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的心事》(第十一册)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该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抓住人物的特点”。这篇课文原在五年制教材中是配合“外表和内心”这一训练重点。了解课文编排的这一变化,有助于我们准确地确定教学这篇课文的重点。教学独立阅读课  相似文献   

2.
《我的战友邱少云》(统编五年制第九册18课、六年制十一册14课),是篇革命回忆录。作者通过“我”的所见所闻,叙述了邱少云在夺取“391”高地的战斗中,为了战斗的胜利严守纪律,在烈火中壮烈牲牲的英雄事迹,是对学生进行遵守革命纪律教育的好教材。在教学中,我抠住描写“我”的内心活动及邱少云英雄行为的重点词句,透过人物外表揭示人物内心,展现邱少云为了战斗的胜利而不惜献身的光辉形象,感染启迪学生动情晓理,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  相似文献   

3.
《从现在开始》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第三册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个有趣而又令人回味的童话故事,教学中我注意创设童话情境,以重点词句为“抓手”,以朗读训练为“桥梁”,借助课件的动态画面,引导学生想象童话中人物  相似文献   

4.
吕邵菲 《考试周刊》2014,(63):40-41
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句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形式,是词和句组成了一篇篇的课文,抓好词句训练是阅读教学的根本。以词句训练为核心,可以带动学生对字、词、句、段、篇等知识及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全面学习和训练。  相似文献   

5.
六年级第十二册第三单元的训练重点是“真情实感,恰如其分。”《穷人》一课用来描述人物感情,与他们境遇的词句确实恰如其分。根据课文的特点,教学要紧扣训练重点,可设计如下。  相似文献   

6.
第五组课文的重点训练项目是“人物的外表和内心”,侧重于读的训练。它要求学生在读写人记事的文章时,能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去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从而更好地认识人物的思想品质和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7.
阅读教学在不同年段有着不同的重点和要求。《大纲》指出:中年级阅读教学应以段的训练为重点。搞好段的训练,不但继续进行了词句的训练,而且为高年级篇的训练创造了条件。由此可见,在中年级阅读教学中必须突出段的训练这个重点。四年级段的训练任务是:在进一步进行自然段训练的基础上,练习划分意义段,归纳段落大意和概括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并运用所学的方法识记生字,正确读写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相似文献   

9.
“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是本册第二个侧重指导读的训练重点,安排在第四组教材中。 (训练目标) 1.使学生懂得了解人物内心活动的好处,学习了解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能在课内外阅读中,锻炼了解人物内心活动的能力。 2.引导学生在了解人物内心活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过程中,深刻地受到感染和教育。 (训练要领) 一、引导学生体会了解人物内心活动的好处  相似文献   

10.
小语第九册读写训练重点提要(三)———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龙宅俊(省教委教研室)“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是本册第二个侧重指导读的训练重点,安排在第四组教材中。〔训练目标〕1使学生懂得了解人物内心活动的好处,学习了解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能在课内外阅读中...  相似文献   

11.
《嘱咐》是浙教版第九册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学习方法:1.找出课文的重点词句。2.看看课文围绕这些重点词句写了哪些事例,想象课文所描写的情景。3.围绕重点词句想想,课文主要给了我们什么启发。一、小组合作,理清层次上课伊始,首先让学生回顾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的三个方法,然后结合这一内容出示以下两道小组学习题:1.找出课文的重点词句,并理解意思。2.看看课文围绕这些重点词句写了那些事例。让学生由四人小组齐读课文,合作解疑。当学生很快找出中心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以及“我跟母…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英子的变化表现同学之间的相互鼓励和关爱,文章通过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感受。教学设计旨在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仔细揣摩重点词句,领悟文字背后的声音,在读读说说中与文本对话。  相似文献   

13.
切实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第六单元教材浅析与教学建议安徽特级教师熊兆铣,杨静华一、单元教材浅析本单元由两篇讲读课文《西门豹》和《柯利亚的本匣》、一篇阅读课文《陶罐和铁罐》租一个《基础训练》组成。本单元教材训练重点是:继续加强词句训练,学习根据“小标题...  相似文献   

14.
加强段的训练提高教学实效东城区教科研中心小学教研室陈瑞“段”的训练.是小学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它是低年级词句训练和朗读、默读训练的延续.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读段的方法,培养初步的阅读能力,为高年级“篇”的训练奠定基础。同时在段的训练中,指导学生有顺...  相似文献   

15.
《三棵银杏树》是一篇描写家乡景物的讲读课文。作者通过对家乡三棵银杏树和银杏树给“我们”带来的情趣的生动描写,以朴实、流畅、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清晰、优美的画面。文章把文字美、静态美、动态美、情感美融为一体,给人一种美的感受。为此,教学中,我在抓好词句训练的同时,还注意让学生多方面受益。一、词句训练本组教材训练的重点是句与句之间的联系。为了处理好本课重点训练项目,达到词句训练之目的,课前,让学生带着教材后面“思考·练习”中的第1、  相似文献   

16.
《从现在开始》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第三册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个有趣而又令人回味的童话故事,教学中我注意创设童话情境,以重点词句为“抓手”,以朗读训练为“桥梁”,借助课件的动态画面,引导学生想象童话中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在形象感知的基础上进行练读、演读、悟读,进  相似文献   

17.
三年级在小学阶段处在承上启下的特殊阶段,三年级的作文教学也就有着它自身的特殊性。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根据《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的要求,将整个小学作文训练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2年级):初步训练阶段。重点进行词句和看图说话。写话训练,第二阶段(3年级):过渡训练阶段,重点进行片断训练,第三阶段(4—6年级):综合训练阶段。重点进行成篇作文的训练。由此看来,三年级的片段训练是连接从看图写话到命题作文,从词句到篇章的“过渡”桥梁。这就是  相似文献   

18.
小学中年级(六年制三、四年级)是由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阶段。这个阶段的阅读教学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继续加强词句训练 理解词句是理解段、篇的基础。词和句的训练,是小学阅读教学最基本、最普遍的训练。低年级学生已经有了词句的训练基础,升入三年级后,在注意生字教学的同时,仍要加强词句训练。课本里的文章都是锤炼词句的典范,无论刻画人物,描述事物或表情达意,无不体现出作者用词的准确和精巧。教学中,要结合课文内容,抓住闪着作者智慧光芒的重点词语,抓住对表现文章中心有重要作用的词语进行深入理解、品味,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匠心,这是培养阅读能力的一项重要训练。如第七册《三味书屋》中说,鲁迅“就在那张旧书桌上刻了个‘早’字,也把一  相似文献   

19.
郭莲花 《广西教育》2007,(11A):24-24,39
本文通过英子的变化表现同学之间的相互鼓励和关爱,文章通过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感受。教学设计旨在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仔细揣摩重点词句,领悟文字背后的声音,在读读说说中与文本对话。  相似文献   

20.
罗聪 《广西教育》2008,(7):54-55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掌声》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抓住课文重点词句体悟人物内心情感;通过学习懂得做人的道理: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要主动地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