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世界文学中,各民族文学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借鉴的现象。作为黑土文学代表的东北作家群在生成和发展过程中,一方面从中国传统文学中汲取养分,一方面也受到了邻邦俄苏文学的文化滋养,形成了东北作家群独特的民俗性、地域性、多元性的文化特征。俄苏文学对东北作家群的影响是多途径、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现代性形式的接受,主题和题材的模仿,艺术上的学习和探索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8,(2):F0003-F0003
该课题主要研究新疆各少数民族文学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受的俄苏文学的影响,包括影响的方式、途径、影响的过程以及表现,力图从对新疆少数民族文学的宏观阐释和对具体作家的微观分析中,考察俄苏文学与新疆少数民族文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在俄苏文学教学中,首先应该注重学生的基础及能力,采取俄汉兼顾的教学方法,在阅读原著之前首先阅读中文版译文。本文还强调了对作家生平了解的重要性。俄苏文学教学中还应多应用电化教学手段欣赏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4.
俄苏文学的接受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经历了三个阶段:蜜月期、疏离期和深化期。蜜月期的影响表现在中国文坛紧随苏联文学的步子,苏联文坛的事件大都在中国有及时的回应;中、苏作家互访频繁;全方位译介俄苏文学作品;影响了一批中国作家。疏离期的影响:别、车、杜现实主义美学的中国化接受;民间传阅和对“文革”的“地下文学”的影响。第三阶段影响的“深化”体现在:从政治价值取向转向文学自身的价值;突破主流话语的限制,力求全面系统把握;对中国新时期文学创作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5.
黎·穆塔里甫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登上中国文坛的一位杰出的维吾尔族诗人,由于生活的地域、特定的文化语境以及相似的文化心理,使得穆塔里甫对俄苏文学采取主动接受的姿态,在俄苏文学“为人生”的文学观念的影响下,在抗日战争这一特殊时代,穆塔里甫突出文学的宣传教化作用,把文学创作作为改造社会的有力武器,创作出大量激情的、战斗的诗篇。  相似文献   

6.
俄苏文学教学改革首先从传授知识方面要注重作家的创作个性和新知识、新动向的介绍,要一改过去重“俄”轻“苏”的倾向。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要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综合比较能力和质疑能力。尤其是现代化教学手段在俄苏文学教学改革中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问者:张老师,我很早就喜欢读您的书,您的《古船》《九月寓言》《家族》等大作,我都爱不释手。尤其是我主修外国文学专业,更能从俄苏作家身上找到一些与您相近的艺术风格和写作主题,看到您与那些俄苏作家相媲美的写作才华和人格魅力。并且在您的《人的魅力:读域外作家》一书中,确实看到了您直言对俄苏作家、作品的喜爱,我很希冀穿越一座中俄文学的桥梁,从您的阅读及创作习惯中,为中国当下的文学创作以及语文教育寻出一丝生气。所以,有些不懂的问题需要向您请教。譬如说,谈到创作,一直有人将您与托尔斯泰联系起来。您能就俄苏文学与自己创作的关系谈一谈吗?  相似文献   

8.
五四运动后,中国关注俄苏文学。在译介和接受中,鲁迅与瞿秋白都注意到了果戈里对俄苏“写实”传统的先导意义,并从思想性和艺术性两方面对其艺术成就做了鞭辟入里的分析,以期为中国文学的发展提供优质的资源。而由于审美趣味和学术视野的不同,鲁迅与翟秋白对果戈里接受过程中呈现出了不同特点,这反映出他们为中国文学谋求现代性的过程中各自可贵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中国开始有计划地大量译介俄苏文学是在“五四”以后.在对俄苏文学的译介中,较多的是屠格涅夫的作品.这位异国大胡子文学家的创作风格,在一批中国现代文学家身上引起共鸣,他们模仿、借鉴,从而创造出属于他们自己的风格.鲁迅的《野草》是中国散文诗的代表.1921年《学灯》上发表了屠格涅夫的散文诗,对中国“五四”时期的作家包括鲁迅都有影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积极介绍俄罗斯文学,贡献最大的要推瞿秋白.瞿秋白在俄文专修馆学习时,就阅读屠格涅夫的作品,并对屠格涅夫的思想、创作有深刻地研究.他在《十月革命前的俄罗斯文学》中,曾精粹地概括其现实主义特征以及对俄罗斯村野风光的描画,“屠格涅夫的天才在于客观性的严格——他向来对于无论那一派论调的人都不加褒贬,而只是写生的描画.”屠格涅夫小说散文的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10.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9,(2):120-123
孙犁对俄苏文学的吸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孙犁以现实主义和典型创作为基础的写作风格,同时也促使孙犁在作品中致力于对人性人情进行阐发和探讨。学界关于孙犁对俄苏文学的传承研究多集中在阐释屠格涅夫、果戈理、契诃夫等作家对孙犁现实主义风格的影响方面以及肖洛霍夫、法捷耶夫等战争作家对孙犁战争小说的影响。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同路人"作家,如绥拉菲靡维支、聂维洛夫等对孙犁的文本构思及人物塑造有着更为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国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是在俄苏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直接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与俄苏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关系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20、30年代到50年代是第一个阶段,主要是接受俄苏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影响;第二个阶段是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主要是与俄苏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疏离;80年代以后是第三个阶段,主要是对俄苏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反思。在经过"接受——疏离——反思"的历程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基本特点:反映论、政治化、人民性、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  相似文献   

12.
“百年中国文学”并不仅是时间概念,而且是有特定意义的文学史概念,它以其整体的视界,“一览众山小”的气度,突现了中国文学从传统向现代演变过程,这无异是一项革命性举措,把当代文学置于百年中国文学视野去研究,是一种艰难的整合,除《百年中国文学总系》等少数几种论著较令人满意外,有份量的,经得起时间沉淀的著作还是太少,今后如要编写新的文学史,寻求突破性的进展,仍必须把更新文学史观念和方法放在首位,此外,要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再次,在研究方法上要注意文化层面上的融合。还应倡导扎实,严谨的学风,强调学术论著撰写时的规范性。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俄罗斯文学经典的重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文学"经典",历来的批评家、作家们曾给出过许多不同的定义;关于"20世纪俄罗斯文学经典",西方、俄罗斯和中国评论界及广大读者的观点也远不是一致的。本文对于何谓文学"经典"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根据对于文学史的深入了解及相关的阅读经验,列举出若干部可以当之无愧地被称为20世纪俄罗斯文学经典的作品并予以扼要阐释,认为这些作品映证了南非作家库切关于文学经典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社会进入了一个多元化时代。在这样的化背景下,俄罗斯社会对俄罗斯学发展进程中各阶段的阐释与评价出现严重分歧与对立,宗教思想在俄罗斯学中重新凸现,俄罗斯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文学与马华现代文学的关系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论题,从中国“五四”新文学在马来西亚的传播和接受到当下马华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包括中国大陆文学和作为中国大陆文学支流的台港文学)的吸收与借鉴,都是值得认真梳理和研究的。从“五四”新文学对马来亚的影响、马华文学的艰难求存与当下马华文坛新变三个角度考察,从近一个世纪的马华与中国现代文学交流的过程,可以寻找出两地文学的文化交流模式.勾勒出马华文学在中国性与本土性之间互为勾联与纠葛的文学脉络和精神图景.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的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深刻地影响了俄罗斯文学的发展进程。90年代初期,俄罗斯文坛论争比较尖锐。社会转型分化了纯文学的队伍,造成了一段时间里文学创作的滑坡;大众文学对纯文学的冲击及其影响也日益清晰地显示。中期以后,文坛开始趋于平静。处于转型期的新俄罗斯文学呈现出与此前的整个20世纪文学不同的风景,许多作品以鲜明的时代色彩和令人心悸的追问、探求和思考引起读者关注,文学的艺术魁力犹存。  相似文献   

17.
台湾文学在中国文学乃至世界华文文学地图上占据重要地位,在参与建构祖国文学中,做出了特殊的历史贡献.香港文学从1949年起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这是一个寻找香港文化身份的过程,也是"南来"与"本土"从对峙逐步走向融洽的过程.但二者均存在诸多问题,值得大陆同行借鉴和警惕.  相似文献   

18.
特定的生存环境促成中国当代文学独自的运行轨道与风貌。这是一个由文学的被动走向主动的过程,是一个文学觉醒的过程,是一个文学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这个发展过程的实质是,真、善、美的运行机制由非良性状态向良性的转化与调整。中国当代文学向诺贝尔文学奖冲刺,在于在一个新的层面上对真、善、美进行整合,都在于对世界文学潮流的认同与超越。创作模式的革新发生在历史、时代、作家与读者这四维审美情感的交汇区。文学大家应该是大哲学家、美学家与艺术家集于一身者,还要善于集中与加工群众的审美智慧。批评家、理论家既要学者化,又要作家化;既有脱俗的审美能力,又要有不同凡响的哲学修养,时代也要求理论大师的登台。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世界文学史写作与世界文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学者从1927年撰述世界文学通史类著作至今,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成果,展现了深具特色的世界文学观:有"排中"的世界文学史,也有中国文学包含其中的世界文学史,后者更有利于呈现世界文学的整体面貌;在后一类世界文学史著述中,"中国文学"的位置有多种体现方式。中国的世界文学史类著述强调东西方文学的二元对立,以及东方文学对世界文学的贡献;在世界文学史动力理论的探讨上,中国学者提供了阶级论、人性论、世界主义三种有价值的模式;中国学者撰述的世界文学通史,其构成因素基本上只取那些在国别文学中"享有世界声誉的优秀作品",而国际间对此却有更丰富、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大自然文学在俄罗斯是文学的一个支脉,对于儿童文学来说则是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离开“人与人”的主流文学,创作以“人与自然”为范畴的大自然文学,是苏联一些作家为摆脱政治意识形态是非的“以退为进”的不得已办法。大自然文学从文体上可分为三大类:第一大类是实录性、知识性、科普性的作品;第二大类是大自然氛围浓郁的小说作品;第三大类是传递人类“绿色思想”的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