了升学率,几乎所有的高中学校都在加班加点。高中老师成了天下最忙的教师,高中学生成了天下景苦的学生,高中生活成了孩子一生最痛苦的经历!”  相似文献   

9.
当今社会上许多人认为,衡量一所学校优劣的标准就是升学率。升入重点学校的人数越多,这所学校的声誉就越高,而升学率的高低全由分数决定。于是,社会、学校,一切向“分”看,一切以“分”论成败,唯以分数论英雄。分数,成了学校、教师、学生的命根。至于学生来源的素质如何,获得高分的手段怎样,很少有人关注。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中学教育在教学活动中,受以追求升学率为目标的“应试教育”的影响,扭曲了基础教育的办学宗旨,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也影响了整个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针对这种情况,如何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如何真正理解和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值得研究的课题。实施素质教育,并不是对以往教育的全盘否定,也不是否定课堂教学而一味地搞活动课、选修课,课堂教学仍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实施素质教育并不是不讲分数,考试毕竟是一把尺子,但它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实施素质教育不是不讲升学率,而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