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如果把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作为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那么民主社会主义是先于科学社会主义出现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剖析了当时流行的多种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流派,实质上这些流派属于民主社会主义。蒲鲁东在1840年发表的《什么是所有权》一书里不但主张普选、放弃革命及"第三种社会形式",而且尤其对共产主义制度展开了攻击。蒲鲁东的这些主张具有民主社会主义的典型特征,因此蒲鲁东是民主社会主义的"鼻祖",具备原初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于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起源的研究,学界存在多种观点。本文认为,如果把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作为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那么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是先于科学社会主义出现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剖析了当时流行的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流派,实质上,这些流派属于民主社会主义思潮。蒲鲁东早在1840年发表的《什么是所有权》一书里不但主张普选、放弃革命及"第三种社会形式",而且他尤其对共产主义制度展开了攻击。蒲鲁东的这些主张具有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典型特征和原初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一文中,明确提出了共产党联合各民主政党的策略思想;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对马克思、恩格斯联合民主政党的思想进行了继承和发展,提出了不同历史时期对民主政党采取不同联合策略的思想。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及改革的不同时期,将马克思主义联合民主政党的策略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政党合作形式——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并加以制度化,实现了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4.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的关系,对于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有着重要的意义,能更好地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能更好地促进和巩固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能更好地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和创造性性,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一、社会主义民主什么是民主?民主的原意是人民的权力。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一向把民主首先看作是一种国家制度。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把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和“争得民主”作为同一个问题提出来,把争得民主,即掌握国家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制度,作为无产阶级成为(或称“上升为”)统治阶级的标志。列宁也曾经指出:“民  相似文献   

5.
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因病医治无效,于一八八三年三月十四日在英国伦敦寓所逝世。三月十七日,他的遗体安葬于伦敦城北郊的海格特公墓。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用英语作了这篇悼词。恩格斯的这篇讲话,最初用德文刊载在《社会民主党人》报上。 一八四三年,马克思从德国迁居法国巴黎,筹备和出版了《德法年鉴》,并在上面发表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的文章。一八四四年九月,马克思与恩格斯相识,十天的共同生活,是两位革命导师成为终生革命战友的起点。一八四八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为第  相似文献   

6.
深入学习科学社会主义,应认真弄清真假社会主义的区别。多年来流行于西欧,近年来严重影响着东欧的“民主社会主义”,是不是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究竟应如何认识和对待它?弄清这些问题,在国际风云变幻的当今世界,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民主社会主义”的含义和由来“民主社会主义者”这个词,最早见之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里。马、恩在论述“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时,提到瑞士的“法  相似文献   

7.
当代社会主义面临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如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商品经济,二是如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建设民主政治。本文想就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几个问题,略述管见。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民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历来十分重视的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早就提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所以,民主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当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夕就讲过: “不实现民主,社会主义就不能实现。”列宁这句话明白告诉我们,“第一、无产阶级如果不在民主斗争中为社会主义革命做好准备,它就不能实现这个革命,第二、胜利了的社会主义如果不实行充分的民主,它就不能保持它所取得的胜利,引导人类走向国家的消亡。”③列宁讲得很清楚,它包含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是夺取政权的问题,就是说在旧社会,无产阶级要利用资产阶级民主为社会主义作准备,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的政治前提;第二个意思是争得民主以后,要建设社会主义,不实行民主是不行的。因为社会主义事业不能光靠少数人实现,需要集中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发扬民主就是为了这个。同对,社会主义是人民的社会主义,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理应  相似文献   

8.
无产阶级革命在内容上是世界性的革命。列宁与马克思、恩格斯一样,在开始他的革命活动时,就具有世界革命思想。列宁在1894年写的《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一文为俄国工人阶级规定的战略是“率领一切民主分子去推翻专制制度”,并引导俄国无产阶级(和世界各国无产阶级并排地)循着公开政治斗争的大道走向胜利的共产主义革命。”①列宁所讲的俄国无产阶级与世界各国无产阶级并排地走向胜利的共产主义革命,是同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内容是国际性②的这一思想相一致的,是其继承和发展。在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理论中,世界革命的思想都是其主要组成部分。然而,探讨列宁的世界革命思想与共产国际前期策略的关系,不能仅从一般理论上而应该从实践的角度着眼,把列宁的世界革命思想与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革命思想作一比较,看看列宁的世界革命思想对共产国际策略的制定以及前者的转变对后者的转变产生何种影响。  相似文献   

9.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概括了马克思光辉的一生和伟大的贡献,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供了强大思想武器。本文通过对《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研究、分析,从写作背景、现实意义等方面入手,论述其在当代具有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0.
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马克思、恩格斯曾在《共产党宣言》中“探讨了现在社会内部或多或少隐蔽着的国内战争,直到这个战争转变为公开的革命,无产阶级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巴黎公社革命首次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预见变成了现实,创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它虽然只存在短短72天,但它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创造了宝贵的历史经验。特别是它在社会主义民主和廉政建设方面的有益探索,至今仍闪耀着历史的光辉,对当代社会主义国家正在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和廉政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党内民主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属性。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在指导和领导无产阶级政党建设过程中,对发展党内民主提出了民主是党的属性、重视党的代表大会作用、完善党内选举等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中,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党内民主理论的应用和发展,形成了党内民主建设要贯彻民主集中制、加强党员的权利保障和重视党内民主生活的培育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12.
1847年,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和《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的通过;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建党学说的基本奠定。理论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建党学说也是这样。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领导共产主义者同盟参加欧洲1848——1849年革命的斗争中,在领导第一国际的实践中,在帮助各国党的健康成长中,这一学说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一、党在对敌斗争中发展党的利益是高于一切的1848——1849年,欧洲发生了暴风骤雨的革命。在这次革命中,马克思、恩格斯和共产主义者同盟自始至终都是站在斗争的最前线。这次革命虽然失败了,但是实践检验了马克思和  相似文献   

13.
<正>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和实践的历史,也就是同形形色色非科学社会主义斗争的历史。早在15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在写《共产党宣言》时,就批判了众多的非科学社会主义流派,其中对“保守的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批判,在今天仍具于重大的现实意义。当时,马克思和恩格斯把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归结为三个特点:(1)“消除社会的弊病,以便保障资产阶级社会的生存”;(2)“力图使工人阶级厌弃一切革命运动”;(3)“要求无产阶级停留在现今的社会里”,仅仅着眼于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也就是说,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只要求进行一些“丝毫不会改变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的改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80——281页)。所以,这种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就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亦即资产阶级可以接受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4.
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为了战胜敌人、克服困难、完成革命和建设任务而组织同盟军的问题,也是无产阶级自身团结统一的问题。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战略和策略原理的重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明确提出了共产党人要“支持一切反对现存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运动”,要“努力争取全世界的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议”的观点。列宁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策略思想,指出无产阶级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越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通过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实践证明,资本主义在中国行不通,走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中国的唯一选择。 一、新民主主义的发展前途只能是社会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认为,先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才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在德国,“资产阶级革命只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直接序幕”。他们又提出,无产阶级要不停顿地把民主革命发展成为社会主义革命。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俄国革命的实践出发,丰富和发展了革命转变的理论,。他认为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在民  相似文献   

16.
从一九三八年《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问世以来,关于无产阶级国家形式问题,在国内外一直流行着该书的传统说法:1.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最适宜的政治形式,仅仅是马克思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一度“指示”,“没有在著作里得到进一步的发挥”;2.恩格斯早已否定了马克思的“这一指示”,继而在《爱尔福特纲领草案批判》中重申了另一个“原理”,即议会制“民主共和国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治形式”;3.因此,在一九一七年二月以前,包括列宁在内的各国马克思主义者都认为,“议会制民主共和国是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对社会最适宜的政治组织形式”(均见该书的结束语)。我认为,这些说法都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恩格斯无疑是世界最顶级的理论巨匠, 仅仅就其理论成就来说, 仅仅就 《资本论》 一部书稿,就足以与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和孔子、 老子并列, 远远高于伯恩斯坦考茨基等民主社会主义理论家: 马克思恩格斯是博大精深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之创造者; 而伯恩斯坦考茨基之流不过是马克思恩格斯所创造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之运用者和修正者而已. 然而, 问题的关键在于, 民主社会主义理论家们虽然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学生,他们却因此而得以站在伟大导师的肩膀上, 经历伟大导师逝世以后的世界新变化和新实践, 因而可以见马克思恩格斯所未见, 看得更加高远、 清楚和确切. 特别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科学泰斗马克思恩格斯面前, 伯恩斯坦考茨基等民主社会主义理论家虽然渺小之极, 甚至如马克思曾轻蔑地称之为 "天生的俗种"; 但当这些渺小平庸之辈运用伟大导师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于实践时, 却足以发现和修正科学社会主义的谬误, 从而形成民主社会主义之真理: 科学社会主义实乃民主社会主义之母; 没有科学社会主义就没有民主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8.
高放 《老年教育》2011,(7):18-18
1847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参与创建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简称"共产党",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共产党组织。他们撰写的《共产党宣言》成为共产党的纲领文件。 在第一个共产党的党章中,就规定了党内实行民主制的原则,做出党内民主的示范,具体表现为五点:一、党的各级领导人是民主选举产生的,不是上级委任的;  相似文献   

19.
从无产阶级革命到实现共产主义有一个过渡时期,这个过渡时期有多长,马克思没有具体说明,列宁根据苏联革命实际,提出这个过渡时期应分为无产阶级专政与社会主义民主两个阶段。此对这两个不同的时期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提高人们对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发展阶段的认识,有利于为推动社会民主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理论的独特贡献李会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进行革命,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的科学。恩格斯在同马克思创立、坚持和发展这一科学理论的过程中,作出了自己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马克思曾经称赞恩格斯是“现代社会主义最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