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个孩子     
一个孩子背着个大木箱一在这不算大的城市里流浪 没有人能够想起 本该上学的孩子却走街串巷他辛辛苦苦赚来的钱还要匆匆忙忙地寄回家乡弟弟妹妹在远方向他招手一双双期待的眼睛满载着渴望木箱里是满满的雪花梨淡淡地发出诱人的芳香孩子干裂的嘴唇说道没有霜雪的夏天也充满凄凉孩子依然背着那个木箱沙哑的喉咙还在诉说着凄凉在走出学堂的日子里他稚嫩的脸上写满了风霜 指导教师:梁洁一个孩子@刘双双$河北省三河市第五中学196班!065202~~  相似文献   

2.
Janada 《陕西教育》2005,(5):41-41
离开西部的家已经6年了,但那里的贫瘠和落后现在仍历历在目,那片土地现在是什么模样?出生于西部的我跟随"安康计划西部行"深入走访了西部的贫困学校、家庭。在贵州的甲坝民族小学我看到了让我这个西部儿子眼涌热泪和终身难忘的一幕幕:  相似文献   

3.
也许因为我曾经是农村孩子,最初就是在村小上学,对村寨里的小学有一种扑面而来的亲切。每当我在边疆旅行或在村寨里转悠时,我总喜欢到小学校看看。村寨里的小学校非常显眼,很好找。在大青树、芭蕉和凤尾竹的鲜绿中,一面高高飘扬的国旗,恰如“万绿丛中一点红”,招引着你,你走过去,一片嘤嘤嗡嗡的读书声会告诉你,这就是小学校了。十六七年前,我所见过的边疆小学,大多是草屋顶竹笆房,就是非常有名的瑞丽民族小学都是如此。教室四面通风,课桌就是一些长条木板,而凳子,不是一截截树墩,就是一根根粗粗的被孩子们的小屁股磨得光溜溜的竹筒。是孩子…  相似文献   

4.
正2013年4月26日晴春天来了,温湿的空气中带来新翻泥土的清香……在这万物争春的季节里,槐树似乎一点也不着急,还在静默着。站在枝桠光秃的槐树前,我的眼前又浮现出了那片熟悉的槐树林:晴空下,串串雪白的槐花挂满枝头;槐树林里,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在给一群山里孩子上课……这个老师就是我小学时的老师——王义章老师。王老师是我的启蒙老师,是我的恩师。每当想起王老师,小学时的那段生活便如同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徐徐地展现在我的眼前……  相似文献   

5.
幼儿刚入托,由于他们自出生以来就没有离开过家,一直生活在妈妈、奶奶的怀抱里,一下子来到陌生的幼儿园,对环境的不适应,容易使其产生分离焦虑现象。为了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缩短适应期,稳定情绪,愉快地上幼儿园,我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宝贝一样看待。首先,我让宝贝们有一种亲切感、安全感。两个配班老师中,我的年纪稍大一点,黄老师年轻一点,所以,我常常扮演奶奶的角色,黄老师则扮演妈妈的角色。刚开学,大多数孩子都在哭,一个老师抱一个孩子,其他孩子又不乐意,怎么办?坐着,左腿、右腿上坐满了孩子,两腿之间夹着孩子;站起来,两手拉着孩子,…  相似文献   

6.
书是甜的     
犹太人是一个爱学习、爱读书的民族,这是世人皆知,无人不晓的。在他们的孩子刚刚生下来不久,他们就在厚厚的书上涂上蜂蜜,让孩子趴在书上去舔。这预示着书是甜的,要让他们的孩子从小就爱读书。说来很渐愧,让我真正感受到"书的甜味"是在参加工作以后。那是在十年前,我带着自信与快乐迫不及待地从师范院校毕业,走向了社会,走向了我不屑一顾的工作岗位--一所农村小学。  相似文献   

7.
家有书痴     
爷爷是一介农夫,识字不多,却爱书如命。在老家的阁楼上一口被他擦得红里透亮的大圆角木箱里,放着爷爷的宝贝——他收藏的书,有《增广贤文》、《教儿经》、《三字经》、医书、农书……就连我用过的缺胳膊少腿儿的课本,也被爷爷当作宝贝收藏着。尽管手头不宽裕,但爷爷每年总要添置一些新书。在我小学三年级时,  相似文献   

8.
家长应该是孩子的朋友,多与孩子沟通,给孩子以充分的尊重。这是我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积累的一点心得。我开始关注孩子的意愿,是从他上小学时一次报拉丁舞班开始的。为了培养孩子多方面的能力和兴趣,我给孩子报名参加了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班,其中包括一个拉丁舞学习班。我认为学习拉丁舞可以培养孩子的形象气质,还可以锻炼身体。起初孩子小,让他去学也就去了,而且还经常在各种比赛中获奖,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和赞扬。时间长了,孩子似乎有些不太愿意了,我们以为是惰性在作怪。可是,在一次新的报名开始的时候,我却意外地在书桌上发现了孩子写给我…  相似文献   

9.
我在一栋普通的居民楼里采访了烟台大学被保送直读博士的本科毕业生陈阳的妈妈。“阳儿还没毕业,陈曦刚读大二,我和丈夫老陈的退休金加起来才1000多元钱,不够用。所以我们在夜市里卖点烧肉,补贴家用。”她是四个大学生的妈妈,操劳奔波了大半生。为了儿女,又夹在喧嚣的闹市中一角一角地数着浸满油污和汗水的辛苦钱,一点一点地积攒着孩子的读书费用!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教学总目标中有这样的内容: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众所周知,要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培养爱国的民族情感,让孩子了解并深入学习中国古典文化,激发孩子的热爱之情,是最有效的方式。这又必须从小抓起,小学高段如何做到这一点,教师的教学尤为重要。以下是我对小学高段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感恩呢?难道父母对我们的关心和爱,就是为了让我们能在他们老的时候照料陪伴、回报他们么?带着这问题,我不知不觉就上了小学。去年5·12大地震,我从电视里听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妈妈,在废墟中双膝跪地,用双手支撑着身体保护着自己的孩子,当人们把孩子救出来时,发现三四个月大的孩子,因为有母亲的身体保护,毫发未伤,而他的妈妈却已经死去多时。裹着孩子的被子里塞了一部手机,屏幕上显示着一条没发送出去的短信,上面写着:“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还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相似文献   

12.
管洪芬 《家长》2013,(4):39-40
即便女儿长大了,也是个需要宠爱的大孩子,只要一点点的关心、一点点的宠爱,就能让她那么开心和快乐。今年过年期间,女儿说要做手工,一会儿的工夫,我就发现她在房间的抽屉里翻腾。问她在干什么,女儿惊慌地转过身,然后举起手指给我看:"妈妈,对不起,我  相似文献   

13.
日月如梭,一转眼,儿子晓飞已经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了。十几年来,儿子带给我的不仅是欢乐,更多的是启迪和思考。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我认识到,尊重孩子,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多么重要!记得在晓飞五六岁时,我让他和一大群比他大的伙伴到学校操场上去打羽毛球。可不一会儿,他就撅着嘴巴,红着眼睛回来了。我问他怎么不玩了,他委屈地说:“大哥哥、大姐姐只让我帮他们捡球,没有人和我玩。”看着他那张通红的小脸、那副垂头丧气的样子,我心中突然一动,我想:有时,我不是也嫌孩子碍手碍脚,把孩子赶到一边嘛!孩子虽然小,但是也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被人忽…  相似文献   

14.
有天,孩子的老师在班群发了篇文章《家长学校(小学篇)》.看完后,脑海里慢慢浮现起孩子从呱呱坠地至今的点点滴滴…… 思绪同到孩子读幼儿园时,那时最幸福的时刻就是执着地做一个奔波在家、兴趣班和幼儿园之间的"车夫".一路上听着孩子兴奋地讲述在兴趣班或幼儿园的各种趣事,虽是短短的一点时间,但幸福萦纡在彼此之间,这也慢慢培养了深...  相似文献   

15.
每当我面对一个顽皮或者散漫不求上进的孩子的时候,我的脑海里总会浮现起一个人的身影,那个人在我内心底里轻轻地对我说:“他们还只是小孩子呢,给一点阳光,给一点雨露,给一点耐心,就会开出灿烂的花朵。你不就是这样过来的吗?”那人是我小学四五年级的班主任李老师,她用真挚的关爱、温和的鞭促、不着痕迹的激励改写了我的未来,让我终身难忘。  相似文献   

16.
志鹏的妈妈正在客厅对朋友说:“我儿子小学时成绩很好。进了中学后,玩心特别重,考试丢三落四,成绩落到了全班的后面。我想给他一点压力,告诉他我同事的孩子和他同年,成绩总是班上前几名。他却反驳我,说那人是书呆子,是考试机器。有时,甚至还和我翻脸吵架。我真是又气又急。孩子到底怎么啦?”说这些话的时候,儿子志鹏正关着门,在自己的小房间里,戴着耳机,躺在床上津津有味地听着歌星  相似文献   

17.
那琰 《家长》2014,(5):17-18
正看起来,要想让孩子健康茁壮地成长,既不能对孩子的生活学习大包大揽,也不能撒手不管,而应该在必要时提个醒,让孩子自己进行认真的思考。记得儿子刚上小学一年级时,有一次学校迎接卫生大检查,需要进行大扫除。这让他很为难:"爸爸、妈妈,明天学校大扫除,我能干啥啊?""你啥都不会,你在外面等着就行,我和你  相似文献   

18.
河风 《青海教育》2002,(11):6-7
很久以前读到过一篇美文,讲述一个打小生活在困难家庭的孩子,大学毕业后,拿到第一个月工资,首先给最疼爱自己、含辛茹苦供自己上学的母亲买了两斤鱼头。在她的印象里,鱼头是妈妈最最喜爱的食物。但是,当妈妈看到女儿提来的充满拳拳赤子之心的鱼头时,眼泪像断线的珍珠一样落了下来。她哽咽着说:孩子,我哪儿是喜欢吃鱼头,我是为了让你们多吃点鱼肉,我舍不得和你们分那少得可怜的一点鱼肉啊。为了让孩子心安地多吃一点有营养的食物,当母亲的就作假说自己最喜欢吃鱼头,甚而至于说自己喜欢嚼鱼刺。舐犊之情,透过书页,浸湿了我们的…  相似文献   

19.
正案例回放:我是一位学生家长,今天我路过校门口时看到了这么一幕:爷爷、奶奶一手拎着书包,一手拿着孩子的早点,亦步亦趋地跟在孩子身边,而孩子则心安理得地蹦着、跳着,不时伸嘴吃一口早点,老爷爷对孩子说:"这盒牛奶你拿着,吃起来方便一点。"孩子答:"你拿着不是很好吗,我不会拿的。"这让我想起了我的孩子,我的孩子跟这个小学生差不多的年纪,因为工作忙,孩子只好托给爷爷奶奶照顾,现在我发现他越来越缺乏责任心,凡事都要找别人帮忙。  相似文献   

20.
顺其道行之     
正激情飞扬地讲完了课文,孩子们的积极参与让我感觉良好。然后布置作业让孩子写,临近下课收作业时,一位学生告诉我:他的同桌乐乐一点也没写,一直在画画。良好的感觉顿失,三步并作两步走到乐乐的面前,生气地从他的桌洞里掏出画来,一张纸上画满了卡通城堡和卡通人物,这已经不知是我没收的第几幅画了!孩子面无表情地看着我,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