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个民族从萌芽、成型到发展、壮大,总有与其相适应的民族精神相伴随。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产生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并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2.
民族精神的与时俱进的品质是由民族不断发展着的实践决定的。作为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代表和中华民族精神最忠实的继承者和发展者的中国共产党在80余年的奋斗历程中,根据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发展和需要,在继承传统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基础上,不断地培育、铸造新的民族精神,推动着中华民族精神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3.
一个民族从萌芽、成型到发展、壮大,总有与其相适应的民族精神相伴随.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产生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并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4.
羊煜 《考试周刊》2009,(24):199-200
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要求每个教育工作者以全新的观念、独到的视角、广博的知识,适应时代的需要。《历史课程标准》第二部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在短短的课堂教学中,如何继承优秀民族文化,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在毛泽东博大精深的思想中,民族精神占有突出的地位。他有着浓厚的爱国主义精神,鲜明的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强烈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继承和弘扬毛泽东的民族精神,对于开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局面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唯变所适、兴利除弊、革故鼎新、变法图强是传统改革精神的思想精华。正是改革精神的推动,创造出中华民族举世无双的灿烂文明。邓小平批判地继承了民族的改革精神,他提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发展和完善、改革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等理论,是对中华民族改革精神的继承、发展和超越。  相似文献   

7.
民族文化是历史的缩影,是一种精神的纽带,还是一种包容与兼收,更是一种继承和创新.为了增强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就要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8.
从文化和民族精神对民族发展的历史作用入手,阐述了建设先进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大现实意义,概述了中华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提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思想观点。  相似文献   

9.
主题说明及活动目的 在中华大地上,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都有着各自独特的传统文化。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辉煌成就,可以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并激励我们去创造更大的辉煌。“寻访家乡的传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就是为了让学生在活动中继承和创新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与创新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在其革命生涯中,通过继承、改造传统精神,吸收、融汇近代精神,赋予了民族精神以新的内涵、新的气息,从而有效地高扬和提升了中华民族精神。本文主要探讨了孙中山对民族的爱国精神、重和精神、自强精神、重德精神的继承和弘扬。  相似文献   

11.
周立群 《湖南教育》2001,(16):44-45
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是民族语言的教育,承担着继承民族优秀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的神圣使命。新大纲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新教材增选了许多体现民族精神的课文,如《尊严》等。在语文德育中,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应重点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教师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精神、一种灵魂!重塑民族精神的重大历史使命要求重视和加强教师精神培育。教师精神结构是一个以民族精神为基础、以教育精神为中坚、以狭义教师精神为核心的系统。教师精神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在继承传统教师精神精粹的基础上职前与职后、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反复进行的终身一体化过程。  相似文献   

13.
语言文字是“负载文化的交际工具”,我国历来就有“文以载道”的教学传统。对传统文化的“扬”(即继承)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个性,探究民族特性沉淀的过程,继承民族优秀传统,重塑民族精神;对传统文化的“弃”(即批判)主要包括:继承和发扬“五四”新文化运动传统,批判传统文化中的封建性糟粕,构建“民主”、“科学”、“和谐”的民族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4.
传承中华美德,培养民族精种对凝聚全民族的意志和力量,振奋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和现实意义。传承中华美德,培养民族精神.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在新的历里条件下.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发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15.
任民教授根据邓小平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实践和理论创新,从民族精神的精华、邓小平的继承培育和超越三个侧面展开论述,一方面集中再现了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中民族精神的理论精华,另一方面又充分展示了邓小平民族精神理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超越,深刻地阐明了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基础和渊源,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在当代的继承和发展,实现民族复兴必然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邓小平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从民族精神是凝聚力的精髓深挖民族传统精神的理论资源,从升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提升民族精神,从开拓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新境界提升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6.
王茹 《中国德育》2004,(6):46-46,66
《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施纲要》指出,创新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要继承优良传统,又要体现时代进步的要求,从时代和社会发展进步中汲取营养,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的内涵,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开拓进取,勇于创新。这就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  相似文献   

17.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蕴含着特有的民族精神和民族价值。在体育全球化的推动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呈现出新的态势,在推进我国和谐社会建设中,多元化民族文化继承、传播与发展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基于此,下文就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中心,对如何优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文学已有了几千年的光辉历史。在这源远流长的历史积累中,我国的文学形成了既与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学相联系,又与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学有显著不同的审美特征。深入研究这些审美特征,既是发掘和继承我国文学的优良传统,振奋民族精神,提高民族自信心的需要,又是对近几年泛滥的民族虚无主义思潮的有力反驳与匡正。  相似文献   

19.
民族精神既具有历史的继承性,又是时代文明的结晶,培育新时代的民族精神在当代显得更为迫切。中华民族要以与时俱进的态度,立足于社会实践,传承历史文明、不断开拓创新,广泛而大量地吸收、融合外来其他民族优秀的精神内涵,促进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升华和发展,为中华民族的繁荣与富强提供昂扬向上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20.
教育管理的继承与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为了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学校管理需要创新。认真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把继承我国教育管理的优良传统与改革确实存在的弊端结合起来,是教育管理创新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