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本单元突破口 这个单元由《药》、《项链》、《夜》、《一碗阳春面》四篇小说组成,是本册中的第二个小说单元。关于小说的人物、环境、情节和主题,“单元知识”作了精要介绍。因此,本单元的教学可以利用小说知识指导学生阅读。在方法上可采用对比阅读,求同析异。本单元小说虽说出自于不同国別的作家之手,但在塑造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方面也有共同之处。四篇小说,  相似文献   

2.
一单元整体设想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小说。教学时,应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小说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了解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方法,体会小说情节的各种安排方法和景物描写的作用及语言运用的特点,从而增强学生阅读小说的能力和语言运用的能力;还应引导学生把握课文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让他们从中受到教育和感染,从而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和道德感情素质。本单元是初中阶段最后一个小说单元。在此之前,  相似文献   

3.
初中语文第六册第七单元所选课文全部是小说。单元教学要求有两点:一、进一步理解小说三要素,了解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二、体会小说情节安排方法、景物描写的作用、语言运用的特点。根据小说的特点,了解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方法应是本单元教学重点,也是本单元教学突破口。那么我们怎样去具体突破呢?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重点 本单元四篇课文,两篇讲读课节选自古典名著《红楼梦》和《水浒》,都是古典小说中的艺术精品。自读课也是精彩片断和优秀篇章。根据小说教学的特点,本单元可以把以下几点作为教学的重点:1.梳理小说的情节结构:了解小说情节既要服从主题的同心原则,又要反映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的记叙原则;2.学习小说刻画人物的技巧,学会运用语言描写、心理描写、行为描  相似文献   

5.
一、以单元知识短文《小说的人物和环境》、《小说的情节和主题》指导阅读,在阅读教学中反复运用,借助梯子登堂入室。第三册的三、四两单元可组合为一个大单元,首先阅读知识短文。  相似文献   

6.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编排在初中语文(非课标实验教材)第六册的第三单元。这一单元的五篇课文都是小说。关于小说,学生不陌生,一方面,有较为广泛的课外阅读积累;另一方面,在前五册的教材中,已经学过不少小说,如《最后一课》、《社戏》、《范进中举》、《麦琪的礼物》等。而且,在第五册还学过一篇《谈谈小说》的语文知识短文。联系本册教材中“继续要求学生认识学习语文与生活的关系,着重培养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的教学重点和本单元“在已有基础上,重点欣赏小说的细节描写、环境描写和语言描写”的教学重点,处理好这篇课文的思路,应抓住…  相似文献   

7.
1988年秋季使用的高中语文第五册共有七个单元,其中议论文两个单元,应用文一个单元,诗歌一个单元,小说一个单元,文言文两个单元。每个单元有“单元知识和训练”,其中“基础知识”部分结合本单元文体介绍有关读写知识;“训练”部分根据全套课本阅读、写作、听说训练的纵线安排分别插入各单元。本册“阅读、写作、听说训练”有如下安排:阅读训练有“专题阅读”、“诗歌的朗读”、“分辨口语和书面语的语体特点”三项内容,分别安排在议论文单元、诗歌单元和小说单元里;写作训练有“评论———议论文的综合训练”、“读后感——议论文的综合训练”、“应  相似文献   

8.
本单元突破口 本单元是小说单元。所选四篇小说涉及古今中外,包括我国的古典小说《群英会蒋干中计》、现代小说《阿Q正传》、当代小说《党员登记表》和外国小说《警察和赞美诗》。这四篇小说都是传统的情节小说。从小说创作的角度讲,传统的情节小说都是以表现人物为中心的,人物的表现又有赖于性格的刻划。一旦性格得以确立,不同的性格便要发生碰撞和  相似文献   

9.
初中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作文指导安徽\陈永睿邱家敏难点指津本单元作文训练是写小小说或读后感,二者选一,现分别介绍其写法如下:一、写小小说。小小说是“具体而微”的小说,篇幅短小而容量大,取材广泛而高度集中,人物不多而力求典型,情节简单而跌宕多姿——瓶子虽...  相似文献   

10.
一.单元教学总体设想 (一)本单元的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单元的课文,复习巩固阅读小说的知识;了解中国古代小说的特点i培养速读小说的能力;领会小说所表现的主题及意义。 (二)单元教学重点 1.通过学习本单元的课文,了解中国古代小说重视情节的完整、生动、曲折的传统。 2.通过学习本单元的课文,了解中国古代小说通过对人物的语言、行动的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特点。 3.通过学习《林黛玉进贾府》,了解中国古代小说对人物出场的生动描写。 4.通过学习《明湖居听书》,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对音乐描写的高超技艺。 5.学习对小说三要素的分析,学习准确把握主题的  相似文献   

11.
初中语文第三册第七单元课文的学习重点是小说。本单元安排了《在烈日和暴雨下》《变色龙》《杨修之死》《小小说三篇》等四篇课文。这几篇小说 ,从篇幅上说 ,有长篇小说 (节选 )、短篇小说、小小说 ;从类型上说 ,有我国古代的、现代的以及外国的。学习本单元课文 ,首先应该了解有关小说的知识 ,初步掌握小说的特点。小说 ,作为反映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它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 ,有人物活动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要手段来表现主题思想。学习小说就要从以上几点去把握和领会。本单元课文都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有比较完整…  相似文献   

12.
一、单元教学目的 1.进一步掌握小说的线索、情节、主题等有关知识,学习本单元几篇课文巧妙安排故事情节的技巧。2.学会从情节入手分析人物形象。3.了解课文各自所反映的深刻主题,学习作品中志士仁人为民族解放而献身的精神,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考点 1.重点:《药》、《项链》巧妙构思小说情节,刻画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2.难点:《药》和《夜》用明、暗两条线索串联故事的技巧;对“坟场相遇”中乌鸦出现应如何评价,对“一件小事可以成全你,也可以败坏你”等重点语句的理解。3.考点:课文所涉及的文学常识、修辞格的运用,作品中用以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典型方法,如环境描写,动作、心理描写等,小说精彩片断鉴赏。  相似文献   

13.
[单元概说] 与试验教材相比,修订后的教材,这一单元是新增设的单元。编者将两篇古代文言散文与两篇古代文言小说组成一个单元,意在培养学生文言散文与文言小说的欣赏能力。要注意在第三册第六单元曾经训练过的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立意、形象、语言方面入手欣赏本单元的文言散文与文言小说。其中《逍遥游》、《促织》可以重点从立意入手;《促织》、《柳毅传》  相似文献   

14.
<正>《我的叔叔于勒》是九年级上第三单元的第三篇小说。本单元的要求是"欣赏作品,能从中得到人生的启示和艺术的享受。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小说的主题,分析人物形象,体会艺术特色,品味小说的语言。"学习小说我们可以从分析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入手,把握住这个脉络就是找到了教学的钥匙。莫泊桑这篇小说,情节波澜起伏,张弛有度,人物个性鲜明,立意深刻,语言简洁明快而富于个性,小说的主题深刻而丰富,作  相似文献   

15.
[单元概说] 与试验教材相比,修订后的教材,这一单元是新增设的单元。编者将两篇古代文言散文与两篇古代文言小说组成一个单元,意在培养学生文言散文与文言小说的欣赏能力。要注意在第三册第六单元曾经训练过的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立意、形象、语言方面入手欣赏本单元的文言散文与文言小说。其中《逍遥游》、《促织》可以重点从立意入手;《促织》、《柳毅传》  相似文献   

16.
第五册第五单元由讲读课文《爱迪生》、《做风车的故事》。阅读课文《忆一次乓乓球赛》、独立阅读课文《我的弟弟》和《基础训练5》组成。本单元要以训练“抓住事物重点”为核心,让学生在读写中初步学会如何抓住事物重点的方法。 一、本单元在全册教材中的作用。 从思想教育上来看,本单元通过介绍爱迪生不怕危险,顽强实验,发明一千多种东西;小萝卜头在监狱中认真刻苦学习;牛顿做了小风飞后说不出道理,从此发愤努力,刻苦钻研等故事,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懂得一件事情乃至一项事业的成功,必须刻苦努力,不怕打击和挫折,有顽强的毅力,这样,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从知识和能力培养的角度来看,“抓住事物重点”这一项目是全册读写知识、能力训练锁链中的重  相似文献   

17.
本单元教学重点是: 1.学习文言小说、人物传记叙述故事、刻画人物的方法。 2.学习古典小说、书序、传记等文体知识。 3.学习一些古代文化常识,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4.掌握本单元“岁”、“惊”,“习”等28个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然”的用法和意义。 教学突破方案 根据单元教学重点的要求,学习本单元可运用比较阅读法,了解本单元课文的文体特点,辨析小说和人物传记在表现手法上的不同点,《序》则可与一般书序相比较,区别其异同;比较四篇课文在评价人物上写法的异同。 (一)自读为主,提出问题讨论答疑,实行导学法学习《促织》、《柳敬亭传》两文。  相似文献   

18.
一单元教学总体设想 (一)教学目标及设想与第四单元一样,这一单元的课文也是小说。如果第四单元把教学的目标与重点放在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与把握上,那末,这一单元则重在理解情节的展开对于塑造人物、突出主题的作用。可用单元知识的内容,既作为前一单元的小结、归纳,又作为本单元教学的先导。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情节的含义,情节与人物形象的关系,情节与主题的必然联系性,并从课文人物形象的感染与主题的归纳中,受到必要的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19.
《绿叶》这篇小说,通过“看起来是那么小”的事情,揭示了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不会允许霸道存在这一主题思想,是进行社会主义和思想道德品质教育的好教材。读了这篇小说,的确被“有着一股纯洁的是非感、正义感”的主人公,被那些主持公理、正义的乘客“猛推了你一把”。小说格调清澈深邃,象征性的人物形象,第一人称“套”第一人称的结构布局,环境的衬托,在艺术上别具一格,读来饶有趣味。本篇拟插入初中语文课本第三册第五单元,即小说单元进行教学.整套教材安排了四个单元的小说阅读训练,这是文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第二册,第三单元已安排了一次小说阅读训练,了解小说的一般特点,在情节、人物、环境三要素中,  相似文献   

20.
本单元是小说单元,是这一册教材的重点单元。所选的三篇小说都是写人的。《故乡》主要通过肖象对比写人,《在烈日和暴雨下》主要通过景物描写写人,《制台见洋人》主要通过对待不同人物采取的不同态度的独白写人。因此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应是学习运用各种不同的描写手法来写人的知识,并把这些知识用之于阅读和写作实践。为了达到这一训练目的,特安排了三方面的训练题:一是基础知识题,二是分析思考题,三是知识运用题。基础知识题用于疏通文字,分析思考题用于学习文章中的写人的有关知识,即精读教材,知识运用题用于拿所学的知识用之于写作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