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语文教学之友》2014,(5):F0002-F0002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约与孟子同时。战国时代宋国蒙邑(今安徽蒙城,另说今山东东明县),曾任漆园吏。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相似文献   

2.
<正>传统中国哲学一向把庄子视为老子的“衣钵传人”,俗称“老庄消极无为哲学”或宿命论,把庄子完全视为只是继承和发展了老子哲学的消极面,从而走向相对主义、怀疑论、不可知论、宿命论以及历史虚无主义,构筑成自己“清逸绝尘”的哲学体系的。而且,他的这种思想成了天下后世饱读诗书的土大夫们借以聊以自慰、自解的精神“鸦片”,从而寄情于  相似文献   

3.
作家简介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故历史上"老庄"并称。"道"是他哲学的基础和最高范畴,既是关于世界起源和本质的观念,又是至人的认识境界,庄子的人生就是体认"道一的人生。  相似文献   

4.
壹、庄子其人和《庄子》其书庄子是老子思想的继承者,是先秦道家学派代表之一,人们常老庄并称。庄子也是以著书立说教育后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学说,影响后世,极为深远。《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说: “庄子者,蒙人(今河南商丘)也,名周。周常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闚,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  相似文献   

5.
一、自学要求:1、学习这则寓言,懂得办事要顺应客观规律的道理;2、学习一些文言词语的用法,了解三个成语的意义.二、自学提示:庄子(约前三六九——前二八六),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今河南省商丘县)人,曾作蒙漆园吏,大约与孟子同时,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后世把他和老子并称“老庄”.《庖(?)解牛》节选自《庄子·养生主》。“养生  相似文献   

6.
在老庄道家哲学中,关于“道”这一范畴,老子和庄子的认识既有相似的一面,也有不同之处。老庄的天道观,从根本上讲,都是唯心主义的,他们认为“道”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并且在“道”与天地万物的关系上也有基本相同的看法。但老庄关于“道”的认识也有不同之处,老子的“道”是形而上的本体论,庄子则将“道”内化为心灵的境界;老子强调“道”的自然无为,庄子则追求精神境界的超升;老子的“道”玄不可测,而庄子的“道”则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老庄“道”论之异同,对老庄后学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认为,老子是《老子》推设的作者,而老子是谁,迄今没有令人满意的定论,甚至是否真有过老子其人,也还值得怀疑。中国古代事实上并无单一作家的概念,“某某子”不过是一本书。这本书代表了被认为是其人所创立的思想学派,书的作者实际上也未必就是此人。本文中的老子、庄子并非指老庄其人,而是指这一学派以及创始人。  相似文献   

8.
春秋战国时代,学术与文学尚未分家,诸子的作品“不惟成了哲学上的名著,也成了文学上的名著”。这一历史特点决定了先秦散文流派与学术流派的重合。“老庄派”就是由道家学派构成的一个最富文学色彩的散文流派。 道家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与儒、墨鼎足而三同为“显学”的道家学派,也是在春秋末期社会大动荡的背景下形成的。它的创始人是与孔子同时或略早的老子,而继承并发展老子学说的则是战国中期与孟子同时的庄子。“老庄”并称,自西汉始,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9.
庄子     
【作者】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战国时代宋国蒙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概览】《庄子》,亦称《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但留下来的只有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  相似文献   

10.
庄子(前350?-前270?)名周,宋国蒙城(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人。曾做过蒙城漆园吏(专管收税的小官)。家境贫寒,曾“处穷闾陋巷,困窘织履,槁项黄馘。”(《庄子·列御寇》)庄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在当时“百家争鸣”的学术流派中,庄子属道家,与儒、墨相对。他与春秋末年的老子同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老庄”学派。庄子的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体系。他认为事物的本质是不可认识的,世界上一切事物的长短、大小、善恶、是非都是相对的,没有客观标准的;主张弃圣绝智,清静无为,顺乎自然,人类  相似文献   

11.
道家是中国古代哲学中重要流派,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它创始于春秋末期的老子;流而为战国时关尹学派、文子学派、列子学派、杨朱学派、黄老学派、庄子学派等。道家全部发展史上,黄老学派最具社会政治影响,庄子学派则无疑是道家思想的中坚。道家学派中最为重要的著作有《老子》、《庄子》、《列子》、马王堆帛书《老子》乙本前四篇古佚书、《管子》四篇(《白心》、《内业》、《《心术》(上、下》)、《淮南子》等。道家思想精深充实,特别是老、庄,他们揭示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弊端,对人间的愚昧进行辛辣的嘲笑,他们主要贡献是在哲…  相似文献   

12.
初识经典庄子,名周,字子休,生活在战国后期。庄子是道家学说的代表人物之一,是我国古代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辩论家。庄子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传统哲学思维中,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论自然观颇具特色,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老子把“道”作为宇宙的根本,世界的本原。庄子进一步丰富了“道”的内涵,提出以无为本的宇宙本体论思想。近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成为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严重问题,使人们认识到人与大自然和谐关系的重要性。这就是老庄思想给我们最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老子和庄子同属道家学派,其诗学观念从许多方面来看都有所关联,因此世人多以“老庄”并称。但由此带来的问题是,容易单方面的“以老解庄”或“以庄注老”,从而掩盖了老、庄的差异。因此探讨老、庄诗学观念之异,对于深刻理解和把握老、庄诗学的精神实质,以及辨析二者对后世的不同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郭玥 《文教资料》2013,(35):18-20
道家文化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老子》和《庄子》是道家文化最重要的两部经典.虽然老庄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然而两者对于“道”所侧重的角度却有所不同,老子的“道”心怀天下,庄子的“道”专注个人.而造成两者差异的原因,与两者所处的社会环境与思维意识有关.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人皆以为老庄盛言“自然”,然而“自然”一词不仅在老庄很少出现,而且没有名词性的实体涵义,不作为一个哲学概念而存在。而王弼《老子注》和郭象《庄子注》是后世皆误以为老庄盛言“自然”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先秦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周及其学派著作汇编《庄子》,对后世影响极大。时至今日,庄子余风犹炽;甚至远渡重洋,连美国也掀起了“庄子热”。大约由于庄子主张出世吧,他的传记材料流传后世极少。《史记贿一篇《老庄申韩列传》,内含“庄子小传”,似乎是聊胜于无.两汉而下直到今天,研究庄子身世的人,无不牵《史记·庄周传功圭桌.但是,这篇“庄子小传”实在出于附会,不足信据。为了讨论方便,我们且把太史公撰写的“庄子小传”全文录之如下:“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  相似文献   

18.
老庄思想是中国古代审美体验论的源头,老子提出的“味无味”、“以身观身”与庄子提出的“神遇”、“物化”等体道方法,都为后世理论家所吸收,并成为重要的审美体验方法。老庄的这些理论命题构成了古代审美体验论的理论框架,在今天仍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老子和庄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和美学家.他们的艺术心理学理论也十分丰富.叶朗认为,老子及《老子》书都早于孔子,无论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逻辑的角度着眼,都应该把老子美学作为中国美学史的起点.本文也沿用这一说法,并推而广之,将老子的艺术心理学思想放在孔子以前.虽然庄子(约前369—前286)的出生年代比较迟,但因他与老子的哲学、美学、艺术心理学思想属同一体系,故与老了一并论列.由此看来,老庄的艺术心理学是中国艺术心理学史的起点,因此十分值得研究.本文试就老庄关于艺术心理学的几个基本问题,逐一加以胪陈.  相似文献   

20.
<正>专栏导语从本期开始,我们开辟一个小栏目"地老天荒的舞会—感悟老庄",来聊聊老子和庄子,谈谈他们深刻玄妙的思想和他们的思想对当下社会、对我们的人生与教育的启发。老子和庄子,同为道家学说的创始人,也都是横空出世的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他们各自独立完成极其恢宏、壮美、深奥的宇宙观和人生观的构造,又一脉相承地汇总成道家学说的不朽根基。后世将二人并称为"老庄",将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