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对参加2011年全国游泳锦标赛和冠军赛的运动员进行观察与统计,运用调查法对部分国家队、省市专业队教练员以及国际级以上裁判员进行调查,分析我国高水平游泳运动员在技术方面运用规则的优势与不足.建议仰泳运动员出发时提高脚的位置,从而提高身体重心位置,减少水对运动员背部、臀部的阻力,使身体在空中的抛物线更加合理;部分仰泳运动员转身过程中没有连贯划臂,使动作出现停顿;蛙泳运动员出发和转身后应充分利用水下海豚式打腿增大推进力,同时避免犯规.  相似文献   

2.
“前交叉”是爬泳两臂配合的三种形式中的一种,50年代初,为全国运动员广泛采用。由于“前交叉”技术配合时,两臂所处的相对位置不够理想,因而出现一臂入水后在体前消极“滑行”,以等待另一臂入水后方开始划水。这就使得运动员在游进中出现划水时加速,移臂减速的现象,破坏了动作的连贯性和速度之均匀性,造成较大的阻力,减慢了前进的速度。  相似文献   

3.
水冰系二年级同学,为了更快的改进游泳技术,经常进行改进技术的会诊现场会,这是一项群策群力改进技术的好措拖.这个班的李可安同学,长期以来,仰泳的划水太浅,缺少爆发力量,运动成绩提不高,毛病在那里?在技术改进的现场会上,李可安同学根据同学们提出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主要运用Dartfish 5.5软件以25帧/s速度对北岛康介、汉森、谢智、范德伯格等优秀男子100m蛙泳运动员多届比赛的技术解析,分析不同竞技阶段的技术特点与技术风格.其结论如下:(1)保持较快划频的积极游进节奏是优秀男子100m蛙泳运动员取得成功的关键.(2)优秀男子100m蛙泳运动员技术表现出:身体位置高平,躯干、腰部与手腿动作配合协调;窄收腿、快收腿,窄蹬腿的腿部技术特点;宽划水、深划水的手臂技术的特点.(3)优秀男子100m蛙泳运动员游进时的重心水平速度变化呈现明显的"双谷双峰",运动员划手与蹬腿是产生推进力的两个主要动作,单个动作周期内最大速度产生在手臂内划阶段,但蹬腿的推进力冲量对速度的贡献要大于划手的推进力冲量.  相似文献   

5.
本文综合了手的力学特性和手划水速度损失的时空特性,对游泳划水的合理路线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运动员能量损耗相同的条件下,合理的划水路线是手相对于身体的划动方向和身体纵角的夹角在40°~60°的范围内.理论分析结果和R.E.Schulihauf的实验研究结果非常一致.据此,游泳运动员应该重视横向划水肌肉群工作能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6.
试论后蹬跑对现代短跑后蹬技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理论和实践上分析了传统短跑后蹬跑练习与现代"屈蹬式"短跑技术的不同特点.得出:后蹬跑练习对改进和提高现代短跑技术有一定的制约性,原因是后蹬跑练习的动作速度、起始状态和后续特点与现代短跑技术的等同状态差距较大.  相似文献   

7.
用定量的运动学方法对13名女子一级以上游泳运动员徒手和戴两种不同规格的划手掌游自由泳时的划水技术进行分析比较,指出了女运动员戴划手掌游时划水技术动作在时间、空间、时空方面与原有技术动作相比较发生的一些显著改变,建议教练员和运动员在使用划手掌进行水中专项力量训练时重视避免划水动作结构和节奏方面的变化,将戴划手掌游对技术动作的破坏减小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两位优秀选手在第28届奥运会蛙泳比赛进行录像分析,结果表明:1) 北岛康介采用"小波浪式"蛙泳技术,"避阻"技术异常突出,充分利用划臂、蹬腿和腰腹的力量获得最大的推进力,而且在收臂、收腿时始终保持较好的流线型,提高了游进速度.2) 罗雪娟采用"高航式"蛙泳技术,划水效果好,动作频率快,协调,连贯,蹬腿有力,滑行能力强.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探讨蛙泳划水、蹬腿、配合游牵引力与100米蛙泳成绩的关系,评价运动员划水、蹬腿和配合游的力量素质,了解运动员游泳技术效能,以期对游泳教学训练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前滚翻转身是当前仰泳的各种转身中最为先进的技术,但由于部份运动员对仰泳前滚翻转身规则的认识、理解和技术掌握、运用上均存在着一些问题,从而使仰泳前滚翻转身的犯规率大大高于其它各种犯规情况,而使该技术丧失了应有的速度优势。本文针对这一情况,对前滚翻转身的犯规情况和原因进行了一定分析、研究,以求为预防其犯规动作的发生和该动作的技术训练,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采用技术动作录像拍摄与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江苏省青少年男子背越式跳高运动员起跳摆动技术分别从摆动方式、摆动速度、摆动幅度以及腿、臂摆动配合等方面进行运动学分析,旨在为我国青少年背越式跳高运动员起跳摆动技术的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四种泳势划水推进力的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定义划水路线角,并以此来描述三维空间复杂的划水路线.其次,利用美国游泳生物力学专家R.E.scbleihauf的实验结果,分别对四种泳势划水推进力中升力和阻力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定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蛙泳划水推进力中,升力成份占70%以上,其余三种泳势的划水推进力中,升力和阻力大致各占一半.为此,本文提出应重视加强游泳运动员横向挥臂肌肉群工作能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13.
对110m栏跨栏步新型技术特点及其重要性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多年的实际训练经验和实地观察国内外优秀高栏运动员比赛、训练时的技术特点,井在查阅大量技术资料和对优秀高栏运动员的技术图片进行分析后,阐述了合理的跨栏步技术以及腿臂配合的过程、方位、时机及其力学结构,从而以有力的论据说明了现代高栏跨栏步的新型技术特点及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短跑运动员快肌力量的发展,短跑运动的肌肉供能特点等几方面揭示了现代短跑训练的主要生理学特征,并以此为依据确立了发展短跑运动员的下肢屈肌群的力量是专项力量训练中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以国家队10名优秀男子跳板跳水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在合理界定跨跳步时相的基础上,对其摆动肢体的运动特征进行分析。发现跨跳步的摆臂方式是直肘沉臂和屈肘升臂、跨跳步的摆腿是采用控膝摆髋技术来增大人体的压板力量、快升臂和高提腿有利于增大有效压板和腾空高度。同时分别得到了跨跳步自由肢体摆动与支撑腿蹬伸协调配合的具体运动学特征和控膝摆髋技术的具体运动学参数。  相似文献   

16.
游泳时每个动作周期内的速度变化是由划水动作和准备动作的技术效果决定的。研究每个划水动作周期的瞬时速度便于评定游泳运动员动作的运动学参数和动力学参数的合理程度。但是从前对游泳技术中的这一问题研究得很不够。其主要原因是很难找到一种适于在竞技游泳中使用的,测量瞬时速度的方法(1,6,7,9)。  相似文献   

17.
通过运动学分析揭示了双杠大回环屈体后空翻2周成挂臂动作的运动学规律和技术特点,为我国运动员发展和改进此类动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8.
以广州市青少年业余游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等方法,构建广州市青少年业余游泳运动员选材的指标模型、权重模型与评价模型.结果表明,广州市青少年业余游泳运动员专项选材指标可以分为泳姿技术评定因子、形态机能因子和专项素质因子;权重模型呈现出以仰泳姿势技术、蛙泳姿势技术和流线型指数指标最能反映广州市青少年业余游泳运动员选材特征,提示着专项技术评定和身体生长发育方面突出 青少年的游泳业余运动员的选材要求.另外,根据各指标权重构建青少年游泳业余运动员的专项选材评价体系,为教练员更加便捷和科学的进行选材工作提供实证意义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优秀女子武术运动员膝关节肌肉力量的特点.方法:采用等速肌力测试方法,对四名优秀女子武术运动员左、右膝关节进行慢速60°/S和快速240°/S的屈、伸进行定量测试.结果:在60°/S和240°/S测试中,四名运动员屈肌群变化不大,而伸肌群下降较多.相比60°/S测试,在膝关节快速屈伸过程中,膝关节最佳用力角度出现的更早.结论:戴和刘膝关节力量发展较好,屈、伸肌力量和两侧关节同名肌力量发展较均衡,呈现出专项特点.而周的异侧同名肌群比差异大于10%,需加强右侧膝关节股前肌群的锻炼,宋的左膝关节屈肌群需要加强爆发力的练习.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200m和400m个人混合泳比赛中不同的节奏策略规律,本研究选取近4届奥运会(2004,2008,2012,2016)和6届世界锦标赛(2005,2007,2009,2011,2013,2015)个人混合泳比赛前8名运动员的320项成绩为研究对象,运用Bonferroni事后检测法、皮尔逊相关性、双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在性别的对比中,200m和400m男运动员与女运动员有显著性差异,其中男运动员在自由泳和蛙泳(p<0.001)更明显.2)在等级对比中,200m与400m奖牌获得者与未获奖牌者有显著性差异,其中男子200m奖牌获得者在蝶泳、仰泳和自由泳(p<0.001),400m在蝶泳(p<0.001)更明显.3)除200m个人混合泳中的仰泳(p=0.003)以外,性别与等级的对比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1)对于男子奖牌获得者而言(200m和400m),仰泳与最终的时间相关性最强;女子奖牌获得者,则是仰泳(200m)和自由泳(400m).对于男子未获奖牌者(200m和400m)在蛙泳,女子(200m)在蛙泳和(400m)在自由泳上所起的作用更为明显.2)男运动员在200m和400m个人混合泳的比赛中采用的是积极加速节奏策略,女子运动员采用的是消极节奏策略.3)在个人混合泳训练中教练可以专注于采用积极加速节奏策略进行训练,尤其是在200m上,而在400m要考虑第一圈蝶泳尽可能"有氧"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