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剑红 《成才之路》2011,(23):97-I0014
商品洽谈会上,有一位年轻的总经理很引人注目。很多人都热衷和他谈生意。钱老板也是其中一个。当他和这位做丝绸生意的年轻总经理洽谈的时候,总经理看了他一眼,问:"钱老板,你还认识我吗?"钱老板摇了摇头:"对不起,我们好像是头一次见面啊!"总经理说:"钱老板,您不认识我可是我认识你。  相似文献   

2.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不成熟状态的定义让我想到我们的儿童青少年,现代加有定语的青少年,我们给了他们什么?我们还能触摸到他们吗?通过"我与你""我与它"的哲学思辨,分析儿童青少年应该享受教育的幸福。  相似文献   

3.
每到绩效考核时,不免又有许多关键性对话要发生了.例如,员工问:老板,我要怎么做能拿优?怎么才能升职加薪?诸如此类.坦率地说,在迄今为止我的职业生涯中,我跟过不同的老板,但从未有机会问我的老板这样的问题.我努力工作,同时也聪明有效地工作,每当我们谈绩效考核时,谈话更多集中在:你下面还想做什么?甚至有一次我对老板说:“你给我加这么多工资,太高了,这样不对.”他笑着说:“you deserve it!(你应得的!)”我真的这么幸运每次都碰到好老板吗?其实不是,我自己最深的几点体会是:  相似文献   

4.
袁芳 《宁夏教育》2012,(1):71-71
作为教师,面对着那些比自己矮半截的学生似乎享有更多的"特权":"××,帮我把本子收一下!""××,快拿笤帚把教室门前扫一下!"……不仅如此,当孩子们以最快的速度出色、圆满地完成教师交给的这样或者是那样的任务时,很多教师却连一句感谢或是赞美的话都没有。是忘记了吗?不是!也许在许多教师看来,学生为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是应该的,为这些小事去感谢学生值得吗?  相似文献   

5.
这是我中专生涯的最后一个暑假了,从初二开始,我就开始了暑假打工生涯。 这些工作,有自己找的,有朋友介绍的,也有到亲戚那里打工的。自己找工作时处处碰壁,使我真正体会到找工作的艰难。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博士生、硕士生、大学生到处都是,他们会要一个中专还没有毕业的学生吗?这是当时找工作的顾虑之一,怎样才能取得老板信任,证明我这个中专生有能力担任这份工作呢?这是顾虑之二。实践证明,我能够找到工作的原因是凭着自己的勇气及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承担这份工作。记得有一个老板对我说:“你既没有证书,又没有经验,外面…  相似文献   

6.
在职场     
《海外英语》2014,(3):36-36,64
目标:学习英语俚语和表达。 想一想:你对你的老板是什么印象?你为"来自地狱的老板"工作过吗?他是怎么样的?你理想中的老板是什么样子?  相似文献   

7.
卡通笔袋     
"叮铃铃,上课啦!今天,魔法DIY课堂的代课老师会是谁呢?哈哈,你们一定猜不到.她就是享誉全国手工界的嘻嘻老师,大家掌声欢迎!""同学们好,我是嘻嘻老师,喜欢我手里的卡通笔袋吗?想不想自己试着做一下?那就快跟我一起进入魔法手工地带吧!"  相似文献   

8.
杨佩昌 《教师博览》2012,(12):44-45
2010年夏天,我带领一个企业家代表团前往慕尼黑理工大学访问,参加该校主办的企业精细化管理培训。虽然已经过去一年多了,但访问中出现的一段对话让我至今都难以忘怀。刚走到大楼门口,一位企业家突然问:"这是大学吗?"我回答:"为什么不是?门口不是有牌子吗?"这位企业家以不信任的口吻反问:"既然是大学,  相似文献   

9.
难道我能逃避现实吗?学习成绩差,我就虚心求教,点灯熬夜;交际能力差,我们就厚颜搭讪,多加实践;我们应该正视自己所做的一切。俗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此时,我告诫自己,要面对现实树立信心,坚定信念。  相似文献   

10.
一次课堂教学中,事先准备不充分的我被自己出的题难住了,情急之下我问道:"谁来教我下一步该怎么做?"没想到此话一出,原本沉闷的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孩子们个个精神抖擞、摩拳擦掌,完全一付一展身手的架势。一堂本来有缺陷的课,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着实让我兴奋不已,也让我对自己的教学开始反思——教师就真的应该做课堂中的圣人吗?我们应该如何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和积极性?有时装装“傻”什么的,又何尝不可呢?  相似文献   

11.
陆可爱 《学子》2012,(8):53-57
一、考卷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50分)女孩生下来就是唇腭裂,六岁时她发现了自己的"与众不同"。女孩":妈妈,我为什么与别人不一样呢?"妈妈":孩子,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缺陷,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你有缺陷吗?你是怎样面对自己缺陷的呢?别人有缺陷吗?你又是怎样面对别人缺陷...  相似文献   

12.
孝心接力     
去年天冷的时候,小女儿给我送来一件棉衣:"爸,您试试合身吗?保证暖和舒服。"我试了一下,大小肥瘦都挺合适。老伴看我一个劲地照镜子,故意逗我:"不就是一件棉衣嘛,看把你美的!"我说:"这可是贴心‘小棉袄’啊,能不美吗?”  相似文献   

13.
2012年在"双节"前期,中央电视台《走基层——百姓心声》假日特别调查中,清徐县北营村务工人员焦先生面对记者"你幸福吗"的提问时,首先推脱了一番:"我是外地打工的,不要问我。"记者却并未放弃,继续追问道:"您幸福吗?"这位务工人员上下打量了一番提问的记者,然后答道:"我姓曾。"一句答非所问的话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农民工苦不堪言。我不禁叩问:小学语文教学行走在改革路上的今天,出现了百家争鸣的语文课堂,我们的学生在语文课堂幸福吗?如何让学生在语文课堂感受学习的幸福呢?  相似文献   

14.
触电的小牛     
电话响起来。"您是华德太太吗?""是的。""您认识一个小男孩叫弗瑞弟吗?"妈妈的脑袋里"叮"一声:出事了。儿子安安和小朋友弗瑞弟在半个小时前一起到超级市场后面那个儿童游乐场去了。"我是哈乐超市的老板。弗瑞弟在我们店里偷了东西,他的家长都不在,您可以来接他吗?"妈妈跳上车。安安在哪里?他也偷了吗?  相似文献   

15.
咱们是好友     
贺芯蕊 《班主任》2013,(8):60-60
一天,我正在办公室备课,随手打开人人网,突然,桌面上弹出一条信息:"赵×申请加您为人人好友。"我一愣,赵×?这是我新接班的学生啊!我下意识地看了看表,11点10分!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此时,应该正上第四节课啊!赵×居然胆敢上课玩手机?还敢在这个时候加我为好友?这不是公然挑衅吗?我腾地一下站起来,恨不得立刻冲进教室把他"揪"出来。  相似文献   

16.
教育关涉人的生活,构成为人的生活,并培养生活中的人。当回归到教育最本真的生命意义,将学生视为一个生命体时,就会生成出这样的提问:"学生,你幸福吗?你感到幸福了吗?如何提高你的幸福感?"事实上,在如此提问之前,就需要自我提问:"我感到幸福了吗?"每个人都可以如此自问,也大致能够回答"如何提高我的幸福感"这类问题。但遗憾的是,当我们真的这样去问学生,是否真的就能够发现"规律"、"道理"?是否真的能够得到回答?我表示怀疑。但是,我并不怀疑:教育实践工作者和研究者,应该如此提问,应该有此意识——因为我们是"教师",我们在从事着"教育",  相似文献   

17.
平凡的坚持     
新学期开学第一天,走进教室,我便看见大大小小的纸屑樱花般乱舞,然后散落在地上。顿时我的心"咯噔"一下,像打翻了五味瓶,很不是滋味:这就是我要接手的新班级吗?他们就用这种方式欢迎新老师吗?  相似文献   

18.
迎向风雨     
《教书育人》2010,(8):68-68
我曾经因为有几个大学生登山迷途丧生,而专程访问了某位登山专家。其中一个问题是:如果我们在半山腰,突然遇到大雨,应该怎么办? 登山专家说:"你应该往山顶上走。" "为什么不往山下跑?山顶上的风雨不是更大吗?"我怀疑地问。  相似文献   

19.
对于工作中的不如意,我们常常会从外部环境来为自己寻找理由和借口,不是抱怨职位、待遇、工作的环境,就是抱怨同事、上司和老板,而很少问问自己:我努力了吗?我真的对得起这份工作吗?  相似文献   

20.
陈荣华 《广西教育》2013,(33):57-57,61
教学细节,其实就是教学中的细末之处,它们往往被师生所忽视。然而在生活和工作中常常是"细节决定成败",我想我们的教学也是如此。课堂教学中能否处理好细节,也许就决定了一堂课的成败。可是一节课有那么多的细节,我们是否都要一一关注呢?如果有选择的关注,我们应该关注怎样的细节?笔者就自己的亲身实践谈一些认识和做法。一、联系生活,于细节处见"真实"数学知识源于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