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档案管理作为一项具有历史渊源的重要工作,为企事业单位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支撑,需要得到高度重视。本文对大数据时代档案管理中新媒体与传统纸媒的融合问题进行了探讨。从阐述传统纸媒和新媒体的特征入手,进一步分析了档案管理中纸媒与新媒体发展现状,最后提出了促进纸媒和新媒体两者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时代的进步极大地推动了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先进技术的飞速发展,也对各行业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尤其是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彻底改变了媒体传播范围、传播方式以及传播渠道等,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多元化的新兴媒体,吸引了众多受众的眼球,对传统媒体的持续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媒体时代的传播需求,传统广播电视需要对以往的管理模式和观念进行转变,同时,摸索与新媒体有效融合发展的新思路,使广播电视行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得以实现。本文就基于新媒体时代,传统广播电视所存在的劣势以及与新媒体有效融合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结合目前传统广播电视发展现状,对融合发展的有效策略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让很多事物都随之改变,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媒体行业模式与形态,对整个传统媒体行业都产生了巨大冲击。本文探讨了大数据时代的特点及大数据对媒体行业的影响,从四个方面分析大数据时代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大数据时代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内容、理念、模式与人才四个方面的融合路径。  相似文献   

4.
档案宣传是档案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传统的档案宣传利用工作就目前看来,其宣传速度慢、消耗资源多、投入人力大,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因此,本文希望借助新媒体时代新兴的工作理念及手段,对传统档案宣传利用工作的方式方法进行探析。以此寻找到更适合目前社会生活的档案宣传工作方式方法。本文通过对新媒体时代档案宣传利用的探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档案宣传利用工作与新媒体时代相结合的难点,并为其提出解决方案,期望可以为档案宣传利用工作供以参考。  相似文献   

5.
档案工作如何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是档案工作中的一个新课题。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档案工作面临着新挑战,新媒体、大数据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促进档案数字化建设,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品质,以新媒体技术为工具,积极宣传,为档案工作注入活力及动力,促进档案工作在新媒体时代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档案数据不具备多维度、完整性和实时性,将大量档案数据称之为档案大数据是不准确的,甚至是错误的.大数据时代,档案数据不能缺位,要使档案数据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数据,就应改变不能适应时代的固有模式与方法,积极主动融合到社会大数据之中.  相似文献   

7.
自媒体、用户、大数据分析、HTML5、产品经理……面对新媒体迅猛发展,原本以专业主义见称的传统报业的媒体人,突然变得不那么专业了。的确,在媒体融合大潮中,传统报人如何转型成为"融媒体时代"的弄潮儿,已然成为大家面临的挑战。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传统报人的融合转型也同样不可能一夜成功,必然要经历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李旭 《出版参考》2016,(2):14-15
面对新媒体技术时代的来临和严峻的市场形势,时代新媒体出版社紧紧抓住“内容为王”的指导思想,积极探索新的出路,借鉴新媒体的技术和平台,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发展之路——即“立体化的全媒体出版”之路.传统的电子音像出版主要是抓重大项目,要品牌,要影响,新媒体融合领域主要是抓“时光流影”,要未来,要大数据.时代新媒体出版社走在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的边上,由传统电子音像事业单位向新媒体出版企业全面转型.  相似文献   

9.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技术的创新促使媒体领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成为媒体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对媒体领域的创新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结合大数据时代的背景,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进行了系统的探究,旨在能顺应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态势,加快媒体行业的发展进程,使新时代媒体行业的发展能与时代发展背景相适应。  相似文献   

10.
在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下,"大数据"这一新兴词汇的产生,带给了人们全新的生产和生活体验。这一媒体传播模式立足时代发展,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加速融合,对社会各个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大数据背景下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价值意义、常见问题及强化措施进行探究。本文围绕大数据背景下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结合当前我国及国外媒介转型的各项特点,帮助媒体行业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1.
孙玉凤 《新闻前哨》2022,(14):79-80
2019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人民日报社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发展网站、微博、微信等各类新媒体,积极发展各种互动式、服务式、体验式新闻信息服务。这就需要高校加快培养新媒体和专业融合人才的步伐。本文论述了新媒体产品数据运营能力的内涵;分析了大数据背景下,传统教学手段的弊端;提出了高校数据运营能力的培养策略。旨在开展基于产品驱动的新媒体人才培养研究,解决新媒体领域内容、运营等核心业务动态发展及融合创新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新媒体时代到来之后,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就成为了新媒体时代档案工作创新与改革的重要主题。在信息数据飞跃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档案管理工作受到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的提升,而档案信息化建设则能够进一步加快档案管理水平的步伐,本文就新媒体时代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优势与策略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与探讨,为更好地实现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的迅速普及对传统电视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逐渐不适应人们获取信息的需求。与传统电视媒体比较单一的信息传播方式不同,新媒体借助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平台等新兴科技手段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丰富、便捷的信息获取方式。因此,如何让传统电视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适应时代的变化,减缓新媒体带来的冲击,完成产业升级转型,需要相关学者进一步研究分析。本文阐述了传统电视媒体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如何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形势下转型升级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国家档案局印发的《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中第二点"面临形势与挑战"中提到,国家大数据发展战略和"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推进,深刻影响档案工作的理念、技术、方法及模式。大数据时代下,将互联网与档案服务真正有机结合,创造出一种新时代下档案的全新服务模式,是高校档案的中心工作。针对高校的档案公共服务电子政务平台,创新了档案管理理念和手段,创新了档案的服务方式,能够更好地适应新媒体时代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在新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如何突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移动互联、智能终端、大数据,代表着新媒体时代的三大特征,它们的融合与交织,共同创造了一个复合型信息消费时代.技术赋权和资本驱动的新媒体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不断对传统媒体进行议程设置.如何在“四面楚歌”的窘境中实现破釜沉舟式的突围,传统媒体应从嫁接新媒体基因的服务理念、迎合“据说时代”的数据开发和渗透新媒体逻辑的模式创新这3个方面寻求重生.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新媒体时代已经来临,传统期刊与新媒体融合已成为必然的趋势.本文介绍了传统期刊与新媒体融合的迫切性,根据期刊特点总结了传统期刊与新媒体的融合路径,且在融合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潘洪涛 《青年记者》2013,(27):21-23
三网融合与大数据环境中,广电新媒体不再只是内容产品的信息消费平台,应用将成为智能电视与互联网电视的新宠。在庞大的新媒体产业中,广电系统的新媒体产业,不论是技术、市场需求还是商业模式,近年来都经历了变革。如果说将互联网技术和运营模式引入广电,是广电新媒体发展的第一阶段,那么,在云计算与大数据时代,广电新媒体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更波澜壮阔  相似文献   

18.
张静 《档案》2023,(12):20-24
在“互联网+新媒体”背景下,用户对档案信息的需求日趋个性化与多元化,档案信息服务需要紧跟时代步伐,以用户为中心开展档案个性化信息服务。本文探讨了档案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基本概念及特征;从满足多样化信息需求和促进档案事业升级两个角度,分析了“互联网+新媒体”时代实现档案信息服务个性化的必要性;重点对“互联网+新媒体”背景下档案信息个性化服务的实现进行了剖析,从构建信息个性化服务平台、完善档案管理制度、注重技术创新融合以及加强档案信息安全工作等方面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王世腾 《采.写.编》2024,(3):32-33+25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对传统电视新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推动了传统电视新闻向新媒体发展。因此,传统电视新闻要积极融入新媒体技术,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与新媒体的融合,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电视新闻与新媒体融合的必要性,探讨了新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传播现状,提出了电视新闻与新媒体融合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大数据时代给档案事业发展带来的影响,指出了传统的档案服务方式将越来越难以满足大数据时代档案利用者的需要,设计了创新大数据时代档案馆的服务模式,主要有档案馆的人性化服务、个性化服务、智能化服务、知识化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