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案例背景】理论背景: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感受与鉴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领域,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音乐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和其他科目有所不同,音乐学科更偏向于对学生学习兴趣、个性发展、音乐文化传承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忽略评价这个环节,而科学完善的评价能有效提高音乐课堂的效率。音乐教学过程中的评价不仅是教师评价学生,学生也需要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反馈,让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课堂教学活动,这样才能实现评价的真正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科学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展开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学习行为、情绪,使学生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教师可通过精选评价内容、创新评价形式、组织评价活动、延伸评价维度等策略,实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发掘学生学习潜力、强化学生学习体验、促进学生学习成长的目标,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学科素养。  相似文献   

3.
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身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小学音乐课程教学的要求逐渐提升[1]。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需要合理转变自身教学观念,有效选择音乐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更多的趣味性。教师在音乐课堂中应用音乐游戏进行教学,可使学生在课堂中更具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课堂游戏,学习更多的音乐知识,从而更加热爱音乐学科。  相似文献   

4.
杨秋霞 《中国教师》2013,(Z1):110-110
初中音乐教师向学生教学音乐时,为了让学生对音乐充满浓厚的兴趣,具有学习音乐的强烈动机,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教师需要根据音乐教材和学生特点创设音乐课堂情境,使学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同时,音乐教师要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带着情感去教授学生,去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5.
学习好音乐的关键是做好音乐课程评价,随着音乐课程评价标准、评价形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教师只有做好了音乐课堂评价才能从根本上让学生喜欢音乐,融入音乐,享受音乐。多元化课程评价不但激励学生演唱技能,更让他们在歌唱中去认识人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6.
学生大都喜欢音乐,但音乐学习并不轻松,如果教师教法单调,学生学习兴趣便会消失殆尽。教师从教材、教法、评价等角度切入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学生学习思维一旦被激活,课堂教学自然会进入良性发展轨道,打造高效音乐课堂便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要恰当运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提高音乐素养。教师还要创新课堂教学评价机制,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8.
姜利民 《考试周刊》2014,(46):183-183
音乐课堂评价现状不容乐观,评价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存在着过度赏识、华而不实等问题,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感受、体验音乐,导致学生不能更好地表现自我,展示个性能力。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闪光点,合理运用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及时捕捉赞美学生的时机,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相似文献   

9.
正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有效课堂不能脱离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配合。这就要求教师注意以生为本,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进行正确选择与优化,如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形式、评价方式等等,如此,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让他们喜欢上音乐课程。一、丰富内容与手段,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在音乐教学中,不少教师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同学们喜爱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不少学生只是迎合教师,或者不听讲,昏昏欲睡,又或者做其他事情。  相似文献   

10.
陆晓玲 《儿童音乐》2021,(1):74-75,79
音乐课堂中的体验式学习,即在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真实或模拟环境下的活动,学生通过体验的方式主动参与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来,充分调动身体的各个感官去感知音乐、理解音乐、创造音乐、表达音乐。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充分参与,从而获得个人的感受、经验、理解并进行交流和分享。那么,如何在课堂中进行有效的体验式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够获得更多的音乐元素经验建构,实现音乐审美自由、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目的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了一系列有效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音乐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教学科目,教师应当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音乐艺术水平。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形式,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将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在课堂中合理高效地传授给学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音乐知识的学习与探索。多媒体教学是辅助初中音乐课堂的重要教学方式,对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现在许多音乐教学中,参差不齐的学生生源构成的学生素质现状使得音乐课堂难以面向全体,关注每一个,形成高效课堂。改变这个状况教师要因材施教,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采取分层教学策略:了解学生差异;进行教学预设,目标分层;学生平等参与,小组分层;师生交流合作,互动分层;教师适当引导,辅导分层;开展多元分层评价。每个学生因材择学,在最适合的音乐学习环境中求得最佳发展,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小学生是音乐学习的主人”,对学生进行课堂学习评价,应该坚持以学生的评价为主体,使课堂学习评价成为激活课堂、激励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一、评价的内容——以学生实践为重点把学生的学习实践作为课堂学习评价的重点内容,就是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进行评价,又在评价中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将葫芦丝引入音乐课堂,可以让学生学习音乐的“和”之谐、情之“悦”、理之“美”。引入葫芦丝教学能给音乐课堂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能丰富学生的音乐学习内容、完善学生的音乐学习结构。但对小学生来说,学习葫芦丝容易出现气息的控制、乐谱的解读、吹奏的技巧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教师要善于借助葫芦丝教学,培养学生的“手感”“乐感”和“通感”,助推学生葫芦丝吹奏艺术不断进阶,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今小学音乐教学效果普遍不佳的状况,小学音乐教师应当进行教材的"二次开发",以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课堂效果。教师应时刻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要,通过有效删减内容、适时创设内容等方式进行音乐教材的"二次开发",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领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6.
张满丽 《考试周刊》2024,(13):147-150
在初中教育阶段,音乐并没有纳入中考,所以一些学生都对学习音乐不重视。基于此,初中音乐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互动式教学就是比较有效的教学模式,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初中音乐课堂上的互动式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7.
颜平 《儿童音乐》2012,(8):49-51
期末临近,每个学期的音乐检测学生评价又摆上了议程。这既是任教的音乐教师对学生一个学期音乐学习的检测和评价,也是学生的一次展示机会。以往,我们的音乐评价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通过听学生演唱一首歌曲来评价他们的演唱;三年级以上还要增加乐器演奏来对器乐学习进行评价;再结合平时的课堂表现进行过程性评价等等。评价手段虽比较丰富,但似乎总有点美中不足:期末考试显得很凌乱,你唱你的,他唱  相似文献   

18.
舞蹈与音乐之间是不可分割的关系,因为舞蹈既能让缺乏色彩的音乐课堂充满魅力,使音乐教学变得直观、有趣,又能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积极投身于音乐学习活动之中。教师可将舞蹈融入音乐课堂,通过身体律动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使学生领略到音乐的魅力,让音乐课堂更加精彩,从而构建魅力、高效的音乐课堂。  相似文献   

19.
张丹 《小学生》2013,(11):93-93
一、小学音乐课堂的尴尬现状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手段比较落后,学生对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音乐教学的重要性不能发挥出来。目前,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学习科目的音乐学习虽然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审美的能力,但是由于现阶段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手段比较落后,教学方式单一,作为小学生而言,他们对这些枯燥的课堂学习并不感兴趣,出现了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过程中的  相似文献   

20.
音乐课堂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众多,教师需要做好选择与整合处理,切准学生的学习心理展开设计和组织,促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如媒体激趣、乐器激趣、演绎激趣、评价激趣等都是比较常用的方法,教师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