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数感"作为数学教学目标提出的十多年间,受到了许多教师的关注。但在课堂教学中"数感培养"的整体推进与展开还不十分清晰,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生活体验、探索活动、估计运算中有效地发展数感,让游离于数学学习"边缘"的数感真正走向教学的"中心"。  相似文献   

2.
<正>"数感"到底从哪儿来呢?在我们揭开谜底之前读者不妨先思索片刻再往下看,看看您找到的答案与我们是否相同。"数感"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的一个名词,要求教师在数学课程中,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随之,很多教育工作者就如何培养学生数感进行了研究,也提出了很多建议。我们学校也承担了课题《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数感的培养》的研究工作。我们翻阅了很多杂志上发表的与数感有关的文章,  相似文献   

3.
<正>"数感"位居新课程中"六个核心概念"之首。"数感"是指对数的含义、数的计算技能、数的顺序大小、数的多种表达方法、数的模式、数的运算及结果的准确感知和理解等。教师肩负着培养学生数感的重任,教师应在不断的数学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对数的充分感知、感应和感受中,培养学生的数感。一、创设教学环境,培养学生数感  相似文献   

4.
李凤兰 《小学生》2013,(10):16-16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数学课程标准》还指出:这种能力的培养在于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数感是一个人基本的数学素养,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数感呢?一、数感源于生活体验数学离不开生活,任何脱离了生活  相似文献   

5.
数学,顾名思义就是"数"的学科,数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素养,是数学"十大"核心理念之一。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而言,教师教学中不仅仅是注重课本知识的传授,还要重视学生的数感培养。为此,教师应从基于学生认知基础、感受数学思想方法、关注课堂生成等方面培养学生数感,不断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6.
培养学生的"数感"是《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如何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感,让学生会"数学地"思考,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在对数的充分感知、体验、感悟中发展学生的数感。  相似文献   

7.
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数感,首先,可通过感知使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并能表示生活中的数,从而建立数感。其次通过实践活动、合作探究使学生加深对数的理解,使数感得到发展。最后可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把现实中的问题与数量关系建立联系,提出问题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领悟数感。  相似文献   

8.
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感",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结合教学实际,阐述了利用"数形结合"法培养小学生"数感"的几种具体做法,旨在提高学生对数量的悟性和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9.
吴汝萍 《河北教育》2012,(10):15-16
《数学课程标准》将数感放在了10个核心概念的首位,可见,培养学生的数感是当前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往往还比较模糊,亟需探索有效方法,让数感在学生的头脑中"丰满"起来。  相似文献   

10.
正数感是一种感觉,它留给每个人的印象各不相同,也许是难以把握的无奈、也许是无以名状的美妙,这种不确定性给它蒙上了更多一些神秘的味道。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充分体验,在"做"中产生"数"的感知、"量"的感觉。一、"数"出数感数的认识和意义是数学基础知识的"基础",数的概念的体验和理解与数感密切相关。为此创设学生熟悉的"数数"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直观地"数"出单位的个数,理解数的意义,通过分析、概括,认识、理解隐藏在事物之间抽象的本  相似文献   

11.
<正>新课标的10个核心概念中"数感"首当其冲,可见其重要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的具体情境,通过数数、估算、观察、操作、描述等等这些一系列丰富的活动,让学生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的作用,培养孩子良好的数感。"数感"一词的英文表述为"number sense",可译为多种意思,如感官、感觉、理念、意识、领悟等。数感既然是对数的一种感悟,它就不会像知识、技能的所得那样直接,它需要的是潜移默化,积累经验,逐步建立和发展的过程。到底如何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数感?每个人都  相似文献   

12.
盛雪 《辽宁教育》2014,(11):62-64
正"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要通过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学习,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应用意识、创新能力等十个核心能力。"数感"是十个核心能力之一,  相似文献   

13.
作为基本数学素养之一的数感,其培养的关键时期是小学阶段,特别是小学低学段。"数的认识与运算"这部分内容对于数感的培养尤其重要。教师可通过研究众多研究者对数感内涵的分析,准确把握数感的内涵,并结合"数的认识与运算",探索培养学生数感的手段与途径。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数感的建立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教师要巧妙地运用数形结合来培养学生的数感,让"形"离"数"更近一些,让学生离数学更近一些,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成就感和愉悦感,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5.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地把"数感"作为数学重要课程内容提出来,并将它列在六个核心概念之首,充分表明培养学生数感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所谓数感,主要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达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四点体会。一、生活化策略,积累数感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对于小学生而言,数感的培养既非抽象说教习得的,也非一蹴而就可及的,更  相似文献   

16.
数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数学素养,培养数感也是教师的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感,不是通过传授就能得到培养的,而是根据学情让学生通过实物、学具进行数数,引导学生去发现、感知、理解,进而逐步掌握数的内部结构,最终提升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数感呢?《数学课程标准》对此作了说明:"数感的具体表现是: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学生数感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实践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帮助学生建立数感作为数学教学的基本目标,加强对学生数感的培养,把数感的培养落实到教学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18.
就像音乐有"乐感"、英语有"语感"一样,数学中也有"数感"。在新颁发的《数学课程标准》中,第一次明确地把"数感"作为数学学习的内容,这是前所未有的。《数学课程标准》有6个核心概念,它们是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数感"摆在首要的位置,可见理解"数感"这个概念,是新教材十分强调和重视的问题。那么如何理解"数感",怎样建立和培养学生的"数感"呢?  相似文献   

19.
数感是学生的一种数学素养,是能够“数学地”思考问题的重要标志。教师只有尽量创设生活情境、注重动手实践、鼓励大胆猜测和重视问题解决,才能让学生在交流中感知数感,在操作中领悟数感,在猜想中发展数感,在应用中深化数感,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20.
正数感,从广义的角度来说,就是对"数学"的直观感知;从狭义的视角来理解的话,则是对"数"的感觉;如果从教学的层面来解读,数感则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它既是学生对数学的一种直觉感悟,又是一种将数学融于形象的思维形式,还是一种对数学问题的敏锐感受力。正因数感在数学学习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2011版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我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