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建国以来九次体育课改小学体育教材内容变化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小学体育教材内容以田径、体操、游戏、球类活动、武术为主,并逐渐从必修内容走向选修内容;历届课改小学体育基础知识逐渐成为必修教材内容,并基本控制在一定的比例;田径教材学时数与比重变化较大;体操教材学时数第三次课改达到最高点,之后基本稳定;球类教材学时数与比重起伏不定,性质从必修到选修中的限选内容;武术或民族传统体育教材从无到有,一直被列为必修教材。分析了课改的社会动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正>当前小学体育教材中,田径占了较大的比重,它在教学中的有效落实,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和运动能力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现阶段小学田径教学中存在几大问题:第一,教学方法单一,机械地操作使学习过程枯燥无味,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大部分教师对小学田径教材的解读还停留在注重学生运动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体能与身心的协调发展;第三,对小学田径教  相似文献   

3.
游戏一般具有情节和竞赛因素,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彩,是少年儿童喜爱的综合性的体育活动。在小学,游戏是基本教材,并占较大的比重,一般每学年(1~5年级)平均安排了十三个游戏。特别是1~3年级学生有的没有上过幼儿园,基础差,同时大量的基本技能要通过游戏教材来掌握,所以,一般的游戏教材至少要重复出现三次。因此,1~3年级的游戏教材比重特别大,它们分别是30%,30%,26%,换算成课时总共为55课时,按一课时安排两个主要教材计算,总共  相似文献   

4.
田径教材是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主要教材,在国家教委1987年颁布的《全日制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和《全日制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小学大纲或中学大纲)中,都占有较大比重。小学大纲的基本教材共有10大项,其中1~2年级田径教材虽然不以田径名称出现(称为基本动作),但内容都是走、跑、跳跃、投掷等项目的内容,占总学时数的52%;3~4年级占22%;5~6年  相似文献   

5.
体育游戏是中小学生非常喜爱的一种体育活动方式,在初中现行教材中占的比重也很大。游戏也是一项综合体育活动,它内容包括着各类基本教材,而且在游戏中也可以找到很多体育基本动作,所以通过游戏教学既能锻炼学生的身体,发展个性,开发智力,掌握、巩固已学过的各种运动的基本技术,又能培养各种优秀道德品质、独创精神、竞争意识、团结合作、热爱集体和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根据此年龄、心理特点,游戏也能激发学生上课兴趣和活动的自觉性。因此,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的学校体育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较快。但通过资料分析对比来看,我国中学生与国外(日本等国)同年龄学生在身体素质(形态)和跑、跳、投等基本运动技能指标上存有一定的差距。为了寻找缩小这一差距的有效途径,从“德、智、体”等诸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我们选择了“开设田径基础训练课”这一课题进行研究。一、实验对象与方法(一)实验对象从本校初一年级中随机抽出两个班。初一3班(男女各18人)为实验组;初一1  相似文献   

7.
关心中国能否夺得金牌数第一的国人,少不了关注中国田径健儿在亚运会上的表现。准都不会忘记,在上届亚运会中国与南朝鲜的金牌大战中取得决定性胜利的那最后一枚金牌:田径健儿在男子4×100米接力赛中,力克日本,南朝鲜,终于以多于南朝鲜一块金牌的优势,保住了“亚洲第一体育大国”的宝座。从上次比赛看,中国运动员主要是靠田赛夺取金牌,在径赛项目上便显得不足,男女合起来只拿了 7块(包括老走两块)。四年后,中国的情况如何呢?这里只能根据去年各国家和地区表现出的实力加以分析,因此,预测亚运会田径13块金牌分布,也只能是人体上的。从男子项目看,中国在径赛上仍没有什么起色。虽然在去年11月亚洲田径锦标赛上郑晨夺得了100米金牌,但从1989年全年表现出的成绩排列,百米比赛印尼实力最强(10″20)、日本(10″26)、中国(10″32)  相似文献   

8.
体育游戏教学的情境创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教材中,游戏占有相当的比重,仅低年级游戏教材就占基本教材的375%。同时在其它各类教材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的传授中,很多也是通过游戏的形式来完成的。通过活动性游戏,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自愿确定假想目标情况下,参加具有一定运动负荷的活动,发展学生“...  相似文献   

9.
崔建 《中华武术》2014,(5):50-51
一、趣味田径的概念趣味田径是根据7~12岁阶段的儿童少年的身体及心理特点,专门设计的某些有趣味的田径活动形式的总称。其主要手段是采用走、跑、跳、投等田径的基本运动形式进行练习,在活动形式上具有一定的体育游戏的特点,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少儿的运动能力和活动兴趣,从而增强少儿的体质和健康。趣味田径起源于德国,英文名称为"fun athletics",  相似文献   

10.
邰莹 《中华武术》2014,(8):22-24
一、趣味田径的概念与特点 (一)趣味田径的概念 趣味田径最早出现在德国,英文名称为:fun athletics,趣味田径是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而专门设计的某些有趣味的田径活动形式的总称。其主要手段是采用走、跑、跳、投等田径的基本运动形式进行练习,在活动形式上具有一定的体育游戏的特点,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和活动兴趣,从而增强学生的体质和健康。  相似文献   

11.
活动性游戏(亦称体育游戏),它是进行体育活动的一种手段,是体育教学和训练的重要内容。在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游戏”教材占有很大的比重,在中、小学生的体育活动中,无论是体育课还是课外体育活动,“游戏”都是重要内容。尤其在小学一、二年级,许多体育的基本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多数是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的。因此,作为小学体育教师,特别是在农村体育设施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学好活动性游戏课,掌握好从事活动性游戏教学的知识与技能就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2.
田径,一向被称为大型综合赛会的灵魂项目,有"金牌库"之称.此届亚运会三强中国、南朝鲜、日本也同样是田径赛事中的三大赢家.亚运会田径比赛是亚洲最重要的田径赛事,代表着亚洲田径当前的水平.中日相争愈演愈烈列强崛起战国形成在德黑兰亚运会前,亚运会田径赛场上一直为日本一国垄断,日本之所以能在历届亚运会都高居榜首,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们一直牢牢控制着田径赛场.自1974年中国重返亚运会后,亚运会田径赛场成为中日两强相争的要地,在第七届亚运会上日本仍占绝对优势,中国只能居次席,还不能与日本分庭抗礼.曼谷亚运会上,中国田径健儿首次超出  相似文献   

13.
田径作为体育教学的“主打”内容,贯穿于学校体育的整个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但随着高中体育选用教材比重的增大,田径教材的单调性和枯燥性已日趋突出。作为体育教师只有树立新的田径教学观念,从不同的视角和层次进行教学实践,才会提高田径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才会使高中田径的教学 “东山再起”。  相似文献   

14.
游戏是学生非常喜爱的一项运动,它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活动形式新颖别致,有些游戏带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多数游戏均以比赛的方式出现,非常适合中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在新的体育教学大纲中,小学游戏教材占有较大比重,中学游戏列入26个作为选用教材,这些游戏将跑、跳、投等  相似文献   

15.
苏玲 《体育师友》2011,34(5):57-59
田径健身性游戏与体育游戏有所不同,二者在运动形式上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区别。田径健身性游戏是以田径运动中跑、跳、投技术的基本特点和原理为基础,在场地器材和竞赛中有比较严格的标准和规则要求,具有教育、健身、娱乐和比赛竞争功能的运动项目,其竞争属性远远大于体育游戏。田径健身性游戏充分显现出田径运动的回归,它符合儿童、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能使其在运动中愉悦身心。  相似文献   

16.
前言
  早在两干多年前的古希腊,游戏活动就发展成为奥林匹克竞技运动,使得游戏活动与体育竞赛相互交融、姬变,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比如,羽毛球发源于一种类似羽毛球的游戏,它用圆形硬纸板或以绒线编织成球形插上羽毛,练习者手持木拍,将球在空中轮流击出。足球发源于中国古代宫廷游戏--蹴鞠。篮球是从往竹篮装球脱胎的;排球是从嬉戏篮球胆的球戏中发展起来的,乒乓球是从用酒瓶子打软木塞开始的;我们在保龄球、击剑、冰球中也都可以看到游戏的影子。美国学者休密慈说:“竞技运动从根本上讲是游戏的延长,它的基础在于游戏,它的主要价值是从游戏中派生出来的。”日本学者今衬浩明说:“竞技运动从广义上来讲与游戏同义,从狭义上来讲可以认为竞技运动是游戏的各种形式之一。”这也就是说,竞技运动从游戏中诞生并发展而来,具有游戏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17.
篮、足、排三大球是学生普遍感兴趣并能在课外进行自觉锻炼的项目,也是体育教学的基本教材。在高校统编大纲(79年版)中,球类学时比重占12.9%,仅次于田径、体操。而各校根据具体情况安排教材时,三大球的学时比重远远超过大纲的规定。从目前高校体育课形式看;一是普通课,在  相似文献   

18.
一、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和省(区、市)体委要继续全面推进“九五”教练员岗位培训计划的实施,努力提高培训质量,保持稳定持续发展的局面.二、加速教学大纲和教材建设.出版速滑、武术、皮划艇教材和网球、篮球、赛艇、体操、自行车、拳击等教学大纲;田径、游泳、射击完成教材编写工作,准备出  相似文献   

19.
投掷教材是小学体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内容之一。教材要适合儿童特点,材和内容更应贴近他们的所见、所闻和所玩,在保障教学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在活动中运用各种姿势的投掷,推动投掷教学向实用性和趣味化方向延伸和扩展,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术语和方法,发展投掷能力,能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学练兴趣,从而达到《小学体育课标》中提出的“在投掷或球类游戏中进行各种挥动、抛掷、转体的练习;知道田径动作的术语;初步掌握两三项田径运动技能”的基本目标。一、以双手为主的重物投掷(一)器材的使用从单一的实心球向多种类别的代用器材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 在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教材中,游戏所占的比例较大。尤其小学低年级阶段,游戏更居首位。游戏的种类繁多,分类的方法也各不相同。一、游戏分类的作用 1.各种游戏的内容、性质、活动形式和方法以及作用各有不同。当我们创编或选用游戏于体育教学之中时,如果纷杂无章,不做分门别类,则很难理顺它的头绪。在制订体育教学工作计划或编写教案时,事先已把田径、球类、体操等基本教材安排好了,那么,每节课或每项教材应安排什么游戏去配合运用进行教学呢?如果事先已把各种游戏作了分析和分类就方便多了,并可免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临时去寻索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