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清照传世的作品体现着这位两宋才女强烈的爱国思想。李清照的爱国思想来源于她的生活与时代背景,面对两宋的遭遇,她对国家状况的情感表现为愁、悲、愤。这种思想既反映两宋时的社会思潮,更有自己的见解,李清照奠定了女子爱国主义创作的基石,为后世树立了女性爱国主义文学作品创作的典范。  相似文献   

2.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少有的女性文人代表。她以婉约温文、真挚动人的情感,以及波折婉转的人生经历为素材,创作出了大量诗情画意的诗词之作,奠定了她在女性文学家中的翘楚地位。  相似文献   

3.
李亚男 《兰台世界》2014,(6):129-130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少有的女性文人代表。她以婉约温文、真挚动人的情感,以及波折婉转的人生经历为素材,创作出了大量诗情画意的诗词之作,奠定了她在女性文学家中的翘楚地位。  相似文献   

4.
据徐北文先生的《李清照全集评注》,李清照的词现存六十多首,诗现存十几首,包括存疑和残句。这些诗词充分反映了李清照作为两宋之际最杰出女性的特殊经历,从中我们可以窥探出李清照的特殊情感历程,勾勒出作为女性作者的自我形象。  相似文献   

5.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南渡后的词与前期词相比迥然不同。其后期词表达了深沉的哀愁 ,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词人融愁于景 ,溶愁于酒 ,借典抒情 ,把抽象的情感形象化。  相似文献   

6.
17世纪的荷兰画家伦勃朗创作了大量的自画像、肖像画和宗教画等。他还创作过一些以神话故事为主题的绘画作品,虽然数量较少,但大部分都是极为动人的佳作,具有很重要的研究价值。其中,最杰出的油画作品有《书房中的女神密涅瓦》《达娜厄》和四幅《花神芙罗拉》等。这些出色的神话题材作品反映了伦勃朗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体现了他在肖像刻画和人物情感把握上的才能,其中许多画作因为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内涵而令人印象深刻。本文结合伦勃朗的艺术生涯,对其所作神话历史画题材和艺术风格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电视剧市场中,海岩剧成为继金庸剧、琼瑶剧之后的又一品牌剧,由此可见海岩剧的独特魅力,"案件+情感"的模式也一度成为海岩剧的代名词。然而,二十几年来,海岩剧也面临着品牌类型剧的"模式化"问题。本文通过对二十几年来海岩在不同时期的创作作品的比较,分析其模式的形成发展过程,进而从海岩剧的模式化看现今中国电视剧的模式化问题,并从电视剧的创作层面探讨突破模式化的创新。  相似文献   

8.
申可心 《青年记者》2016,(23):83-84
姜,文的电影,喜欢用自己的独家记忆展现历史,让观众以独特角度找寻历史教科书没有呈现出来的别样故事.目前,姜文共拍摄了五部电影,分别是《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太阳照常升起》《让子弹飞》和《一步之遥》.五部电影里,姜文不同程度地展现了中国几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有抗日时期,还有“文革”时期.电影的创作定会受到导演自身情感因素的影响,也会掺杂导演对这种历史时期的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9.
作为人类审视自身生活状况和周围环境,最具表现人类精神自省的电视纪录片正日益受到观众的喜爱。抛弃了单一的意识形态说教,国内电视纪录片正处于发展的转折时期。其主要创作趋势表现为: 一、呼唤纪实主义。从创作题材选择来看,多数创作者已认识到要向现实生活靠拢,去表现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生活状况和思想情感。许多片子开始涉及到诸如经济改革、住房改革、土地制  相似文献   

10.
《漱玉词》是我国北宋的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词集。李清照作为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女作家,诗文都很有气魄和独创性,但其主要成就,还是表现在词的创作上。她的那些真挚清新,脍炙人口的词作,不仅蜚声当时的词坛,而且对后来的词人也产生了不少的影响。《漱玉词》具有这样永恒的艺术魅力,是因为她符合我们民族的欣赏习惯,体现我们共同的审美理想,探讨这一审美理想形成的基础及其基本特  相似文献   

11.
香炉之中氤氲缭绕的香已成为李清照词中的典型意象,其出现频率之高、情状之丰富,具有典型性。文章考证了香在易安词中出现的物态和表现的特征,展示了香意象在展现女性细腻复杂情感体验、欢乐凄婉人生历程中所具有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2.
俞锫 《现代传播》2019,(12):106-108
1877年,爱迪生发明的圆筒留声机开启了录音技术的发展。在一百多年的历史中,录音技术经历了机械刻录、编辑制作和数字创作三个发展阶段,并成为推动录音艺术演进的重要原因。在技术发展的机械刻录时期,刻录是录音艺术的主要方式,有限的创作空间孕育了录音艺术的萌芽;到了技术发展的编辑制作时期,制作成为录音艺术的主导理念,在对"音乐时空"的重构中录音艺术开始发展;而到技术发展的数字创作时期,创作逐渐成为录音艺术的核心思想,从音乐的构成要素到音乐的情感结构,录音艺术用传统乐器和电子声音构筑起音乐艺术的新现实。  相似文献   

13.
世界纪录片创作一直存在着理性旁观与主观介入的不同纪录理念。而这两种看似截然不同的纪录理念,在不同的创作时期,存在着一个此消彼长、从相互对立到逐渐交融的衍变过程。受其影响,中国的纪录片创作也一直游走在旁观与介入之间。  相似文献   

14.
《梅花三弄》起源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宋时期人们常提的“梅花三弄”,其实并不是一个正式的单曲名称,而是有关乐府横吹曲中笛曲《梅花落》和角曲大、小《梅花》的泛称。明代有关颜师古创作琴曲《梅花三弄》的说法并不可靠,琴曲《梅花三弄》也不是胡乐羌笛《梅花落》的简单移植。从其情感内容以及最早记载此曲之《琴传》一书的时代看,应创作于“梅花三弄”这一说法开始流行的北宋时期,而其广为人知则要延至元代。  相似文献   

15.
莎士比亚第二个创作时期的作品基调低沉晦暗、悲愤抑郁,同第一个创作时期的开朗明快有很大不同,凸显莎士比亚对社会、对人性的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本文通过对该时期作品的分析,探讨莎翁对人性的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16.
刘玮  李扬 《兰台世界》2014,(1):94-95
香炉之中氤氲缭绕的香已成为李清照词中的典型意象,其出现频率之高、情状之丰富,具有典型性.文章考证了香在易安词中出现的物态和表现的特征,展示了香意象在展现女性细腻复杂情感体验、欢乐凄婉人生历程中所具有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有声语言面向大众的传播过程具有群体性、言语交流与接受性、传播利益公共性等特征,传承着表达者的情感与思想,富含生理天赋和用声方法。播音主持有声语言的传播主体具有一定的创作自觉性。在不同的经济、文化转型时期,面对着社会变迁、时代更替所表现出的特点不尽相同,作为一项语言艺术性极强的工作,播音主持需要着重强调有声语言形象感的塑造。  相似文献   

18.
高静 《新闻世界》2010,(6):150-151
情感赋予设计活动中是为了表现设计者对图形创作含义的诠释,以及对所需表达的视觉元素赋予某种情感的传达。本文就标志创作情感表现的形式与方法,结合个人标志创作实例,论述了标志创作与情感表现的内涵与关系,并在情感创意表达形式和手法上提出个人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潘娴 《新闻世界》2011,(6):20-22
穆青,作为优秀的新闻记者,他创作了大量反映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塑造了不同时期的重大典型人物形象。本文以穆青典型报道思想为核心,分析其新闻思想对我们当代新闻工作和新闻工作者的启发。  相似文献   

20.
播音创作过程,是创作主体的思想情感自始至终处于运动状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的起始与终结,要求达到深刻理解与准确表达的统一,创作主体表现的思想情感与客体要求的思想情感的统一,亦即“自我”情感与“非我”情感的统一。“自我”情感意指创作主体接受外界刺激后的体验结果——主观自发的情感。可能具有局限性、片面性和逆导性。“非我”情感是由稿件内容或镜头画面所限定的,具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