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战时期国民党政府开发西南的历史评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时期国民党政府对西南的开发和建设,是我国近代经济史上的一件大事。研究和考察国民党政府开发西南的历史活动,对于我们今天开发和建设西南是不无借鉴意义的,本文试图就此作一些初步的尝试。 一 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畸形发展的特征之一,就是生产力地区布局极不合理。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的工业偏集于东部沿海地区,其中重工业主要集中在东北,轻工业主要集中在上海、天津、广州等少数大城市,广大的内地和边疆地区几乎没有什么近代工业可言。西南  相似文献   

2.
此组史料真实地反映了解放战争后期以重庆为中心的西南各地因金圆券恶性膨胀所带来的“经济崩溃、钞荒严重、物价飞腾、民不聊生”的状况,从另一个方面再次说明了国民党政府经济的彻底崩溃,使其政治垮台成了历史的必然。对研究解放前夕西南各地的经济状况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特予公布。  相似文献   

3.
自贡是一座以井盐闻名的城市,深邃的盐井是自贡城市的标志。"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相继占领了我国广大沿海地区,截断了内地军民食用海盐的来路。湖南、湖北、西南及西北七省区食盐供应出现困难,军民面临淡食之苦,大后方陷入一片恐慌之中。"[1]1抗战中,自贡作为重要产盐中心,其盐产关乎国家命运。自贡历史当中存在大量盐业纠纷,在抗战时期自贡也是纠纷不断。一般而言,盐业  相似文献   

4.
这组史料,选自国民党政府资源委员会档案,记载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外商美孚、亚细亚、德士古三公司卷土重来,垄断我国石油制品市场的情况。抗战胜利以后,国民党政府虽有资源委员会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之设,但产量有限,炼油设备落后,油品质量低劣,仅行销于西北一隅。滨海沿江各省以及东北、台湾等省区的油品供应及油品价格的涨落,悉操外商之手。了解这一时期石油制品的进口和国民党政府对外油的依赖,可以加深对这一时期国民党政府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考察。特予披露,以供研究中华民国史参考。  相似文献   

5.
贾林东 《云南档案》2010,(10):38-41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浩劫、巨大灾难的同时,客观上也给战时中国大后方——西部地区,尤其是西南带来了发展契机。昆明在一定程度上即得益于抗战的推动而获得了发展。现拟从交通、经济、文化、市政等方面论述抗战对昆明城市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李丽杰 《档案》2022,(5):16-21
民国时期,为挽救农村社会经济,促进农产品运销,现代农业仓库最先在中国东部地区应运而生。全面抗战爆发后,随着政治经济中心的西迁,农本局以西南大后方为中心推进农业仓库建设,西南各省包括贵州民族地区的农业仓库得以建立发展。农仓在抗战时期发挥了储押放款、农产运销、活跃农村金融的作用,促进了贵州民族地区乡村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大西南在崛起》一书,最近由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自1984年“五省区七方经济协调会”成立以来,在众多宣传大西南的出版物中最令人感到满意的一本书。在第11次西南经济协调会即将召开之际,我们采访了该书的主编之一,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杨基常同志。 问:杨部长,看了您主编的《中国大西南在崛起》一书,很使人感到振奋。您是怎样想到要编这样一本书的呢? 答:中国大西南包括五省区七方,即广西、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成都,这块总面积为264.0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地理位置上是彼此接近、互相依托的自然整体。一直是中国的战略大后方,是“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拥有较强的技术力量;且拥有“三沿”(沿江、沿海、  相似文献   

8.
“抗战时期桂林化城的报刊与报人研究”形成的一个历史语境在于,“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在抗战期间迅速发展成为西南大后方的一个进步化中心,成为国统区抗战舆论的前哨阵地,这里人会萃,救亡化活动蓬勃展开,盛况空前,被誉为“化城”而蜚声全国。  相似文献   

9.
正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历史的教训应当汲取,抗战胜利后的国民党政府在接收敌伪物资中的严重贪腐,以及处理刘乃沂贪腐案中的失当就是一例。一、金陵春梦何短促还都失败因贪腐1945年8月,八年抗战终于取得最后胜利。中国向何处去?以陪都重庆为大后方的国民党,面临着如何还都南京继续主政的考验,以延安为根据地的共产党,则面临着如何逐鹿中原进京赶考的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10.
李友唐 《湖北档案》2012,(11):40-41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中国沿海重要口岸平津、淞沪落入敌手,日军并南下侵占广州、海南岛,全面封锁我海上交通,禁止国内外商船往来。国民政府迁都西南重庆,形成以西南为中心的抗战格局。但大后方经济恶化,后方所需各种战略和民用物资:汽油、煤油、柴油、橡胶、汽车配件、药品、钢材、棉纱、白糖、纸张等,国内能解决的很少,大多数要从外国进口。  相似文献   

11.
“两广事变”是广东实力派陈济棠、广西实力派李宗仁、白崇禧等联合发动的一次抗日反蒋事变。这次事变的主要口号是出兵抗日。事变开始酝酿于1936年5月。5月26日,陈、李、白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西南执行部名义,通电反对日本增兵华北。6月1日,西南执行部、西南政务委员会举行联席会议,决议呈请国民党中央和国民党政府领导抗日。2日又  相似文献   

12.
杨萍  张玲 《云南档案》2011,(9):30-33
<正>63年前,在中国北方,国共双方在战场上经过无数次的交锋和较量,敌我力量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人民解放军以横扫一切的猛烈攻势,势如破竹,势不可挡。地处祖国西南边陲、被蒋介石当作内战大后方的云南,人们的心早已飞到遥远的北方,盼望着人民解放军早日打到西南边境,实现彻底的翻  相似文献   

13.
王彩艳 《今传媒》2006,(11):30-31
《西北信息报》与《西南信息报》、《粤港信息报》等十多家报纸,同为1984年经济大发展时期应运而生的行业报纸,为中国经济报刊协会理事单位。1998年行业报整顿时,《西北信息报》划归陕西省经贸委信息中心。这些年,虽然报社在报纸发行、广告经营、记者聘用等方面,基本实行了市场  相似文献   

14.
环球 《兰台内外》2015,(1):25-26
1948年末,宋美龄为了挽救国民党政府,再度踏上了赴美求援之路。但是,只可惜时任总统杜鲁门为她准备的不是一条红地毯,而是一条冷板凳。宋美龄只好改弦更张,转到幕后,指挥一批从蒋介石那里领取薪金的代理人,组成了美国"院外援华集团",进行给国民党政府"输血"的活动。在美国至今还可以看到"院外援华集团"的影子,他们无孔不入地在美国"政治市场"发动金钱攻势,笼络、收买政客、传媒和各界人士使其影响美国的对台政策。  相似文献   

15.
吴跃农 《档案天地》2014,(11):17-21
正一、开篇:极"隆重"的一只炖鸡,引出历史性感悟——"共产党必胜,国民党必败"1949年10月下旬,彭德怀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司令员身份率部来到酒泉,他非常关心进步知识分子的护矿斗争,一来就向当时的中共驻玉门军事总代表了解情况。玉门解放前,国民党西北公署准备对玉门油田实施破坏,国民党政府资源委员会中国公司协理兼甘青分公司经理邹明是进步知识分子,在孙越崎的指挥下,他措施  相似文献   

16.
研究桂林文化城的报刊与报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的报刊与报人研究”形成的一个历史语境在于“,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在抗战期间迅速发展成为西南大后方的一个进步文化中心,成为国统区抗战舆论的前哨阵地,这里文人会萃,救亡文化活动蓬勃展开,盛况空前,被誉为“文化城”而蜚声全国。桂林文化城这一段历史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国内尤其是广西学界从20世纪60年代初就开始对桂林抗战文化进行研究,但比较大规模地开展研究工作是在1978年以后。先后有《抗战时期桂林文化运动资料丛书》《、桂林文化城大全》《、桂林文化城…  相似文献   

17.
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需要的物资几乎全部要靠大后方统一筹措,就地取给和取之于敌十分有限.安东市作为战略大后方的最前沿,是整个战略大后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后勤保障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最大限度发挥作用,安东市在加强防空、交通体系建设的同时,特别关注在战略大后方建设中所遇到的特殊困难,很好地解决了遇到的特殊矛盾,为战略后方的经济发展和建设提供了可靠基础,为保障战略后方安全和建设完备的国防设施提供了可靠保证.这些宝贵的经验,为我国现代国防建设及国家经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新闻史上,范长江的贡献堪称彪炳千秋。其最辉煌的一笔,就是对中国西北角的考察采访。一、范长江考察西北的原因和目的说起范长江考察西北,可以追溯到1933年。这年1月,日本侵略者进入山海关,在北京大学读书的范长江受到震动,他走出书屋,参加了“辽吉黑热抗日义勇军后援会”和“北大学生长城各口抗日将士慰问团”。这些社会活动,使他开始了对抗日问题的研究,并与部分同学成立了“1936年研究会”。通过研究,他“认为抗战爆发之后,沿海一带不可能旧守,抗战大后方将在中国的西部。”他还与青年朋友发起组织“中国青年西部考察团”,拟通过考…  相似文献   

19.
邹辉 《中国新闻周刊》2004,(41):i010-i014
重庆曾是西南工业重地。抗战时期,作为全国的大后方,建立起军工企业、临港经济的深厚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汽车、摩托车、生物制药等多种产业在原来以军工企业为核心的工业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经过国有企业改制的阵痛、重庆急于寻找工业发展的崭新动力。北部新区创立伊始。即担负起“再造一个重庆工业”的重任。在中国,或许现在北部新区并不为众人所知,重庆直辖市年轻,她更年轻,成立至今仅仅三载。  相似文献   

20.
张大千的敦煌临摹、考察活动多彰显以审美价值,往往被视为艺术家的临摹创作活动而不为学术研究所重。但张大千以其艺术直觉的敏感性,重新发掘了敦煌归义军时期供养人像作为生者真仪的特殊性。特殊性背后,体现的是晚唐五代归义军政权的在地化倾向。这一立足本土、强调文化主体性的历史现象,表现在张大千自敦煌归来后于川渝多地举办的临摹展览中,恰好呼应了抗战时期大后方的救亡话语以及吁求"中国文艺复兴"的心理诉求。由此,张大千的敦煌临摹活动及作品,与贯穿整个近代中国的民族话语达成了合流。张大千的临摹手法、取向、考察路数,多有争议。回到抗战时期西北考察的历史语境下,他对艺术现象的敏感,看似摹古,却参与民族文化身份的追寻与重塑,堪称学术史中的"预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