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通过对2001年我国女子足球联赛第1阶段7轮42场比赛中队员犯规数据的统计、分析,力图找出我国女足联赛犯规的基本规律,以帮助裁判员在临场更好地执法,推进女足职业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对比分析法、数理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第四、五届女足世界杯赛运动员犯规特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第五届女足世界杯运动员的犯规、越位比上届少,红、黄牌比上届多。绊摔是运动员犯规的主要类型,破坏明显进攻机会是女足犯规战术的主要手段,因铲人犯规被黄牌警告的最多。犯规的最高峰期从76—90min向0—15min时段转变,黄牌、越位的高峰期仍在下半场的最后15min。犯规、红黄牌中场比例在增加,前场和后场的比例在减少。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部分青少年女足队伍的调查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通过对我国部分U—16女足队伍的全面调查,了解当前我国青年女足的发展状况,并对其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提出建议。认为应该继续强化政策导向作用,引导女足真正遵循足球规律;尽快建立、实施女足教练员培训体系及大纲;确立女足在学球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对世界优秀女足队的年龄结构及我国12支优秀女足队的年龄结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世界优秀女足队最佳年龄结构为23~27岁,我国优秀成年女足队年龄结构目前较为年轻化,且女足运动员年龄在28岁以内,与运动成绩呈正比关系。应抓住我国优秀女足队年龄结构目前呈年轻化的特点和年龄结构日趋成熟的有利时机,进行科学化的、有针对性的训练,争取在2008年奥运会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我国短道速滑运动员非犯规干扰的统计及分析以及非犯规干扰现象与抗干扰方法的探讨,旨在我国教练员和运动员认识到非犯规干扰的意义,提高抗非犯规干扰的能力,提高运动水平。  相似文献   

6.
女子足球运动员生理、心理及训练特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分析认为,我国女足的水平有下降趋势,女子青少年足球运动普及程度不高。要充分了解女子的生理机能和心理特点与男子的不同,防止女足训练完全模仿男子化倾向,在女足训练中摸索和逐步掌握女足训练的规律和特点。  相似文献   

7.
女足在对方罚球区30m区域接停球失误原因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全运会西安赛区女足预选赛的统计分析,了解到女足队员在攻入对方罚球区附近30m区域内的接停球失误的主要原因是接停球过大和接停球不到位,次要原因是接停球的方法和方向不当,同时了解到女足的失误多是在原地和非对抗状态下的,因而反映出女足队员的接停球基本技术水平较低,要想尽快提高女足的运动技术水平,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就必须在女足的接停球基本技术方面下功夫,扎扎实实打好技术功底,才有可能使我国的女足走向奥运.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德国女子足球的水平很高。2004年11月,德国队和中国队又分获U19女足世青赛冠、亚军。本文摘译了德U19女足的训练实例,希望对我国女足的训练有一定的参考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女足"二次创业"的目标设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现代女足历史的回顾和当前世界女足的形势分析,阐释了中国女足“二次创业”的目标设置,旨在宣传和推动我国女足运动的发展,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  相似文献   

10.
对九运会与八运会女足决赛中射门情况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我国12支优秀女子足球队在九运会女足决赛的28场比赛中射门情况与八运会女足决赛的射门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与八运会相比九运会进球数较少,九运会女足比赛射门位置主要集中在罚球区外,在罚球区内和远距离射门的次数偏少,前卫队员的射门次数及进球数较少。指出,应加强快速、对抗性的射门训练,以提高我国女足比赛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1.
曾桂生 《湖北体育科技》2004,23(2):210-211,214
通过对江大女足在2002年和2003年全国女足联赛中活动距离情况的临场统计,并与2000年全国女足锦标赛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江大女足在比赛中快速冲刺跑的次数少,且距离短,表现出体能不足的弱点,加强快速反复冲刺跑能力的训练,是当前提高我国优秀女子足球队训练质量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第9届全国运动会女足第二阶段决赛中进攻情况的统计与分析,及与第8届全国运动会女足比赛相关数据的对比,结果表明:九运会女足比赛进攻失误的主要原因是传、接球失误,与八运会女足比赛的统计结果基本相同。说明加强传、接球训练仍是当前提高我国优秀女子足球队进攻质量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3.
探寻了我国女足运动的发展历史,从中分析女足运动发展的历史背景;并从国际女足运动发展环境已发生改变等三个方面指出了我国女足运动管理体制改革的紧迫性,继而解析了资金投入不足、"三级"训练网受阻、竞赛市场萎靡、保障机制缺失等女足运动管理体制的困境;提出了我国女足运动管理体制创新路径的选择,以期为推动我国女足运动的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成年女足“年龄结构”的综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成年女足目前存在年龄结构过于青年化的现象,通过与2007年女足世界杯的相关信息进行比较,指出了我国女足竞赛体系和女足运动员成长模式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可操作的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杨进 《湖北体育科技》2008,27(2):133-135
青少年女足运动的发展是我国女足运动开展的基础,从可持续发展的可持续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多方面剖析影响我国女足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为青少年女足运动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运用数理统计、比较研究等方法,探讨了中国女足在身体基本形态、战术阵型、射门、射门准确率、控球率、场均失球及犯规等方面与其他4个对手的优势和差距,认为应加大女足后备人才的培养力度,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继续聘请洋帅执教,以促进中国女足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辛华 《新体育》2007,(9):20-21
1991年首届女足世界杯大赛在中国举行,女足运动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美国的足球女孩,中国的铿锵玫瑰,剽悍的瑞典女足和强悍的德国女足先后称霸足坛。然而,2007年女足世界杯大赛到来之际,来自足球王国巴西的玛尔塔成为当今世界女足第一人。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女子足球占据我国体坛一席之位不过四年左右时间,但其迅猛发展的现状和方兴未艾的潜力却甚是令人振奋。从进一步提高女足现有竞技水平的角度而言,及时了解当前我国优秀女足运动员的身心特点,以便选取更适宜女足运动的人材和确保训练的针对性,乃是我国女足向更高目标冲击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我国竞技女子足球运动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竞技女子足球运动主要经历了兴起、发展、提高、达到世界女足领先水平等阶段,目前正处于下滑、徘徊不前的状态.我国成年女足整体竞技水平发展不均衡,呈区域性非均衡发展特征;城市青少年女足发展较好,但地区之间差异较大;青少年女足教练员、裁判员学历普遍较低;女足队伍规模和运动员数量增长缓慢,后备人才基数不大;发展基础薄弱,场地经费严重不足;主要为举国体制下的专业队体制.女足发展和整体优势开始弱化;省市地方协会组织结构不健全;后备人才培养不够重视;青少年教练员缺乏系统培训;综合素质和执教水平偏低;女足在教育和训练方面存在不足;学校女足未被重视,发展缓慢;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等是影响我国竞技女足发展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1991年,我国曾成功地举办了第一届女足世界杯,成功地推动了我国女足运动不断发展。12年以后,我们将再次举办女足世界杯,这也是我国在新世纪举办的第一项世界级大型足球赛事。中国的小玫瑰们还没有问鼎过世界冠军的宝座,在此,我们恭祝2003女足世界杯成功举办,也预祝中国女足再创佳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