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家教咨询中,被父母“押送”来的孩子,大多数都是学习成绩较差,某一时刻被贴上了“不爱学习”的标签。而这些孩子却没有一个人承认自己“不爱学习”,孩子的反映是无论做了多少努力,这个消极评价也很难改变,他们感觉自己遭遇了许多不公正的对待。而心理学的大量研究证明,能够完成小学学业的孩子一般都是智力无缺陷的孩子,如果是智力上有问题,在小学低中年级就可以发现。学习成绩不够好的孩子,其实绝大多数都是智力正常、甚至是智商偏高的孩子。所谓“不爱学习”,实际上多是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2005,(7):16-16
期望是动力,但期望过高就会变成压力。不少父母希望孩子成为“人上人”,孩子考试稍差,便冷眼相对;如果排名靠后,便暴跳如雷,甚至大打出手,给孩子造威强大的心理压力,使他们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这样做的结果,就会像法国人海涅所言:“即使种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可能是跳蚤。”使孩子成为一个最没有志气的平崭之辈,变成“人下人”。  相似文献   

3.
张映春 《德育信息》2002,(10):47-47
这里说的“难看的孩子”,是指那些长得不够漂亮,被人称作“长相不好”的孩子。在学校,这类学生为数不多,却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因为他们没有漂亮孩子广受羡慕的“优越感”,没有一般化孩子不被关注的“平常心”,也没有残疾孩子倍受关爱的“感激情”。他们常常被人有意无意地当“话茬”,作“谈资”,受到伤害,却有口难辩,也少有人过问。  相似文献   

4.
难题之九 孩子没有掌握好的学习方法54,9%的家长认为:孩子没有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是最主要的问题。这个题目也与“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呈高相关,即说明;除了不刻苦以外,家长将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还主要归因于“没有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心理所副研究...  相似文献   

5.
很多家长都问我:“孩子怎么不知道着急呀?一点自觉性都没有,简直是给父母学习呢!”我总是这样回答:“那是因为你比孩子还着急,他的急你都替他着了,他还何必着急?孩子的学习,你是第一‘承包人’,孩子反而成了第二‘承包人’,他怎么会有自觉性呢?”孩子没有主权,是很难学习好的。所谓“有主权”,指的是确实把学习“承包”给孩子,家长只起帮助、支持和指导的作用,不搞过多干涉和指挥。也就是说,达到什么目标,考出什么成绩,时间如何安排,采用什么学习方法,都由孩子自己拿主意,因为这是他的事情,而不是家长的事情。学习自觉性和学习能力,都是在这…  相似文献   

6.
现代社会,科技高度发达,信息瞬间万变,没有知识的人不能在社会上立足,没有杰出能力的人也很难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很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把孩子送到“英语班”、“美术班”、“钢琴班”,参加各种技能的学习,“过度化教育”愈演愈烈。结果呢,孩子累得够呛,吵啊闹啊哭啊逆反啊,抗拒父母施加给他们的压力;父母则抱怨孩子不懂事,不体谅他们的良苦用心。父母与子女免不了有一些冲突,家庭的天空难免笼罩一团阴云。如何摆脱这种尴尬境地呢?笔者的回答是:让家庭成为孩子成长的“根据地”。  相似文献   

7.
镜头一母子游世界公园。孩子指一建筑物:“真棒!……”母亲:“那得有知识才能设计得出来,你行吗?”孩子游兴大减。镜头二孩子在听录音机,高兴地对母亲说:“妈,您听,唱得多好?”母亲:“你就知道追星,功课做了吗?”镜头三一家人看电视,火箭起飞。孩子:“我将来要当宇航员!”父亲:“你那学习成绩,也就配蹬三轮!”孩子大扫兴。孩子(自言自语):您瞧见没有,我无论说什么,我爸妈都能拉到学习上去,我算服了!用这种方法启发人学习,就是成年人也会厌烦的,何况孩子?这是最笨拙的家庭教育方法。实际上是在培育孩子的逆反心…  相似文献   

8.
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温州经开区”)是国家级开发区,辖区内义务教育学校17所,在校生近2万人,其中外来新温州人孩子占67.8%。新温州人是我区经济建设主力军,非常渴望孩子拥有良好的学习品质,但他们远离故土打拼创业,没有更多精力顾及孩子学习。这也意味着我们不仅要指导好学生课内学习,更要引导好学生课外学习。学习要涵养核心素养生长,这是新时代教育的基本特征,也是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少年儿童研究》举办“向孩子学习”征文活动。这个主题很有意义。 “学习”的含义之一是弄懂、明白、研究之意。向孩子学习,也可以理解为学习孩子,即了解、研究孩子。教育也要实事求是,如果连教育对象的事实都没有弄清,主观行事,要求得这个真理“是”是不可能的。许多父母家教的失败,首要原因是不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实岂止如此。可以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其地位和重要性非学校教师可取代。家长在孩子面前往往以两种面目出现:一是对孩子实施家教的“老师”;二是本色的人和家长。当家长以“老师”的面目对孩子进行家教时,概而言之就四个字:言传身教。“言传”一则是给孩子指导学习,做老师的助手,或指导孩子专长的发展,其角色和作用相当于家庭教师。二则对孩子进行理想教育、做人教育、意志教育等。对没有直接指导孩子学习能力的家长而言,家教主要是后者。许多有见地的家长越来越重视“身教”这种无声的教育的作用。但“身教”关键在于“做”,“做”一时容易,  相似文献   

11.
经常看到一些“恨铁不成钢”的家长教育孩子时做一些“定格的事”:看到孩子成绩太差,就干脆不让上学;看到孩子不服管教,就任由其发展……也经常听到一些教师对着屡教不改的学生说一些“定格的话”:你是“出窑的砖——定型了”,再费力教育也不会有什么出息;你就是出苦力的“料”,再学习也不会改变;你没有什么希望啦,扫大街都不够格……可是,许多事实证明类似的育人行为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育人的键盘没有设置“定格键”。每个人身上没有永远被定格的“缺陷”和“天分”,因为在不同的“人生网络”里或者生活“频道”上,原本看来是“缺陷”或者是…  相似文献   

12.
加拿大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学习音乐的孩子比不学音乐的孩子有更好的记忆力。研究人员说:“研究显示,如果你学习音乐的话,你的大脑运转与没有学习的人是不同的。研究首次显示,接受音乐训练的孩子与未接受音乐训练的孩子在一年内大脑反应就会产生差异。”研究者在一年中对两组4至6岁  相似文献   

13.
“家有读书郎。急坏爹和娘!”这样的“爹”和“娘”们碰在一起.“切磋”的都是孩子的学习问题.如谁家有个学习不让人操心的孩子.孩子自己又考上了重点不用多花钱、不用四处求人.是多么让人羡慕的事情啊!  相似文献   

14.
成长的过程,是探究、学习的过程。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和老师往往望子成龙,急于求成。在家中,家长看到孩子做事慢了,唠叨着打断孩子,立刻包办,孩子没有机会尝试、学习;课堂上,当孩子学到“瓶颈”时,教师没给孩子独立思考、探索的机会,为完成教学任务,将知识硬灌给孩子,孩子成了“容器”。试问,没有了土壤,种子如何发芽?一次,学校安排孩子课间吃橘子。孩子们看到黄橙橙的橘子高兴极了。可这些家中的宝贝,拿到橘子想都不想,又递给我:“老师,帮我剥橘子!”不一会儿,我周围伸出许多小手,一张张可爱的小脸让人忍不住…  相似文献   

15.
家庭教育的主要“老师”是父母。当父母的人,要做好这一“本职工作”,也并不容易。尽管现在多是一对夫妻一个孩子,即一个“学生”两位“老师”,但严父、慈母的传统伦理在小家庭中仍然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以致父母并没有把孩子当作“学生”。孩子也没把父母看成“老师”。有的孩子,在学校里听从老师教导,遵守纪律、爱护公物,认真学习,乐于助人,回到家里却成了霸王,十分任性,乃至飞扬跋扈。做父母的为了  相似文献   

16.
《家教世界》2014,(12):19-19
南京市三条巷小学先后使用了“一起作业网”和“123作业网”,供孩子晚上做作业,引发家长质疑。家长们主要担心的是:在没有家长和老师的监管下,让孩子过早接触电脑反而会造成负面影响。哪怕就算是完完全全利用电脑去学习也会形成一种依赖,就好比为什么现在那么多人会“提笔忘字”一样。  相似文献   

17.
关颖 《宁夏教育》2005,(7):137-137
提出学习与生命孰轻孰重的问题,似乎大可不必,没有人不认为对一个人来说生命是最重要的.可是当我们关注生命的质量,即关注孩子健康的时候。却也实实在在地感到一些家长对孩子生命的漠视。具体有以下表现:1.学习挤占了吃饭时间。有23%的孩子“不是每天都吃早餐”,他们中有56.5%的孩子是因为“没有足够的时间”。  相似文献   

18.
这里说的“难看的孩子”.并非“残疾人”,而足指那些长得不够漂亮.似有轻微生理缺陷.被人称为“长相不行”的孩子。他们或是五官有缺陷,个头矮小,身长腿短.过胖或过瘦;或是语言、动作有缺陷,口吃、聋哑、举手投足不协调,样子有些“怪怪的”等等。在学校,这类学生为数不多,却往往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因为他们没有“漂亮”孩子广受羡慕的“优越感”,没有“一般化”孩子不被关注的“平常心”,也没有“残疾”孩子倍受关爱的“感激情”。他们常常被人有意无意地当“话茬”作“谈资”,受到伤害,却有口难辩,也少有人过问。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德育》2012,(9):77-79
自主学习,即孩子在大人指导下的自学。孩子的学习总是先由大人“主导”,随着学习能力的提高,其“主体”地位越来越突出,最终走向“自主”。家长应该从培养孩子自理生活、独立思维等习惯入手,尽早引导孩子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20.
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掌握知识和获得应用熟巧,是孩予在教师指导下的复杂认知活动。这一活动的重要动力是学习和掌握知识的热切愿望。弗·伊列宁说:“没有‘人的激情’,过去从来没有,现在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探求”。发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孩子的激情,在培养学习愿望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教师的任务是坚持不懈地发展孩子对学习的真正满足感,以便由此产生和确立热切希望学习的情感状态。本文讨论的就是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