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我国京津冀协同发展逐步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的应用型本科高校与所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联系将会更加紧密.在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背景下,河北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办学能否成功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找准自己的优势,办出自己的特色,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文章选取石家庄学院作为河北省应用型本科的典型高校,主要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就业联动机制、创业就业教育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以期对河北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就业研究提供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河北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格局中属于相对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是河北省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河北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寻求与北京、天津的均衡发展有着重大意义。以河北省综合竞争力水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53个县(市)为实证研究对象,在对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划政策以及河北县域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前提下,通过专家打分法确定未来影响河北县域经济发展的六大关键因素:发展基础、交通设施、县(市)定位、生态环境、科学技术、产业政策,从而构建出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情景:资源导向、交通引导、生态优先、综合发展,进而分析不同县(市)在不同情景设定下的发展情况,最终以不同情景设定下的综合得分确定不同县(市)的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河北省文化产业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河北省传统文化资源丰富,但受区位、定位、人才、资金等因素制约,长期未能形成具备全国规模和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化产业品牌。河北省可借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东风和2022年冬奥会的机遇,集中优势资源,擦亮本省传统文化产业品牌,缔造一系列具有河北特色和中国特色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化名片。  相似文献   

4.
综合化是教师教育发展的世界性趋势。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区域性师范高校综合化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河北省师范高校转型升级的目标或为教师教育特色鲜明、多学科契合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综合性大学。实现综合化发展,要讲求担当有为,在协同发展中锐意进取;讲求开放创新,主动适应协同发展的市场需求;讲求规划设计,聚焦协同发展背景下学校发展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5.
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河北作为京津冀城市群之一,被赋予了新的城市功能定位,其作用不可小觑。同时,这也为河北省的经济发展及"文化走出去战略"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本文将就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下河北省外宣翻译的平行语料库构建研究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6.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要的国家战略,河北省作为京津冀城市圈发展短板,协同推动城镇化发展进程,对其现代化进程发展意义深远.本文从新型城镇化涵义出发,结合河北省城镇化实际情况,分析了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中面临的机遇与问题,并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时代背景,提出促进河北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对河北省提供的战略机遇,以发展生态经济为前提条件,以城镇建设为空间布局,构建了以四大指标为基础的主导产业遴选模型,进一步阐述了邢台主导产业和产业升级策略。  相似文献   

8.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众多政策意见的出台和落实,河北省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对河北省地方高校管理学院(系)带来了竞争战略环境的重大转变.目前,河北省地方高校管理学院面临竞争者地域分布不均、竞争同质化、需求方人才缺口巨大、供给方生源减少等竞争现状,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又给当前竞争现状带来了变数,新的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机会,以及竞争格局被打乱的威胁并存,河北省地方高校管理学院应把握机会,制定符合当地区域发展定位的特色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也在不断变大。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北京、天津、河北这三个省市成为了一个协同发展的整体,三地的经济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升。河北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最需要也最缺乏的就是社区社会工作人才,因此人才问题是河北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研究的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社区社会工作人才需求分析及对策,希望能够给河北省提供一些发展借鉴。  相似文献   

10.
从梳理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历程入手,总结归纳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最后从河北省发展战略角度,对目前我国学界的研究成果和主要观点进行了综述.学界认为:河北省应找准定位,重点发展第三产业,积极与京津地区对接,同时河北省应结合自身优势,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创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