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近几年,由于边远农村小学办学条件差,孩子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很多父母将孩子送到村中心、乡中心小学寄宿,由此产生了特殊群体——寄宿生。他们远离家庭和父母,生活上,他们比其他学生苦;学习上,他们比其他学生耗时多;心理上,他们承受的压力大。如何减轻寄宿生的诸多压力,成了教师思考最多的问题。作为一线教师,我提出如下建议。  相似文献   

2.
由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增多和农村中小学的撤点并校,留守儿童和寄宿生的教育和管理问题成为摆在农村中小学校面前的两大课题。2004年9月起,铁罗小学在留守儿童和寄宿生中开展创建"爱心家庭"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1"爱心家庭"活动的萌芽撤点并校后,全校仅铁罗小学一所完小有寄宿生,由于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相对较差,一时难以适应寄宿生生活等种种客  相似文献   

3.
寄宿生管理工作是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一项比较难做和繁杂的工作,能否管好寄宿生,直接关系到学校办学的好坏。做好寄宿生管理工作,就能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学校其他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笔者就学校寄宿生的管理策略,谈一些粗略见解。  相似文献   

4.
杜威 《教育教学论坛》2012,(10):196-197
"90后"大学生的成长环境,造就了他们独特的群体特点,如个性鲜明,网络依赖性强;喜欢挑战自我,但心理脆弱,抗挫折能力差;思想开放,积极进取,易接受新事物,但拜金主义强,缺乏感恩,这给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作为"80后"的辅导员,对于"90后"大学生既不要过分强调他们的弱点,也不应片面放大他们的优点,通过创建师生网络沟通平台,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抗挫折能力训练,坚持以人为本,开展感恩教育,从而建立起无对立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以及在其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愈加复杂,因此大学生"特殊群体"人数逐年递增。通过对在校大学生"特殊群体"及其特点进行分析,探索其产生的根本原因,从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等层面上,构建较为完善的大学生"特殊群体"援助体系,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保障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6.
李鹏祥 《考试周刊》2013,(86):161-162
近年来,由于我国人口出生率低,学校撤校并点,农村学校学生增多,寄宿生思想品德教育是目前寄宿制学校非常关注的问题。特殊的生活环境使寄宿生形成了信仰教育缺失,形成了不良品德及生活习惯。本文提出了寄宿制学校加强寄宿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教育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7.
"富二代"大学生是"富二代"中的特殊群体,加强对其思想道德教育在我国社会加速转型的今天有着重要的意义,掌握这一群体思想道德现状是开展相关教育工作的前提。通过调查分析不难发现,"富二代"大学生群体思想道德素养层次不齐,然而整体而言存在的问题确实不小,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为响应我国《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提高义务教育水平,是当前深入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要求,农村小学大力推行寄宿制小学这种新的办学模式。但是,由于农村小学生饮食、居住在校,他们本身生活自理能力差,课余休闲时间过长,再加上农村小学基础建设相对落后,易造成学生课余活动不丰富多彩,甚至可引发厌学逃课等问题。所以有必要加强对农村小学寄宿生课余生活管理模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经济转型期必然产生的一个群体,并且会长期存在。在校率低且留级率高、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缺失、学习成绩差、管理教育难等,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建立"留守儿童"管理体制、加大对"留守儿童"教育的管理和扶持力度、为"留守儿童"进城扫清制度障碍,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0.
依据社会学研究中的社会化原理,高校实践教育是个人中早期社会化教育的理想模式之一。高校实践教育的主要载体是工作单位和同龄群体,这为青年学生展现了真实的社会情态和工作环境;依据工作单位这一载体的规范性和现实感,得出实践教育的"实"特征,而同龄群体这一载体的特殊性使得"趣"特征也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1.
班主任在小学教育工作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教育教学体系里,小学教育是其中一个特殊的教学时期。小学生对很多新奇事物有强烈好奇心,叛逆倔强、彰显个性是这个时期学生的突出特点。班主任在小学生教育工作过程中,引入朱永新"每月一事"理念,有助于更好地提升小学生教育工作的价值。在研究过程中,结合朱永新"每月一事"观点,就小学班主任的工作方法展开了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2.
李彤 《中小学管理》2012,(10):50-52
四川成都市锦里小学(城区小学)与百草园小学(农村小学)是捆绑发展的结对学校。两校的结对经历了深度捆绑、一校两区的行政推动模式,学术帮扶、孕育文化的科研助推模式,精神交融、特色发展的携手共荣模式三个发展阶段。城区小学对农村小学从"抱着走"、"牵着走"走向"看着走",两校从"捆绑"走向"松绑",走向互助与共荣,最终成为了"城乡教育共同体和共荣体"。  相似文献   

13.
教师的爱对学生来说好似幼苗需要的阳光,没有教师的爱,学生的身体、品格和智慧就无法得到充分的和自由的发展。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对城市与农村的教育都有很大的冲击。学生由于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的影响,造就了一部分"特殊学生"。尤其对于农村学校,"特殊学生"的产生更影响着班级的局面,给班级的教育工作造成了许多的困惑。班主任该如何对待他们,在此笔者谈一谈用赏识教育感化这一群体的一点尝试。一、信任学生,消除障碍,培养学习兴趣作为小学班主任,必须具备特殊生转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农民变成了“农民工”,农村大量人口涌向城市,他们的孩子往往由爷爷奶奶或亲友照看,于是便产生了“留守学生”这一群体。“留守学生”由于缺少正常的亲情关爱和必要的家庭教育,所以多数“留守学生”习惯差、行为差、成绩不理想,这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一大难题,如何破解难题是我们教育者一直在思考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专升本"学生作为本科院校的特殊群体,有鲜明的心理特征。教师作为学生思想和职业规划教育的骨干力量,在管理"专升本"学生群体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针对"专升本"学生的特点合理引导,不断加强"专升本"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6.
心理健康是人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学业及个体的发展。寄宿学校这种特殊的学习生活环境,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会产生许多影响。通过对山西省A市300名寄宿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寄宿环境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寄宿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一般,女生的心理问题多于男生,六年级存在的心理问题最多,是心理问题的多发期。因此,学校应该加强该市寄宿生心理健康教育,构建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为核心的"四位一体"的农村寄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相似文献   

17.
李明强 《考试周刊》2013,(47):173-174
民族地区的农村小学教育由于长期受到地理区域环境和其他条件的制约和影响,存在诸多问题。文章结合实际提出了由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建构"五位一体"体系,推进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的想法。"五位一体"各方联动,共同促进农村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克服制约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教育事业发展的困难,实现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8.
<正>农村教育对于整个国家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国家出台了"两免一补"政策支持农村教育。本文将基于Thomas B.Smith的政策执行过程模型,从以下四方面对"两免一补"政策的执行情况展开分析和展望。一、"两免一补"政策的主要内容"两免一补"的主要内容是指国家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和初中)的贫困家庭学生"免杂费,免书本费,逐步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的一项资助政策,简称"两免一补"。  相似文献   

19.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素质为中心的国民教育,要提高整体国民素质,就必须关注到每一个人,教师如果忽视了"学困生"这一特殊群体,就谈不上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对"学困生"的教育,调动"学困生"的积极性,让"学困生"步入正常队列,提高整体国民素质。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转移,“留守儿童”这一社会群体应运而生.目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性格上的缺陷、注意力不集中等.因此农村小学班主任如何教育和关心这一特殊群体成为教育教学中的重点,也是学校需要关注和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