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学习的过程是积累的过程,教学中注重学生语言的积累,才能达到厚积薄发的效果。要让学生积累,就要让他感兴趣,教师要注重方法的指导和情感态度的培养。语文积累的目的是学以致用,在积累过程中让学生多写,勤练,不断把古今中外语言的精华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以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为目的。实现这一目标的教学途径包括:在课堂教学中安排足够的时间给学生阅读,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让学生在多读的基础上的感悟、积累、运用语文知识。同时,教师要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上,使学生在不断积累知识的过程中去探求、去创新。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教学应注重让学生多读书,多积累,并引导他们参与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积累语言和知识,不断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4.
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只有不断熟悉语言,积累语言,才能把古今中外的语言精华据为己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积累的指导是不容忽视的,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不断地求变求新,帮助学生激发积累意识,掌握积累方法,养成积累习惯,从而形成学生的自主积累。  相似文献   

5.
周林 《广西教育》2012,(29):20-21
语文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生活中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几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教师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不断积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在语文课堂的学习中,积累具有重要的意义。要提升小学生语文积累能力,教师应该在赏析品味中,让学生丰富积累;在多说多演中,让学生自主积累;在学以致用中,让学生深化积累;在拓展延伸中,让学生多方积累。以此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7.
从小学低年级开始,教师就应该注意在阅读教学中多让学生积累语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言积累的方式各不相同,有读中积累、背中积累、学中积累、用中积累、课外阅读中积累等。本文就小学语文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开辟语言积累途径,丰富学生语言积累的方法,谈几点体会。朗读中丰富积累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是阅读教学的重要  相似文献   

8.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主编张庆先生曾对学生作文前的积累材料打了个比方,他说:“积累词句犹如‘布云’,天知道哪块云彩会下雨,现在的‘布云’是为将来的‘下雨’作准备!”真是一语中的,道出了积累对学生语言素材的运用之重要性,只有学生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不断地吸收,不断地内化,不断地积累,达到一个质与量的飞跃后,那片片“彩云”就自然布成了,并在学生语素库中随时候雨。因此,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非常注重学生的语词积累,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中要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在语文的教学中,我们只有不断积累语言,不断熟悉语言,把那些值得储存的语言的精华存放在大脑中,才能转化为自己语言能力的养料,不断提高语言素养.因此,把语言积累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环节是势在必行的."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祖国五千年的文化精髓进行积累,由少到多,聚滴水而成大海,为语文素质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写作在语文教学中一直是重难点,学生写作能力高低与语文素养有直接联系。随着语文知识的不断积累,对写作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尤其是一些高中生虽然表面上掌握不少语文知识,但却不能合理的运用,最后导致写作能力不尽人意,究其原因还是写作素材积累不足。基于此,本文就高中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展开了探究。  相似文献   

11.
任志明 《考试》2009,(4):31-31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教会学生积累,才能实现课改的目标,而积累又必须通过课内、课外、生活等渠道来完成,因为语文学习只有从点滴积累开始,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才能水到渠成。在积累中学生才能充实自己,丰富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2.
随着课程的不断改革,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兴趣的培养受到越来越多教育者的关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有利于学生积累更多的语文基础知识,有利于开阔学生的眼界,增长见识。促使学生探索和发现阅读技巧,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3.
重视语文积累是《语文课程标准》其中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实施建议”中,先后多次提到指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学生要“有较丰富的积累”、“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积累”。语文教学要把语文积累作为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环节,把抓丰富学生语文积累作为重点,让学生的语文积累由少而多,聚沙成塔,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一、制订一系列完整的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语文知识的积累。初一上期积累成语,下期积累歇后语;初二上期积累广告词,下期积…  相似文献   

14.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不断开辟语言积累的途径,教给学生积累语言的方法,使他们采集到更多的原材料,建立自己的语言仓库。一、感情朗读,引导积累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语言积累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学应以读为本,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读,读出滋味,读出情趣,从而将自己融入优美文字之中,在感情朗读中顺理成章地积累了语言。二、听说实践,丰富积累孩子们之所以学会说话,主要靠的是不断地听,不断地说…  相似文献   

15.
重视语文积累是《语文课程标准》其中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实施建议”中,先后多次提到指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学生要“有较丰富的积累”,“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积累”。语文教学要把语文积累作为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环节,把抓丰富学生语文积累作为重点.让学生的语文积累由少而多.聚沙成塔,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学习语文的过程,实际上是语言不断内化的过程。要加强阅读训练,使学生在琅琅的读书声中积累语言,在博览群书中积累语言,在听说读写中积累语言,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正>作文是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综合体现。在作文起步阶段,让学生乐于表达,敢于习作,分享成功,增强自信心,是作文教学最重要的任务。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老师觉得作文难教,学生觉得作文难写,作文成了语文教学的老大难。如何帮助学生不断提高作文水平,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关注的问题。在执教过程中,我感受最深的是"积累、实践、创新"这三个方面。一、积累是基础,必须强调多读、多记、多看作文教学质量不高,学生运用能力不强,原因是多方面的,其间,阅读太少,语言积累不多,是一个重要因素。吕叔湘在《语文教学中的两个迫切问题》中说"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语文教学也在不断地改革,在学生的语言发展敏感期,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准确地理解和运用国语,同时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不断地积累语言,为以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作文教学观,要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多从生活中找到作文的素材,引导学生在素材积累和语言锤炼方面多下功夫,以不断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20.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语言积累少,便是缺少语言这“米”。看来语文教学的关键在于找“米”。这米何在?就在于不断地积累语言,不断熟悉语言,真正把古今语言的精华据为己有。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解放思想,排除顾虑,减少一些不着边际的讲解,删除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练习,淡化一些僵硬知识的传授,把教学的重点真正转移到引导学生多读点书,多背点范文,多写点文章上来,教师的思想变了,学生的意识增强了,学生语言的积累掌握便一定会由少而多,聚沙成塔,为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关于如何积累语言,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下面三点方法,现说出来与大家共同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