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骁靓  何睿 《海外英语》2014,(15):112-114,119
该文基于自建的历时类比语料库(1905-1940),通过量化数据分析手段研究了周作人译作和原创文本之间的关联性,主要考察的数据是标准形次比、平均句长和平均词长。该文得出的结论是:1)在20世纪30年代前,周作人的译作较大的影响了他的个人创作,这主要体现在创作题材、行文风格和个人文学思想的形成三个方面;2)在20世纪30年代后,周作人的译作和个人创作在行文风格方面出现趋同,这主要是受他个人的文学观念所影响,这一时期周作人的译文数量减少,给个人创作所带来的影响不断减弱;3)通过翻译国外的各种文学作品,周作人在翻译过程中获取了许多异域思想,其中诸如人道主义和美学思想等极大地影响了他的价值取向和文学观。  相似文献   

2.
数字     
50封今年寒假早就放假了,自贡女孩儿周吉吉并没有马上回家和母亲团聚亲团聚,而是留在成都练习芭蕾舞。让这个8岁女孩儿充满力量的是一封封母亲的手绘书信是一封封母亲的手绘书信。两年半前周吉吉到成都读小学,母亲在无法与之见面的时候绘制了50多封图文并茂的书信多封图文并茂的书信,把对女儿的思念和爱用手绘信的方式表达出来念和爱用手绘信的方式表达出来。每一封信上面都有她绘制的"应  相似文献   

3.
周作人曾译介过日本古典随笔作家吉田兼好的《徒然草》中的部分篇章。文章拟从审美趋向上的趣味性与常识性、人生态度上的无常观与隐逸思想以及行文特色上的佛禅意识这三个方面,对周作人后期随笔创作与吉田兼好的随笔集《徒然草》做一比较。并认为周作人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对《徒然草》的翻译,正是他文学主张与创作风格于1928年前后发生转变的一个前奏。  相似文献   

4.
李广田20世纪30年代乡土散文的创作是一个师承、借鉴和创新的过程。周作人作为李广田乡土散文创作的引路人,他的文学理论与小品文创作在文学观念、文章内容、文体样式、文章风格、取材方式上对李广田30年代乡土散文的创作影响很大。在周作人的影响下,李广田的散文集在乡土想象中以风景、风情、人物为基本内容创造了一个富有诗性的乡土画廊。李广田师承周作人,但他30年代的乡土散文绝不是简单地去重复周作人的散文,而是在师承中创新,自成一家。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周作人的小品文由前期浮躁凌厉之巅向平和冲淡之谷转变,追求一种闲适蕴藉、“自我表现”的趣味之风;但透过其柔和的笔调,却又可以发现其散文貌似平淡实质蕴含“苦”和“涩”之味。由此,构成了其小品散文存在平淡与苦涩矛盾对立纠缠的二元风格。具体言之,“平和冲淡”不是周作人散文的唯一风貌,“凌厉苦涩”也不是周作人散文的仅有格调。周作人的散文风格是既“平和冲淡”又“凌厉苦涩”的,是由辐射性与内敛性这二元相结合的统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对立又纠缠。周作人小品散文纠缠于二元之间的复杂风格,既让我们看到了其散文丰富多彩的一面,也有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其颇受争议的一生。  相似文献   

6.
给远方的亲友写一封回信,针对他们关心的问题,作出你的回答。还可以写你想告诉他们的其他事情,如:自己的学习情况,家里的变化。写的内容要真实、具体,并注意书信的格式和信封的写法。信写好后,最好自己去寄。  相似文献   

7.
享寿88岁高龄的艾芜在六十多年的文字生涯中所写书信不会只有《艾芜全集》“书信”卷收录的459封,本文从老旧的期刊和近一二十年的书刊中爬梳出艾芜1930年代、1940年代和艾芜晚年的书信多封,证实进一步搜集《艾芜全集》“书信”集之外的艾芜书信的可能是存在的。尚未“弄清楚”的艾芜书信受信人、缺失了的年份或月份、日子,只要肯下功夫,也是可以部分或全部地把所存疑问“弄清楚”的。  相似文献   

8.
先说信。徐志摩写给凌叔华的信很多,凌叔华称有七八十封。有人怀疑未必这么多,我是相信的。再多些也相信,有段时期他俩的关系非同寻常。但这些信绝大多数未得见诸于世,或许将永远散失了。幸而凌叔华在1935年主编《武汉日报》“现代文艺”副刊时,将信删略处理,以《志摩遗扎》为题披露过六封,我们才得以窥见书信的大致内容和文采。它们真是情文并茂,每一篇都是徐氏风格的散文,为各种徐志摩全集、书信集所必收。近年又披露了一封留存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的徐致凌短笺,  相似文献   

9.
“读书记”是周作人20世纪30年代散文创作的主要形式,是周作人散文发展过程中重要的探索成果.读书记体现了周作人广、杂的择书视野,旧而新的思想趣味和“漫谈式”或“点评式”的言说方式及文章风格,尽管他的读书记抄的是别人的书,但其中无处不浸透着他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初至抗日战争爆发的几年时间中,周作人写了许多谈遗民与遗民文化的文章。周作人解读遗民文化还原了遗民思想和生存的真实性、复杂性,对遗民气节有所保留却未完全否定,对历尽劫难而仍保留生活情趣的遗民深表欣赏,这种解读角度体现了周作人作为个人主义者的思想特色。  相似文献   

11.
为纪念冰心诞辰110周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特别出版了《冰心书信全集》。该书汇集了冰心20世纪30年代至90年代写给朋友、文艺界同行、家人和读者的书信680余封,  相似文献   

12.
【训练要求】给远方的亲友写一封回信,针对他们关心的问题做出你的回答。还可以写你想告诉他们的其他事情,如自己的学习情况、家里的变化等。写的内容要真实、具体,并注意书信的格式和信封的写法。信写好后最好自己去寄。  相似文献   

13.
吴兆骞家书考释及朋友书信札记高亢《归来草堂尺牍》是吴兆骞在科场案后被逮入狱及流放宁古塔时写给父母的信,后边一部分给朋友的信,则是即将归来和归来后所写。其中包括其父晋锡给他的信一封,他寄给父母兄弟的信15封,给朋友的信21封。这本书信集是考察吴兆骞生平...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新加坡建立了广泛的报刊网。《联合早报》较为关注华人社会以及中国大陆和港台的报道。《海峡时报》是新加坡也是马来半岛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报纸。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广播,60年代开办了电视,广播电视业长期由国家经营,但新加坡迄今没有自己的通讯社。新加坡对新闻媒介的管理比较严格,对涉及种族问题、宗教信仰、道德观念、政治局势的内容,进行严格审查。调控手段主要有法制调控、行政调控、自律调控等。  相似文献   

15.
《乌蓬船》是周作人1926年写的一篇优秀散文。乍读我还会真的以为这是作者应朋友之邀而写的一封“导游信”。当我们知道“子荣”就是“岂明”,是周作人,把收信人和写信人合二为一时,我们才会发现作者哪里是在“导游”,分明是假借“子荣”回故乡来重温故乡的旧梦,在故  相似文献   

16.
第八册基础训练4作文要求: 给远方的亲友写一封回信,针对他们关心的问题,作出你的回答。还可以写你想告诉他们的其他事情,如,自己的学习情况,家里的变化。写的内容要真实、具体,并注意书信的格式和信封的写法。信写好后,最好自己去寄。  相似文献   

17.
程玲 《教师博览》2009,(10):16-17
美国国家档案管理总局保存着一批最新解密的档案资料.其中包括近二十封不同时期的小孩写给当时美国总统的信件。通过这些内容各异充满童趣的书信.我们可以看到,即使面对总统,孩子们也可以直呼其名畅抒己见.毫不因地位的不同而产生尊卑之感。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20年代之后,周作人的小品文创作全面铺开,并且以冲淡平和、闲适旷达的独特格调迅速制胜,为其时的散文创作开创了新的园地。其创作风格的形成与他自身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理解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探究周作人小品文中以古典情怀、世界眼光以及民族本位思想为代表的文化意蕴可见出其小品文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9.
如何使学生学会写一封文理通顺、内容生动、格式正确的信?这与平时的阅读、写作教学是密切相关的,这里仅就书信格式的教学中采用电化手段,谈一点体会。教学生写信,必然要介绍书信的格式。以往教  相似文献   

20.
美国国家档案管理总局,保存着一批最新解密的档案资料,其中包括近20封不同时期的小孩写给当时美国总统的信件。通过这些内容各异充满童趣的书信,我们可以看到,即使面对总统,孩子们也可以直呼其名畅抒己见,毫无因地位的不同而产生的尊卑之感。这种平等的交流方式,不仅表现了美国总统平易近人的领袖风范,更表现了普通人自尊自信的生活品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