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战略逐步进行了调整,突出了维护世界和平,外交为国内经济服务,坚持睦邻友好的内容。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保证了我国对外开放的顺利进行,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增强了中国作为政治大国在世界舞台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要事概览     
(2005年8月28日~9月28日)国内纪念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10周年会议召开会议于8月29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加强同国际社会的交流合作,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继续推进世界妇女事业,造福各国妇女和世界人民。10年前,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制定并通过了《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我国第22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发射成功8月29日16时45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将我国第22颗…  相似文献   

3.
十七大以来,我们党在对外政策领域进行了新的调整,包括在国际秩序变革中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中西方关系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合作,大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我国在对外政策上做出的重大调整,是我们党对我国所处发展阶段与对世界发展潮流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做出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具体体现,向世界宣示了中国追求和平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信心与决心.  相似文献   

4.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与稳定也离不开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5.
以促进国际理解与世界和平为宗旨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系学校项目网络"自成立之日起就从国家、地区和国际层面上,通过一系列活动、会议和项目等,使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教育机构参与到推广国际理解和世界和平的理念并践行这些理念的行列之中,在促进特定领域如和平、民主、人权、可持续发展和优质教育等方面,起到了其他任何项目不可取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1901年12月10日,第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第一届和平奖:弗雷德里克·帕西 弗雷德里克·帕西,法国理论经济学家,世界第一个国际和平组织——国际和平联盟和各国议会联盟的创始人之一. 帕西认为自由贸易能将不同国家联系起来,成为伙伴,进而解除武装,令战争消失. 帕西是著名的演说家,他声线雄厚、动作有力、态度庄严. 1901年,他和亨利·杜南(红十字会创办人)同获首届诺贝尔和平奖.  相似文献   

7.
一、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反对使用原子武器的伟大的斗争。在一九四九年四月间,从七十二个国家来的代表着六亿人民的二千三百名代表参加了在巴黎和布拉格举行的世界和平大会,庄严地宣布了保卫和平是各族人民的任务,准备并决心争取为和平与生存而斗争的胜利。从此,世界和平大会设立的常设委员会成为世界和平运动的有力工具。一九五○年三月,世界和平大会常设委员会在斯德哥尔摩召开,发表了要求无条件禁止原子武器的宣言,宣布了那一个政府,它首先使用原子武器去反对任何国家的,就是犯了反对人类的罪过,就应该当作战犯看待。全世界有五亿人民在这个宣言上签了名。这就  相似文献   

8.
1.2004年12月3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题为《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的新年贺词指出,我们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努力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在一系列涉及世界和地区安全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发挥了建设性作用,推进了中国同世界各国的友好交往和务实合作。  相似文献   

9.
【背景材料】2009年9月23日,第64届联大一般性辩论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大会厅举行,与会领导人主要就国际形势、联合国作用及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阐述看法。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并强调,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  相似文献   

10.
一、填空。1.我国分别于 1985年和 1989年在南极建立了(    )和(    )两个科学考察站。2. 1994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 (               )。3.东北林区有落叶松、红松、水曲柳、胡桃楸 (qiū)等林木,其中(    )被称为“林木之王”。4.目前世界上有(    )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些国家面积广大,人口也很多,如(    );也有许多“袖珍国家”,其中,最小的(    )被称为“国中之国”。5.世界居民主要有三大人种,它们是 (     )、(    )和(    )。6. 1896年,第一届国际奥运会在(    )举行,以…  相似文献   

11.
【热点综述】1.2005年以来,我国积极开展周边外交活动,如加强同俄罗斯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一步发展中欧关系、中国与东盟的关系,把中加关系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等,为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营造了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2.2005年9月19日,有关朝鲜核问题的第四轮会谈完成了预定的任务。六方首次用文字确认了以和平方式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的总体目标。各方达成的共同声明标志着六方会谈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3.2005年9月15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讲话,全面…  相似文献   

12.
文章主要从四个方面论述毛泽东的国际政治理论:即国家存在论(独立自主和利用外援)、战争和平论(战争与和平的思想)、和平共处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世界结构论("中间地带"论和"三个世界"论),以说明毛泽东思想在国际政治理论方面也是集大成者,最终明了他在此方面的贡献可以与世界上任何国际政治理论大师相媲美.  相似文献   

13.
为保障国家安全与利益、维护世界和平,毛泽东提出了建立国际统一战线理论,阐述了和平共处及又联合又斗争和求同存异等原则、方法和策略,并创造性地提出了"中间地带理论"和"三个世界"的理论.为我国政权的巩固和社会主义建设争取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但其也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明确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我们学习《邓小平文选》应着重学习这一科学理论,坚持这一科学理论。这个科学理论包含丰富的内容,其基本点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一 和平与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国际环境 任何国家在制定国际战略和本国内外政策的时候,必然要考虑整个国际形势和它的发展趋势,从而为它制定内外政策提供可靠的依据。邓小平同志根据当前国际形势的特征和发展趋势,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和平力量发展起来可以避免世界战争的新观点。这在原则上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国际环境问题和我们所处时代的特征,正是根据对国际环境的科学分析,邓小于同志果断地提出,要把国防战略的立足点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临战状态,转移到和平时期经济建设的轨道上来,百万裁军就是实行战略转变的重大措施。也正是根据对国际环境的科学分析,邓小平同志从历史和现实出发,提出了和平解决台港澳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也正是根据对国际环境的科学分析,邓小平同志结合我国的国情,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相似文献   

15.
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时政热点 2005年12月3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通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发表题为《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新年贺词。他指出:中国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推动有关重大国际及地区问题的解决,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发挥了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一高等工程教育培养高等工程科技人才,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有很大发展,到一九八三年,共培养了一百四十三万高等工科学校毕业生,许多人成为工业部门和教育科研部门的骨干。但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同四化建设的要求以及世界科技发达国家的高等工程教育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近代工程科学技术发展极为迅速,工业产品和工程科技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十分激烈。我国要实现四个现代化,使国家富强起来,必须使工业产品和工程科技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能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世界各国一般都有国旗、国徽、国歌、国鸟、国花等一系列标志来代表国家的形象,据统计世界上已有164个国家确定了自己的国花。国花是国家和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国家文化标志和美学徽章。我国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花卉繁多的泱泱大国,尽早确定我国的国花实为民心所向,众望所为。我国于1994年开始了国花的推荐评选活动,有消息报道,经评议牡丹花将成为我国的国花基本上已成为定局。  相似文献   

18.
建设“和谐世界”的主张同毛泽东、邓小平以及江泽民的国际战略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它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同世界各国友好相处的美好愿望,也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一贯立场。同时建设“和谐世界”的主张。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根据国际战略形势的变化发展,提出了不同时期的国际战略思想。毛泽东依据世界格局的变化提出了三个世界理论;邓小平分析了当代世界格局的新变动,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理论;江泽民分析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国际环境,提出了争取一个长期的和平国际环境的战略方针。中共三代领导人的国际战略思想都始终坚持了独立自主,反对霸权主义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原则立场。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年来,一直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高举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大旗,同美、苏等新老霸权主义者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坚决斗争。新中国50年来的反霸斗争昭示我们:霸权主义不可能长期肆虐下去,最终逃脱不了失败的厄运。中国人民不怕压、不信邪,敢于和霸权主义作斗争。中华人民共和国在50年来的反霸斗争中壮大起来。今后,中国人民将在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安全,坚决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