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戊戌变法的倡导者,是以日本的明治维新为蓝本来规划中国社会,达到“救国图存”的改革方案的.日本的明治维新成功了,使日本的封建社会结束了半殖民地的危机而走向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终于成为一个“国富民强”的资本主义国家;然而,中国的戊戌变法却失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仍处于水深火热、倍受凌辱的深渊.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有些人尤其是青年人难解其因.现对十九世纪下半叶日本的明治维新及十九世纪末叶中国的戊戌变法这段近代历史进行反思,也许对今天的改革开放抓住机遇加速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无意义.  相似文献   

2.
戊戌变法为为中国近代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探寻了出路.纵观世界历史的发展,与我们临近的东亚国家日本早在当时的三十年前也进行了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即日本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是受到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以西化和现代化为目标,由日本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最终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的一次成功改革.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之间有着太多的相同之处,但其结果却大不相同.本文就以中国近代史为切入点,通过工业文明的发展来对比与研究中国戊戌变法与日本明治维新之间的相同点与区别.  相似文献   

3.
19世纪后半期,东方的两个半殖民地国家日本和中国,先后实行了两次旨在挽救民族危亡,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和1898年中国戊戌变法.但由于两国实行改革的领导阶级力量、群众基础、改革方式、封建势力强弱等因素的不同,从而引起了不同的结果.前者摆脱了半殖民地状态,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成为亚洲强国;后者却没有走上富强道路,也没有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那么日本的明治维新为什么会成功?而中国的戊戌变法却失败了呢?  相似文献   

4.
自19世纪下半叶开始,在亚洲彼此一衣带水的两个封建国家分别进行了救亡图存、拯救国家民族危机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分别走上了两个国家的历史舞台。两个国家的改革运动,对本国乃至世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本文通过对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发生的社会背景、国际背景两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其成败原因,警醒世人。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史学界就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与中国清末戊戌变法失败原因进行对比研究,展开讨论,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见解。如,有的同志强调,明治维新的成功,得利于近代亚洲第一次民族运动的高潮,这场运动在相当程度上牵制了欧美列强对日本的侵略与干涉,客观上对倒幕维新的成功给予了种种的支援,而戊戌变法则是在欧美列强虎视眈眈的险恶环境中进行的,国际环境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两国“维新”与“变法”的成败。也有同志认  相似文献   

6.
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的结果迥然不同,这与领导者在战略部署、策略运用上有很大关系。中国的维新派战略上“躁进”,策略上“轻率”,没有抓住有利的改革时机。相比之下,日本明治维新领导人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纲领,“稳扎稳打”地推进改革,表现出了高超的政治才干。  相似文献   

7.
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①。明治维新成功了,但我国仿效明治维新的戊戌变法却失败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长期以来引起了中外学者探索的兴趣,究其原委,诸说纷纭。早在戊戍变法的当时,一些外国人就认为时机尚未成熟,国内有的人也觉得维新派“操之不免过急”,②有的人则认为光绪帝没有实权。解放后,对这个问题曾展开了广泛的讨论,不少人将其归结为帝国主义的势力太强和资产  相似文献   

8.
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同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但结果却有天壤之别。前者成功,后者失败。本文就两国变革条件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其一成一败的原因,也许有些经验教训值得今天在改革开放的深化阶段借鉴。  相似文献   

9.
本世纪与上世纪之交,一衣带水的中日两国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一次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转折,这就是自命为天朝上邦的中国放下自己高贵的架子,在政治、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由原来的慷慨地奉献变为从日本虚心地引进。日本有变封建主义民族为资本主义民族的明治维新,中国则有以之为样板然而却没有成功的戊戌变法;“日本之变法,赖俚歌与小说之力”,维新派在政治上惨遭失败之后,也转而对文学寄以厚望,并在日本文学的影响下,开展颇有声势的文学革新运动。目前,日本明治维新曾给中国的戊戌变法  相似文献   

10.
内外环境大体相同的两大改革结果却大相径庭——中国的戊戌变法以失败而告终,日本的明治维新却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进入近代的国家。其中的一个内在原因是两者接受外来文化的心理不同。近代以前,中国文化以向外辐射为主导致近代中国人对待外来文化表现出漠然、不屑甚或戒备、抵触。而日本处于文化低势能地带、故日本民族对待外来文化总表现出一种积极的摄取欲。  相似文献   

11.
内外环境大体相同的两大改革结果却大相径庭——中国的戊戌变法以失败而告终,日本的明治维新却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进入近代的国家。其中的一个内在原因是两者接受外来文化的心理不同。近代以前,中国文化以向外辐射为主导致近代中国人对待外来文化表现出漠然、不屑甚或戒备、抵触。而日本处于文化低势能地带、故日本民族对待外来文化总表现出一种积极的摄取欲。  相似文献   

12.
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是近代史上发生的两个重要历史事件,尽管二者有诸多相似之处,但最终结果却截然不同。那么,哪些因素导致二者有着不同的结果呢?本文撮其要者,简析如下:一、二者所处的时代及所遇到的外部阻力大小不同明治维新发生于1868年,戊戌变法发生于18...  相似文献   

13.
黄遵选与《日本国志》和《日本杂事诗》,对日本明治维新的情况进行了全面、详细的介绍,为中国近代的维新变法运动提供了蓝本,是戊戌变法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基础。黄遵宪在了解日本的同时也在改造自己,日本明治维新后的巨变促使他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既与爱好和平的日本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也对日本的侵略性有非常深刻的认识。在对外交上主张对日本采取强硬政策:趁“今日本国势未定,兵力未强,与日争衡,犹可克也”。否则,“隐忍容之,养虎坐大,热将不可复制”。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中国和日本分别兴起“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这两个改革的指导思想分别是“中体西用”和“和魂洋才”。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一个成功了,另一个没有成功。从社会文化背景,教育基础,改革的过程进行比较,进一步辩析“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发生在一八九八年的中国戊戌变法,如同一八六一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一八六八年日本明治维新运动一样,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由于日本和俄国自上而下的改革获得成功,资本主义得以迅速发展;而同一类型的中国戊戌变法,却在封建顽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联合扼杀下夭折了.这场力图将中国改造成资本主义社会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尽管有着许多时代和阶级局限带来的弱点,但从其历史作用来看,无论在政治上、经济上和思想上,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进步的、积极的影响.在中国近代史上,它开创了一个民族资产阶级成为政治舞台的主角的新时期,其功绩是不可低估的.  相似文献   

16.
历史比较类难题可以从可比性、区别等方面来考虑,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的比较很好地说明了这点。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60年代的东亚有两个国家在列强的枪口下被迫走上了自救运动的道路.一个是中国,又一次遭受了外国入侵后,一些开明的地主阶级进行了一场以“中体西用”为宗旨为口号的洋务运动;另一个则是日本,佩里叩关给日本带来了极度恐慌,在内忧外患下,日本也进行了一场以“东洋道德,西洋艺术”为宗旨的明治维新运动.本文主要对当时两国自救运动中的宗旨进行分析,为何两国在时间大致相近、背景基本相同、宗旨本质一致的情况下各自进行了自救运动,但结果却一败一成,的确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18.
日本的明治维新与我国的戊戌变法是近代亚洲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两次变革之举。那么,它们留给后人的启示是什么呢?一、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不同结局19世纪中叶,日本已进人封建社会的末期,由于国内资本主义的发展,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日益激化,封建专制体制已处于崩溃的边缘。与此同时,已经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为了开拓更广阔的世界市场和抢占更多的原料产地,凭借其坚船利炮大举侵略日本。它们的兵舰与商船所掀起的波涛,频频冲击着东瀛海岸。此时的日本,也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和民族危机,在内忧外患之…  相似文献   

19.
戊戌变法是一场仿效日本明治维新的改革运动,虽然,这场改革运动以失败告终;但它在传播西方思想和引进资产阶级政体模式方面,具有积极的历史进步性。本文着重探讨的是,康有为在戊戌变法中引进的日本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中日两国的交往历史源远流长,1800年以前的日本以中国为师,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深受中国影响.然而1840年的鸦片战争炮声没有将中国的封建统治阶级从“天朝大国,万邦来朝”的酣梦中震醒,却使日本的武士阶级从中接受了教训.此后日本改变了学习对象,通过学习西方,进行了日本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明治维新”.日本自从搭上了资本主义的未班车后,即疯狂向外侵略.首先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打败了昔日的老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