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2010年芬兰开展的一次全国调查结果显示,43%(424,000)的芬兰儿童参加由体育俱乐部组织的体育活动。由于参加体育活动儿童人数的增加,将需要更多合格的教练员。因此,需对开展正规的教练员教育以及提高不同等级的教练员培训课程的成效进行研究。研究人员调查了芬兰体操教练员(N=17)对三级培训课程的认知度。建议的课程为200-250个小时,包括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以美国体育学院为研究个案,分析其教练员教育的现状,主要结论:美国体育学院教练员学历教育主要为学生胜任教练员工作岗位奠定基础,教练员继续教育主要满足在职教练员的认证;入学形式灵活;学习形式多样;以教练员领域的理论课程为主,安排少量的运动项目技能课程;专业课程考核方式有差异,注重实践课程考核;学生毕业要求较高.建议我国体育院校教练员培养应在专业方向上使培养目标具体化;制定不同层次的教练员教育计划;进一步完善招生入学条件;遵循以职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原则,优化课程结构;全面综合地考核专业课程并重视实践课程考核;适度延长学制,提供多种学习形式;注重与体育组织合作,提供多样化的教练员继续教育计划;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民健身”的不断普及和学校体育课程受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加之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和学校对健美操教学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多,对健美操教师和教练员教学能力的要求也有很大的提高,培养教学实践能力水平较高的健美操教师和教练员显得尤为重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教育人才的培养,是满足社会对健美操教育人才需求的一条重要途径.然而,现阶段研究发现,多数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教学实践能力不合格,就业困难等问题严重。  相似文献   

4.
一.教练员在比赛中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心理训练不仅是运动员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也是教练员本身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运动心理学较多地论述了运动员的心理训练问题,而对教练员本身的心理训练有所忽略,这是一个不足.我们认为,教练员的心理训练也应是运动心理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甚至是一项更为重要的内容.如果教练员没有经过很好的心理训练,要想使运动员得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及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专业化角度对教练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进行了研究,认为一个专业化的教练员,应具备执着的专业精神、高水准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专业能力.结合我国教练员的实际提出,树立专业化意识、重构教育体系、改革课程体系、建立和完善教练员职业化制度是实现专业化教练员应具备的专业素质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常规统计法,研究了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教练员学”课程理论体系及教学内容。研究认为,运用问题系统方式构建教练员学课程理论体系比较运用,并初步对“教练员学”的研究对象、课程理论构建原则、方式、教学内容方案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新时期我国教练员知识需求、结构与教练员的培养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目前我国教练员知识结构存在知识范围过窄、领域单一、结构失衡等不足,在教练员培养上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加强陈述性知识学习、提高程序性知识能力、增加默许性知识的建议,并对教练员有效培养途径以及应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论文摘要     
<正> 教练员是运动的中心运动、体育教育和娱乐是学校体育课程的组成部分,它们对形成学生的品格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一般性的体育教育和专门性的教练工作的基本原理及教育的内容就成为一项研究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9.
话语2011     
《网羽世界》2012,(1):36-39
“我的奖得不得不太重要。我个人认为早该得过了。我觉得最该拿的是2005年,当时没拿很遗憾。后来是否给我应该不重要了。”1月16日,安踏2010CCTV体坛风云人物颁奖盛典,获得最佳教练员提名的李永波说。  相似文献   

10.
业余教练员的培养是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上海、江苏等地区的教练员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训练单位在业余教练选拔中主动性不足,公开招聘教练员成为各单位理想的选拔方式;(2)业余教练员培训中职前、在职和职后教育的衔接不紧,探索有效的教练员教育模式成为业余教练员培养的重要环节;(3)科学的考核指标和合理的聘任目标是激励教练员提高执教水平的重要保证;(4)健全的教练员信息保障机制可以完善教练员的知识结构,更新教练员的训练理念,是业余教练员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提出了健全教练员培养制度,建立教练员流动机制等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