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很多概念、公式、定理等都是通过动手操作得到的,因此,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手段。《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可见,动手操作不仅是数学的本质属性,更是新课程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这就需要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多为学生提供动手的机会和平台,让学生在动手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2.
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衡量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指标,更是促进学生对于教学知识汲取和巩固的有效策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增设各种利于学生动手操作、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的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欲望,努力将学生所学的知识有效转化为行为能力。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之一,是数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提供了思考、交流、探究的空间.有利于学生经历、体验、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数学活动经验.同时动手操作也是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中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与具体宴践操作活动密不可分。重视有效的动手操作,引导低年级学生循序渐进的探究知识,  相似文献   

5.
谢治  邵汉民 《教师》2012,(14):44-46
动手操作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教学的有效手段。《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此,笔者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和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等因素,进行操作活动设计的探索与初步实践,构建了“三段六环”小学数学操作活动教学模式,试图通过精心设计有效的操作活动,促使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对知识产生深刻的体验,主动获取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方法,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发展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6.
动手操作活动是小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有效方式之一,教学中,教师要在探究学习时、猜测验证时、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时、深化认知时等时机,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而体验数学、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之一,是数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提供了思考、交流、探究的空间,有利于学生经历、体验、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数学活动经验,同时动手操作也是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中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8.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由此可见,动手操作不仅是数学的本质属性,更是新课程提倡的主要学习方式。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从形象化向抽象化的思维方向过渡,唯有将动手操作引入小学数学教学中,才能真正为学生架起抽象知识形象化理解的桥梁。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与具体实践操作活动密不可分.重视有效的动手操作,引导低年级学生循序渐进的探究知识,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最有效途径之一.那么,如何有效提高低年级学生的操作能力呢?  相似文献   

10.
动手操作是学生思维的源泉与起点,能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趣味性动手操作、思考性动手操作、探究性动手操作,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发展和形成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有效进行动手操作能让学生在看、摸、听等活动中主动体验,加深理解,轻松地获取知识.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数学思维.本文结合小学数学三年级的教学,谈谈我对引领学生有效动手操作的一些浅显思考.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有效进行动手操作能让学生在看、摸、听等活动中主动体验,加深理解,轻松地获取知识,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数学思维。本文结合小学数学三年级的教学,谈谈我对引领学生有效动手操作...  相似文献   

13.
动手操作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因其形象直观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进行数学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在实践中被广泛应用。但在实践中也发现了不少低效的操作现象,不知为何而操作的学生大有人在。那么,有效操作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相似文献   

14.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动手操作就成了课堂上最常见的活动之一.有效的操作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可以让学生经历、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但当前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操作普遍存在以下问题:①教师充当"指挥官",为了操作而操作,使操作流于形式.  相似文献   

15.
束德美 《广西教育》2011,(19):27-28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当地让学生动手操作,能有效地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儿童思维具象性之间的矛盾。《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确实,动手操作无论在计算教学、概念教学还是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都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建构。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可见,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之一,是数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有效的动手操作中自主探究知识,学生在"动"中"思",在"思"中"问",以"动"促思,以"问"促学,有效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动手操作作为一种形象、直观、生动的学习方式,深得学生和教师的喜爱,成为数学课堂上常见的学习方式。教学中如果应用得当,则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起学生的数学思考,有利于数学问题的解决。那么,在教学中怎样才能使操作更为有效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想法。一、引发冲突,让操作成为需求动手操作只有在学生产生心理需求时进行,才能有价值,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学中教师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据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优化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主动感受、探究,获取知识,明晰数学概念、定理性质的本质,帮助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养成良好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9.
<正>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和具体的实践活动密不可分。操作实践是思维的源泉基础,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良方。操作性的活动为学生积极探索、主动获取知识提供了机会,为学生感知数学的现实背景、来源创造了条件。因此,重视直观教学、重视实践活动和动手操作,重视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自主探索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更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精心挑选操作内容,选择有效的操作方式、调控学生的操作过程、对学生操作结果的处  相似文献   

20.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动手操作成了数学课堂上常见的学习方式。作为一种形象、直观和生动的学习方式,动手操作深得学生和教师的喜爱,教学中如果应用得当,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起学生的数学思考,有利于数学问题的解决。当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