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写什么”和“怎样写”是学生作文的两大难点。学会观察,是解决作文“写什么”的重要前提。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不知道有意识地进行观察,不能很好地将平时的观察与作文紧密结合起来。为此,笔者采用“作文、观察、再作文”的顺序,引导学生从对比中领会观察?..  相似文献   

2.
章寒梅 《考试周刊》2010,(40):72-72
“细察灼见酿华章”.这句话概括了观察和作文的关系:观察是作文的基础.作文离不开观察。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但是有了源泉并不意味着就能写好作文。写好作文.关键在于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对事物的深刻认识。我结合小学生作文教学实践,谈谈观察的重要性和如何学会观察的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3.
正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文章是客观事物在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也就是说客观事物是作文的素材。可是,大部分学生观察事物不仔细,写作文的时候发愁。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一、感受生活观察是一个复杂的活动。会观察,作文才会有话说;善观察,作文有话才会说。要想获取新颖的题材,我们就要形象地去体验生活、观察生活  相似文献   

4.
看图作文是小学生作文训练的一种方式,是经常练笔的好方法。在看图作文时,先要看懂图,在看懂图的基础上才能写好文。写好看图作文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观察图画要细致看图作文的“文”是在“图”的基础上写出来的,所以细致观察非常重要,要做到观察细致,一要按顺序观察。由整体到  相似文献   

5.
作文过程中,要获得鲜明生动的写作材料,就必须注意观察社会生活。观察可分为审美观察和科学观察两种。审美观察是在感知事物特征的过程中,伴有积极的情感参与;科学观察则是用比较客观的眼光观察自然物的活动,一般没有积极的情感参与。在作文教学中,由于小学生作文训练的重点是记叙文,所以,小学作文教学讲的观察主要是指审美观察。  相似文献   

6.
作文就是用笔说话,会说话就会作文。而要想有话说就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观察对于作文是十分重要的。要想写好文章必须重视观察事物,提高观察能力。观察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作文的基础和前提。没有观察,学生习作就成无源之水、无米之炊,可见在语文习作教学中观察能力的有效培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看图作文(看图说话、写话),是目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尤其是低年级作文教学中最为常用的一种作文形式。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促进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发展的角度,我们来探讨一下这种形式作文对学生的影响。作文是观察、思维和表达的密切结合。《大纲》规定小学阶段作文的要求是“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而良好的观察能力的确又是学生表达能力、分析能力形成的前提。培养学生的观察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前提.所谓观察能力,是在有目的、有计划以及有思维活动参与的感知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比较稳固的认识特征.观察能力既是智力的门户又是智力的源泉.在小学生作文中碰到的最大困难是"不会观察,无话可说".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那么,应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  相似文献   

9.
杨远猛 《成才之路》2009,(18):86-87
作文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小学生最感苦恼的是“无米下炊”。究其原因,并非生活中真无“米”。而主要是由于小学生观察力较差.还不善于通过观察获取和积累作文材料。观察作文。就是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为中心的作文训练,是小学作文训练的主要内容。我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组合指导小学生观察作文,充分发挥多媒体组合的整体优势,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作文教学纲要明确提出 :“三年级的主要任务是训练学生有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 ,培养观察事物的兴趣 ,写出内容比较具体的片断作文。”因此 ,必须重视片断作文的指导 ,教给学生写片断作文的方法 ,提高写作能力。1 教会学生观察、记叙的方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观察是  相似文献   

11.
鲁迅先生曾说:“作文第一须观察。”学生作文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不善于观察。因为学生平时没有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或是观察不得法,所以他们缺少相应的生活体验和写作素材。于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自然在情理之中了。由此可见,引导学生深入观察是作文训练的重要一环。喜欢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将游戏引入作文教学,就是在作文之前,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生动、活泼、  相似文献   

12.
李小容 《考试周刊》2014,(10):50-50
作文始于观察,指导学生写观察作文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指导学生写定向作文的具体案例,阐述了写定向作文的方法、技能和技巧。  相似文献   

13.
观察是学生获得写作素材的前提,观察训练在作文教学中非常重要。实体观察和第二观察、意念观察,这两者的关系是基础和升华的关系。在长期的作文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往往比较注重实体观察而忽视意念观察。或者不会进行意念观察,因此在写实的作文中如写人、记事等。一是不能生动,停留在表面;二是根本无从下笔只好再去做实体观察。那么,作文教学中,怎样去训练学生的意念观察呢?  相似文献   

14.
作文是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作文的内容,而文字表达则是作文的语言形式。小学生经常出现的作文空洞、平庸现象,其直接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生活的观察与理解。作文源于生活。所以,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首先应该让他们学会观察、思考,得到体验。  相似文献   

15.
作文的过程,实际上是观察、思维和表达相结合的过程,作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也不外乎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绘画对于作文教学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因此我们可以运用绘画知识来指导学生作文,以提高作文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作文是什么?     
作文是生活的浓缩,是思想的展示,是个性的张扬。一、作文是生活的浓缩。作文的实质,是一个人对现实世界与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并将自己的观察和思考用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使作文有"源头活水",写作者就要学会观察与储存生活,善于浓缩和提炼生活,进而感悟并思考生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生活永远是作文最丰富、最本真的素材。二、作文是思想的展示。作文是思想的载体,是独立思想深厚的土壤。作文应该有写作者的思想,成为写作者思想展示的舞台。没有思想的作文,不管外表多么华丽,也只能是一具空壳。思想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和挖掘,来源于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要想  相似文献   

17.
<正>作文教学,一向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每到作文时,学生感到很难,而写好观察作文,学生更感到为难,难于无法准确、生动、具体地表现事物,难于无话可写。为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让学生在作文中有话可写。在观察作文教学中,我探索出观察作文教学的五步法,即:学习、观察、写作、评议、再学习。教学实践证  相似文献   

18.
很多学生一提起作文 ,就感到头疼 ,他们觉得没东西写。要改变这种局面 ,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动机 ,即培养他们的兴趣。在长期的作文教学中 ,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培养观察能力。 观察是对客观事物进行察看和调查 ,获得作文材料的主要手段 ,它对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有很大的作用。生活是美丽的万花筒 ,五彩纷呈的生活为我们的作文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素材 ,关键是要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作文教学只有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学生作文才有话可说 ,有材料可写。 (1 )静态观察。引导学生注意观察 ,学习观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观察是作文的先导,也是作文的基本功,指导学生作文,首先要从观察开始,加强观察训练,从而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一、结合课文插图进行观察训练小学语文课本图文并茂,课文的插图尤其是“看图学文”的图画,是课文内容的形象表现,而课文又  相似文献   

20.
在作文教学中,我发现小学生作文的质量普遍不高,其原因之一是作文时常因找不到写作材料而不能较好地完成作文训练的要求。作文应该有感而发,这“感”发自于内心对生活的体验。有鉴于此,我在作文教学实践中积极引导学生“超前”观察。在每次作文训练前,根据训练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并写好观察笔记,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较好地解决了学生作文“无米之炊”的问题。使学生笔下的活动场面丰富多彩。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单元的作文要求是“观察冬天的一处景物或某项活动中的人物……”。本次作文教学,由于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